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晓晨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地方依恋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学
  • 1篇神圣
  • 1篇圣地
  • 1篇理学
  • 1篇流动家庭
  • 1篇流动性
  • 1篇家庭教会
  • 1篇教会
  • 1篇广州青年
  • 1篇非正式

机构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陶伟
  • 2篇余晓晨
  • 1篇蔡少燕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热带地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都市非正式神圣场所中的地方依恋——广州青年家庭教会MT小家案例被引量:1
2017年
经历现代性转型下的中国基督教发展迅速,其中家庭教会这种"非正式神圣地"形式的礼拜场所在城市中开始出现。对于家庭教会成员与私人化的微观宗教空间的地方互动,现阶段仍缺少地理学的关注。文章在回顾宗教地理学、家庭教会及地方依恋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广州这一国际化大都市中青年教会MT小家的成员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发现,家庭教会内部日常化的空间形态建构出了成员们的情感空间和社交网络。同时小家中教徒与慕道者在地方依恋的2个维度上都存在感知差异,即在地方依赖的维度上,两类成员都体现出功能性的依赖;在地方认同的维度上,慕道者并未如教徒一样对家庭教会产生强烈的地方认同感。
余晓晨陶伟
关键词:家庭教会地方依恋
流动性视角下流动家庭的空间实践和情感重构被引量:28
2019年
流动性的增强使迁移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强度,'家'的流动日渐成为重要的流动形式,'家'的流动亦成为流动性研究的重要关注点。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家庭式迁移的发展浪潮,流动家庭的空间实践和情感重构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在流动过程中,移民的流动性实践往往赋予了'家'不断转换和流动的意义和内涵。基于流动性理论视角,延循'家'的地理学脉络,选取两个典型的流动家庭案例,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对比其在流动过程中的空间实践及其对'家'的情感建构与重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时间性、空间性和地方性是研究'家的流动性'的重要变量和维度。作为刻画流动性的基础尺标,流动轨迹的多位移空间性和流动过程的多阶段时间性使得'家'的地方性处于一个动态关联的状态。'家'的情感归属、'家'的观念和意义通过'家'的流动和营造实践在解构中被延续与重建。
陶伟蔡少燕蔡少燕
关键词:流动家庭流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