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顺

作品数:6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锆石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东乌旗
  • 2篇杂岩
  • 2篇造山带
  • 2篇山带
  • 1篇大兴安岭南段
  • 1篇大兴安岭中南...
  • 1篇低温热液
  • 1篇低温热液矿床
  • 1篇地球化学研究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图
  • 1篇地质图空间数...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 1篇多金属矿床
  • 1篇兴蒙造山带
  • 1篇岩浆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6篇刘永顺
  • 2篇何鹏
  • 1篇董春艳
  • 1篇任鹏
  • 1篇万渝生
  • 1篇颉颃强
  • 1篇戎合
  • 1篇杨俊泉
  • 1篇牛绍武
  • 1篇白文倩
  • 1篇张鹏远
  • 1篇杨永恒
  • 1篇孙淑芬
  • 1篇刘洋

传媒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质通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兴安岭中南段昌图锡力锰、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20
2017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与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齐齐哈尔分院合作,在内蒙古霍林郭勒地区发现昌图锡力锰、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所在大地构造位置为中亚造山带东段,矿床产于中生代白音高老组中发育的北西向破碎蚀变带中。经地表槽探揭露可见7条矿脉沿北西向平行展布。矿体及围岩中仅发现低温蚀变,主要包括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及碳酸盐化。根据蚀变矿物类型及矿体强烈受北西向构造控制等特征,初步判断矿床可能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在大兴安岭中南段首次发现锰多金属热液矿床,暗示在太平洋构造域控制下,大兴安岭中南段北东向成矿带内部可能存在受北西向构造控制的次级成矿带。
金若时刘永顺张跃龙张阔何鹏陈行时张峰
关键词:大兴安岭南段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1:500000二连–东乌旗成矿带西乌旗和白乃庙地区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被引量:1
2020年
1:500000二连–东乌旗成矿带西乌旗和白乃庙地区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依托2016–2018年实施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二连–东乌旗成矿带西乌旗和白乃庙地区地质矿产调查"开展。古生代、中生代、古近纪及新近纪地层以组为单位,侵入岩时代以最新获取的777个LA-ICPMS和SHRIMP锆石U-Pb年龄为依据,按照"岩性+时代"方法表达。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数据量为210 MB,包括地层面图元4682个,侵入岩面图元1938个。所有地质图面图元和同位素年龄点均建立了相应的属性。在编图过程中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结合生物区系和重要构造边界重新划分了古生代地层分区,新建、重新厘定了关键地层单位,完善了古生代地层格架;重新厘定了区内古生代侵入岩时空分布及性质,早、晚古生代2阶段岩浆作用是对早、晚古生代2期俯冲增生造山作用的响应;新识别并在图上表达出早古生代萨音敖包、昌图及晚古生代二道井–迪彦庙、乌兰沟等蛇绿混杂岩,较为细致地刻画了早古生代大洋南北双向俯冲形成的增生造山带结构,对晚古生代洋盆的俯冲与封闭进行了限定,重新划分了构造单元。这些成果和资料对兴蒙造山带研究过程中的古生代构造单元划分、晚古生代构造背景等具有较大分歧的科学问题具有限定作用。该空间数据库是目前兴蒙造山带中段资料最齐全、最新的1:500000地质图数据库,反映了本区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王树庆胡晓佳杨泽黎刘永顺刘洋刘洋郭硕何鹏滕飞
关键词:蛇绿混杂岩
松辽盆地西缘早白垩世伸展事件:流纹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为研究松辽盆地西缘大兴安岭早白垩世火山岩的构造属性,对研究区内流纹岩开展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测定。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流纹岩形成于131.6±0.6~123.9±1.7Ma,属早白垩世。主量元素分析表明,流纹岩具高硅(SiO_2=69.08%~79.58%)、富碱(K_2O+Na_2O=5.93%~9.76%,平均为8.14),富钾(K_2O/Na_2O大于1.0,平均为2.14)、贫钙镁(平均CaO为0.60、MgO为0.27)和高FeOT/MgO(平均为6.77)比值的特征,属过铝质(A/CNK=1.35~1.78)高钾钙碱性—钾玄武岩系列岩石。据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将其划分为两组:Ⅰ组流纹岩稀土元素总量较高(∑REE介于149.04×10^(-6)~213.18×10^(-6)之间,平均为172.35×10^(-6)),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强[(La/Yb)_N=4.89~11.87,平均为7.75)],中等—弱负铕异常(δEu=0.54~0.88,平均为0.70),配分曲线右倾模式,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Th,K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_Nb,Ta,P和Ti;Ⅱ组流纹岩以稀土总量(∑REE平均为142.60×10^(-6))相对较低,具相对较强的负铕异常(δEu=0.05~0.46,平均为0.27),配分曲线相对较平缓以及Ba,Sr,P,Ti元素的强烈亏损与Ⅰ组流纹岩相区别,两组流纹岩地球化学成分相关性较好,二者均有低的Sr(<206×10^(-6))和高Yb(大于2)含量,具壳源和造山后花岗岩的特征。结合最新资料及本文研究成果,初步认为研究区流纹岩为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之后经历强烈的矿物分离结晶作用,与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后伸展作用有关。
