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蕊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水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气象局气象科研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暴雨
  • 2篇气象
  • 2篇强对流
  • 1篇东南
  • 1篇短时强降水
  • 1篇对流云
  • 1篇对流云团
  • 1篇云图
  • 1篇云团
  • 1篇蒸散
  • 1篇日照时数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水汽
  • 1篇水汽输送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变化特征
  • 1篇气温
  • 1篇气象卫星

机构

  • 8篇天水市气象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作者

  • 8篇谢蕊
  • 3篇王小龙
  • 3篇李映春
  • 2篇李悦
  • 1篇蒲金涌
  • 1篇黄小燕
  • 1篇齐月
  • 1篇吴丽
  • 1篇杨扬
  • 1篇朱拥军
  • 1篇王秀花
  • 1篇刘扬
  • 1篇王彤
  • 1篇王丽娟
  • 1篇袁佰顺

传媒

  • 2篇干旱气象
  • 2篇农学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江西农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961—2016年陇东南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天水市7个气象站1961—2016年夏季平均气温等资料,对近56年陇东南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6年陇东南夏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夏季气温升高对年平均气温升高的贡献率为19.8%。夏季日最高气温≥30.0℃的日数基本上与夏季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部分年份,夏季6—8月气温变化依次为低—高—低的趋势,7月为夏季平均气温最高月的概率最高,其次为8月,6月为最小;夏末8月气温高于初夏6月气温的年份为46年,占82%。2016年从初夏到夏末平均气温持续高于平均值,8月份平均气温为历史最高值,属于小概率事件;2016年研究站点极端最高气温未突破历史极值,8月中旬为气温异常偏高时段。
吴丽蒲金涌谢蕊邓卓雅李娟
关键词:夏季气温
甘南高原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型及特征被引量:12
2019年
基于2013—2016年甘南州181个区域站及自动站小时雨量观测资料,提取出53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卫星云图、雷达观测资料以及历史天气资料。结果表明:甘南地区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主要出现在雨季,7、8月出现频次较高,其天气形势主要分为:西风槽型、副热带高压边缘型、低涡切变型、两高之间切变型、高压内部切变型5种类型,且以西风槽型为主。各类型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预报侧重点有所不同,西风槽型大到暴雨预报主要侧重于天气尺度环境场分析,其降水时间长,强度较弱(15 mm·h^(-1)以下),副热带高压边缘型、低涡切变型、两高之间切变型大到暴雨天气的预报主要归结为对高原上短时强降水的预报,短时强降水的实时观测可为这三种类型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王成福谢蕊吉哲君敖泽建罗王军陈洋魏娟娟金满慧
关键词:甘南高原大到暴雨卫星云图雷达
基于“葵花8号”气象卫星的陇东南地区强对流识别跟踪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和“葵花8号”气象卫星资料,对2016年4—9月甘肃省陇东南地区出现的43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确立了强对流云团识别指标、追踪方法及预报指标,并对2018年部分个例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1)利用卫星B13通道(10.4μm)亮温值TBB≤238 K或B08通道(6.2μm)与B13通道亮温差△TBB<0 K双阈值作为强对流云团识别指标,可以准确识别出陇东南地区的强对流天气云团;(2)利用“逆向搜索法”、“面积重叠法”及对云团重心的计算,可以对强对流云团进行准确定位、追踪及移动路径外推预报;(3)建立的强对流天气落区判别指标对该地区短时强降水及冰雹落区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王小龙王彤李映春李娟邓卓雅王秀花谢蕊安斌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
甘肃省天水市近60年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2014年
利用1951—2010年天水市7个测站逐日降水实测资料,分析了近60年来该地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天水地区暴雨时间分布特征是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为暴雨的高发期,7月和8月是暴雨发生频次较高的月份,分别占总次数的52.6%和29.8%;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东部多于西部,清水、张家川等关山地区暴雨发生频次高,暴雨发生的次数与地形地貌有密切关系;影响天水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为副高外围西南气流型和高原低涡切变型。
姚延锋朱恩超刘扬李悦谢蕊
关键词:暴雨
甘肃省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技术集成及应用
朱拥军袁佰顺白虎志谢蕊邓卓雅李娟张宁李映春王小龙吴爱敏樊明李悦姚延锋
1、科学技术领域:自然灾害监测预报。 2、主要科技内容: 由于全球变暖,天气气候异常,甘肃省暴雨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出现,但截止2010年,甘肃省没有一个集约化、精细化、适合基层气象台站的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预报平台。该...
关键词:
关键词:强对流自动气象站
天水市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选取天水市7个气象站1965—2011年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累积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Morlet小波等方法,分析天水市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天水市年平均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1965—1980年,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1981—1992年呈减少趋势;1993—2008年呈增加趋势;2009年以后又趋于减少。日照时数的变幅最大的季节为夏季,春季的日照时数变化呈上升趋势,其余各季都呈下降趋势。小波分析得出天水市的全年和各季的日照时数大部都存在小尺度的准周期变化,冬季存在中尺度的周期变化,夏季在年代际的变化上存在准27年的周期变化。对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天水市整体平均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有局部地方和整体趋于的气候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天水北部的变化趋势更加显著。
强玉柱姚延锋朱恩超谢蕊
关键词:日照时数时空分布特征累积距平MANN-KENDALL小波分析
武山县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诊断
2020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着重从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物理量诊断、中尺度环境及触发机制等角度,针对2019年发生在甘肃省武山县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逐渐西伸北抬、高原低槽逐渐东移且明显增强、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湿气流及高原槽携带的冷空气相互交汇,为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低空急流逐渐向北延伸且明显增强,低层切边线逐渐东移不仅加速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还为本次暴雨过程创造了有利的水汽、动力与热力条件;本地水汽能量条件较好,配合中低层强的水汽输送和明显垂直上升运动,产生此次区域性暴雨。
安斌邓卓雅谢蕊王小龙李映春
关键词:暴雨副高水汽输送
基于ERA5-Land产品的黄河流域蒸散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近年来,黄河流域气候发生明显变化,对流域地表水文、生态等过程产生显著影响。研究黄河流域蒸散时空变化特征,对加深陆-气相互作用认识及区域水资源管理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在黄河源区、河套地区以及黄河下游地区选取一个代表性站点[海北、SACOL(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of Lanzhou University)和禹城站]的观测资料,检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Land产品中蒸散资料在黄河流域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利用ERA5-Land资料中1980—2021年逐月潜热通量资料,结合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功率谱和回归分析研究近42 a黄河流域蒸散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ERA5-Land资料能够反映海北、SACOL和禹城站蒸散变化特征,与观测资料的相关性较好,偏差和均方根误差较小,适用于黄河流域蒸散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黄河流域不同区域蒸散存在多时间尺度变化,显著振荡周期主要为5、15 a,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黄河流域不同区域年蒸散EOF分解第1模态表现出同位相变化,在2004年前后由增大转为减少趋势;第2模态为偶极子分布,空间分布表现反向变化特征。近42 a黄河流域年蒸散为明显减少趋势,不同区域减幅不同,下游减少速率最快,为-3.74 mm·a^(-1),河套地区为-2.82 mm·a^(-1),黄河源区减少速率相对平缓。夏季蒸散变率最大,河套和下游减少速率较大;冬季蒸散变率较小,黄河源区减少速率最大,为-0.48 mm·a^(-1)。
杨扬王丽娟黄小燕齐月谢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