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一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空军航空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合金
  • 2篇电沉积
  • 2篇NI
  • 1篇电化学腐蚀
  • 1篇渗硼
  • 1篇镍-铁合金
  • 1篇铝合金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晶
  • 1篇晶体
  • 1篇晶体结构
  • 1篇化学镀
  • 1篇化学腐蚀
  • 1篇极化曲线
  • 1篇固体渗硼
  • 1篇光亮剂
  • 1篇合金工艺
  • 1篇钢表面
  • 1篇NI-FE合...
  • 1篇ZL101铝...

机构

  • 4篇长春工业大学
  • 4篇空军航空大学

作者

  • 4篇吴一
  • 3篇李雪松
  • 3篇吴化
  • 1篇赵国良
  • 1篇韩双

传媒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铸造技术
  • 1篇表面技术

年份

  • 4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CrMo钢表面固体渗硼工艺及性能被引量:4
2009年
以不同温度和时间对20CrMo钢表面进行了固体渗硼试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渗层横断面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渗层的相结构,显微硬度计测试渗层的硬度分布,并对基体及渗层进行快速磨损试验及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渗硼层厚度均匀,主要由FeB和Fe2B两相组成,且渗层显微硬度值最高达1090HV0.1,有很高的耐磨及耐蚀性能。
李雪松吴化吴一
关键词:20CRMO钢固体渗硼
电沉积方法制备纳米晶Ni-W合金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为了进一步优化镀液成分和工艺参数,为制备w含量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化的块状纳米晶Ni—W合金提供依据,采用不含任何氨根离子(NH4+)的镀液通过电沉积方法制备纳米晶M—W合金镀层。采用XRD、SEM和EDS对镀层的结构、形貌和成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电沉积过程中电流密度、电源类型、pH值及搅拌方式对镀层的W含量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试验中所得到的M—W合金镀层的W含量为2.15%~30.31%(质量分数),其结构均为W溶于Ni晶格所形成的置换式固溶体,平均晶粒尺寸为14~19nm;随着镀层中W含量的增加,镀层的显微硬度也随之逐渐提高。
吴化韩双吴一
关键词:纳米晶电沉积
电沉积Ni-Fe合金工艺试验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镍-铁合金镀层,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采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了镀层的显微硬度,电化学测试仪LK98BⅡ测定了合金镀层在3.5%NaCl和5%H2SO4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在几为4—6A/dm^2时得到的镀层显微硬度最大,且合金镀层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
吴一李雪松赵国良
关键词:电沉积镍-铁合金电化学腐蚀
光亮剂对ZL101铝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层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研究了在ZL101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合金层的结构、显微硬度和耐蚀性。化学沉积Ni-P合金层的主盐是硫酸镍,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柠檬酸钠为络合剂。测试了电解液中光亮剂含量对镀层晶体结构、显微硬度和耐蚀性的影响。XRD衍射图谱显示,在所有镀态下Ni-P合金层均为非晶结构,而经过一定温度的热处理后逐渐向晶态转变直至完全晶化。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值镀态时较低,约为436 HV,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在400℃完全晶化后镀层表面的显微硬度值达到最大,约为1 096 HV。在3.5 wt.%NaCl溶液中测定的动电位极化曲线显示,在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合金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
李雪松吴一吴化
关键词:ZL101铝合金极化曲线晶体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