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婧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工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医药领域
  • 2篇异构体
  • 2篇炔基
  • 2篇中药
  • 2篇立体异构
  • 2篇立体异构体
  • 2篇聚体
  • 2篇互变异构
  • 2篇互变异构体
  • 2篇黄酮
  • 2篇芳基
  • 1篇蛋白
  • 1篇毒性
  • 1篇心肌
  • 1篇心肌肌钙蛋白
  • 1篇心肌肌钙蛋白...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心脏毒性

机构

  • 7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马婧
  • 6篇凌霜
  • 6篇许锦文
  • 2篇郭慧宁
  • 2篇李玉凤
  • 2篇王淑荣
  • 1篇冯怡
  • 1篇王源
  • 1篇陈小淼
  • 1篇梁爽
  • 1篇甘我挺
  • 1篇段菊

传媒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促进血管内皮祖细胞分化的中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内皮功能的损伤和恢复之间的平衡对维持血管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内皮祖细胞来自骨髓,在血液中可分化成内皮细胞,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的重要作用。大部分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也影响内皮祖细胞的功能,因此改善这些疾病的药物亦会影响内皮祖细胞的总体数量和功能。已有众多研究证实,有许多中药复方或单体影响内皮祖细胞的动员、分化、迁移、增殖等过程,进而影响血管的修复。由此表明,中医药对促进内皮祖细胞的生成或分化具有极大的潜力。
倪荣镇凌霜李玉凤党延启王源梁爽马婧冯怡许锦文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心血管疾病
雷公藤与附子心脏急性毒性的血浆生物标志物的初步探讨
2016年
目的寻找雷公藤和附子心脏毒性的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给大鼠雷公藤和附子,检测血浆中的心肌肌钙蛋白-I和颗粒酶B及其他一些生化指标。结果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I只能反映心肌有严重损伤的雄性大鼠的心脏毒性,但难反映出心脏毒性程度较低的雌性大鼠的毒性状况。结论寻找有毒中药心脏毒性的新的生物标志物将有益于早期的临床监测和评价。
王淑荣陈小淼凌霜郭慧宁倪荣镇党延启马婧许锦文
关键词:有毒中药心脏毒性生物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颗粒酶B
非编码RNA在血管损伤、重塑和老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16年
非编码RNA是一类具有多种功能而不翻译蛋白质的RNA。它除了rRNA、tRNA外,还包括MicroRNA、lncRNA、snoRNA等。MicroRNA和lncRNA在血管损伤、重塑和老化中的调控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MicroRNA和lncRNA不仅参与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增殖、迁移、表型转换等方面的调控,也参与基因表达各方面的调控,包括转录、加工、转录后修饰和染色质重塑。这些调控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脑卒中、肺动脉高压和糖尿病血管病变等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为血管系统疾病的基因诊断与治疗提供新靶点、新思路、新方法。
马婧凌霜党延启倪荣镇郭慧宁李玉凤王淑荣许锦文
关键词:MICRORNA血管损伤血管重塑血管老化血管系统疾病
异补骨脂二氢黄酮及其类似物的医药用途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所述活性成分为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或其二聚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前药:<Image file="DDA00010081663900000...
许锦文马婧凌霜
补骨脂中二氢黄酮Isobavachin对血脑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脑血管疾病是死亡率较高的的三大疾病之一。在脑缺血后,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释放增多,血管内Toll样受体被激活,进而导致氧化应激,使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Src家族激酶活性急剧增高,增加血管内皮渗透性...
马婧
关键词:血脑屏障损伤补骨脂二氢黄酮实验药理
异补骨脂二氢黄酮及其类似物的医药用途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所述活性成分为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或其二聚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前药:<Image file="DDA00010081663900000...
许锦文马婧凌霜
文献传递
异戊烯基黄酮的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被引量:12
2015年
异戊烯基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一个分支,特点是在黄酮类化合物的骨架上存在异戊烯基侧链。根据异戊烯基结合位点、数量及结构类型,异戊烯基黄酮分为:3号位异戊烯基黄酮,5号位异戊烯基黄酮,6号位异戊烯基黄酮,8号位异戊烯基黄酮、多侧链异戊烯基黄酮、吡喃环异戊烯基黄酮和薰衣草基异戊烯基黄酮7种。异戊烯基黄酮存在广泛的生物活性,特别是在促进干细胞分化、抗炎和免疫调节、心血管保护、改善代谢性疾病、改善骨质疏松、神经保护、抗肿瘤、抗衰老及生殖作用等方面都有显著疗效。异戊烯基黄酮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因此,异戊烯基黄酮的构效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为新化合物的合成及功能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党延启段菊倪荣镇马婧甘我挺凌霜许锦文
关键词:黄酮查尔酮生物活性构效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