程银行李影刘永顺滕学建李艳锋杨俊泉奥琮
关键词:早白垩世流纹岩松辽盆地
冀西北怀安杂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Nd-Hf-O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冀西北地区怀安杂岩由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组成,其中变质表壳岩的形成时代、怀安杂岩的构造背景以及其与孔兹岩带间的关系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怀安杂岩的几处代表性露头进行了详细野外考察,对4件样品进行了岩石学、锆石SHRIMP U-Pb定年、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所有样品都给出了1.86~1.81 Ga的变质锆石年龄,进一步支持怀安杂岩广泛遭受到古元古代晚期变质作用改造的认识.侵入/包裹含BIF表壳岩组合的变质辉长岩(HB1425)和片麻状英云闪长岩(HB1426)分别给出了~2.5 Ga和2.55 Ga的形成年龄,限制表壳岩形成时代老于2.55 Ga,推测为新太古代表壳岩.浅粒岩(HB1431)和紫苏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HB1435)中最老的碎屑锆石分别为2.46 Ga和2.51 Ga,可能还存在古元古代的碎屑锆石,表明它们都为古元古代表壳岩.上述结果进一步确定了怀安杂岩中发育两期表壳岩组合.变质辉长岩和片麻状英云闪长岩的全岩εNd(t)、TDM1和TDM2分别为+2.19^+3.06、2.67~2.75 Ga和2.67~2.69 Ga,表明其物源区不存在较大规模的古老陆壳物质,新太古代是怀安地区主要陆壳生长期.变质辉长岩中~1.82 Ga变质锆石中较多具有正的εHf(t)值,最高可达11.1,最可能的解释是古元古代变质过程存在地幔添加作用.锆石的O同位素分析显示区域上可能存在低δ18O的岩石,在古元古代变质过程中,可能存在低δ18O流体对锆石的改造.怀安杂岩和西部孔兹岩带中不同类型岩石的比例明显不同,但两者都同样发育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的双层地壳结构,怀安杂岩或许代表孔兹岩带剥蚀更深而出露的深部地壳部分.
郝光明颉颃强刘永顺董春艳任鹏白文倩王树庆胡晓佳万渝生
关键词:表壳岩地球化学
内蒙古东乌旗宾巴勒查干三叠纪两次岩浆活动:年代学记录、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被引量:8
2016年
内蒙古东乌旗宾巴勒查干分布有大面积三叠纪花岗岩,是研究中亚造山带中东部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的有利地区。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同位素年代学在该区识别出三叠纪两期侵入岩:中三叠世二长花岗岩类(238~230Ma)和晚三叠世正长花岗岩类(223~215Ma)。采用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对两类侵入岩进行了研究:前者中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岩石以高硅、富钾、过铝、钙碱性为特征,稀土元素中轻稀土相对富集、具明显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以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明显的Ba负异常为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介于I型和A型花岗岩之间;后者中黑云母由镁质黑云母向铁质黑云母转变,岩石以高硅、富碱、富钾、弱过铝为特征,稀土、微量元素特征与前者相似,但稀土总量相对较低,Eu、Ba的负异常程度更大,属A型花岗岩。二者可能源于年轻幔源组分形成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资料分析,研究区三叠纪侵入岩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背景下,中三叠世时可能处于后造山伸展背景,晚三叠世可能为板内构造背景。
杨俊泉刘永顺张素荣杨永恒张锋戎合
关键词:SHRIMP锆石U-PB年龄东乌旗中亚造山带
多门类化石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群中的发现与宽沟群的建立被引量:5
2016年
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稀有-稀土铁矿床,关于其时代归属尚存分歧。在都拉哈拉组(H3)与尖山组(H5)发现丰富的早寒武世微古植物化石,在尖山组(H5)硅质岩中发现早寒武世小壳化石,在哈拉霍疙特组(H8)确认了奥陶纪床板珊瑚的存在(包括块状群体与丛状群体),并首次发现大型古钵海绵化石与遗迹化石,在比鲁特组(H10)鲍玛序列中发现遗迹化石。初步确认,内蒙古商都地区三足化石(腕足类、头足类与腹足类)的层位可能为呼吉尔图组(或哈拉霍疙特组)。多门类化石的发现与确认,为重新认识白云鄂博超大型稀有-稀土铁矿床含矿地层时代提供了确凿的古生物化石证据,也为重新认识白云鄂博超大型稀有-稀土铁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地层学与大地构造学意义。根据多门类古生物化石组合与时代,将原白云鄂博群下部(H1-5)重新厘定为狭义的白云鄂博群,时代为早寒武世;原白云鄂博群上部(H6-15)重新命名为宽沟群,时代为早—中奥陶世,其间的假整合可能就是吉—黑地区的兴凯运动面。重新厘定的白云鄂博群与宽沟群一并划归天山-兴安地层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分区,它是天山-兴安古生代海槽的一部分,并为海槽最南端的一个加里东褶皱带。
牛绍武张鹏远孙淑芬刘永顺
关键词:白云鄂博群早寒武世化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