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禹鑫

作品数:7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脊髓
  • 4篇脊髓损伤
  • 4篇超短波
  • 3篇蛋白
  • 3篇大鼠脊髓
  • 3篇大鼠脊髓损伤
  • 2篇水通道
  • 2篇水通道蛋白
  • 2篇通道蛋白
  • 2篇经颅磁刺激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胶质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2篇磁刺激
  • 1篇单次
  • 1篇动功
  • 1篇营养因子

机构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作者

  • 7篇周禹鑫
  • 5篇张立新
  • 5篇张志强
  • 4篇孙师
  • 4篇尹艳梅
  • 4篇赵利娜
  • 2篇陆宇
  • 1篇冯思宁
  • 1篇刘兴本
  • 1篇郑传斐
  • 1篇徐晓明
  • 1篇李纲
  • 1篇姜雪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法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超短波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AQP-4和GAP-43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联合超短波(ultrashort wave,USW)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功能恢复、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sham组、control组、USW组、BMSCs组、USW+BMSCs联合治疗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SCI模型,术后1d、1周、2周、3周、4周用BBB评分法评价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术后4周取材行AQP-4和GAP-43的免疫组化染色,并行阳性细胞计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4周BBB评分各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USW组、BMSCs组、USW+BMSCs组与control组比较P<0.001、P>0.05、P<0.001。USW组、BMSCs组、USW+BMSCs组AQP-4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ontrol组,有显著性意义(P<0.001、P<0.05、P<0.001)。GAP-43的表达上,BMSCs组、USW+BMSCs组明显多于control组及USW组,分别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单纯USW治疗即可明显改善SCI后神经功能;单纯USW治疗及BMSCs移植治疗均可减轻水肿,以USW作用最为显著;而在促进轴突再生方面,BMSCs组意义更为明显。二者联合治疗在促进功能恢复上并未显现出协同作用,但是在减轻水肿和促进轴突生长方面有协同作用。
孙师万峪岑赵利娜尹艳梅陆宇冯智萍周禹鑫张立新张志强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超短波水通道蛋白4生长相关蛋白43
小剂量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及水肿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水肿及巨噬细胞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6只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n=8)暴露硬脊膜后,不予打击,直接缝合;模型组(n=24)采用Allen打击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不给予任何治疗;超短波组(n=24)在SCI后第2天开始给予受损部位小剂量超短波(最大输出功率40 W,实际输出功率11.58 W)治疗,7 min/次,1次/d,至取材前。于造模后1周、2周、3周、4周采用BBB评分评定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水通道蛋白-4(AQP-4)、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胞质抗原(ED-1)的表达。结果治疗后,BBB评分逐渐增加;术后1~4周,与模型组相比,超短波组评分明显增加(t〉3.368,P〈0.01)。术后1周起,模型组、超短波组的AQP-4及ED-1阳性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加,且呈下降趋势;与模型组相比,超短波组各时间点的AQP-4及ED-1表达均减少(t〉3.156,t〉4.466,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超短波治疗可以减轻损伤处继发性水肿,减少炎症细胞的活化及浸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万峪岑孙师赵利娜尹艳梅冯智萍周禹鑫张志强张立新
关键词:脊髓损伤超短波水通道蛋白-4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观察低频r TMS治疗对于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作用,同时观察脑出血患者低频r TMS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7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n=39),治疗组(n=36)。2组患者均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予健侧M1区低频r TMS治疗,每日1次,共20天。治疗前后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FuglMeyer评分(包括上肢及下肢评分)、FIM、Berg评分。结果:(1)Fugl-Meyer评分:治疗后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评分(特别是上肢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2)Berg评分:2组患者在治疗后Berg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FIM评分:2组患者在治疗后FI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但是2组未显示显著性差异(P>0.05)。(4)安全性:治疗过程中所有观察对象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结论:健侧M1区低频r TMS能明显提高卒中后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对上肢功能作用更显著,且治疗安全性好。
赵晓琳刘天龙周禹鑫张立新
关键词:脑卒中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脊髓损伤的评价及法医学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为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寻找客观且准确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motor evoked potential,TMS-MEP)测定68例SCI患者(颈段损伤23例,胸腰段损伤45例)拇短展肌和胫前肌的皮层起始潜伏期、N1峰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和波宽,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差异。结果实验组随拇短展肌、胫前肌肌力下降或消失,皮层起始潜伏期、N1峰潜伏期、CMCT延长,波宽增宽,且实验组中的2、3级肌力者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MS-MEP检测可以直接、客观地反映脊髓锥体束的运动功能状态,为法医学鉴定提供更客观、准确的依据。
杨蕾刘兴本朱镕霆徐晓明郑传斐周禹鑫
关键词:法医学脊髓损伤诱发电位经颅磁刺激
小剂量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VEGF和BDNF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功能恢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4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暴露硬脊膜后,不予打击,直接缝合;对照组,采用Allen打击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不给予任何治疗;超短波组,在SCI后第2天开始给予受损部位小剂量超短波治疗,每日1次,每次7min,治疗至取材前。于造模后第2天,1周、2周、3周、4周采用BBB评分评定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EGF、BDNF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BBB评分显示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脊髓损伤各组大鼠运动功能逐渐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超短波组自术后1周起运动功能明显改善(P<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术后1周起,对照组、超短波组的VEGF、BDNF阳性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01),2周时两组的VEGF、BDNF表达均达高峰后逐渐下降,超短波组高峰持续时间均延长。4个时间点超短波组的VEG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P<0.05,P<0.01,P<0.001);1周、4周超短波组的BDN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超短波治疗可以增加VEGF的表达,改善组织血液循环,延长BDNF蛋白高峰持续时间,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万峪岑孙师冯智萍赵利娜冯思宁尹艳梅周禹鑫张志强张立新
关键词:脊髓损伤超短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超短波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GFAP和ED-1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4周功能恢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ED-1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对照组、超短波组、BMSCs组、超短波+BMSCs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SCI模型,术后1 d、1周、2周、3周、4周用BBB评分法评价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术后4周取材,行GFAP和ED-1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其蛋白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4周超短波组、超短波+BMSCs组的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BMSCs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仅超短波+BMSCs组GFAP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短波组、BMSCs组、超短波+BMSCs组ED-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纯超短波治疗即可明显改善SCI后神经功能恢复;超短波及BMSCs移植治疗均可减轻炎症,以超短波作用最为显著,二者联合治疗在促进功能恢复上并未显现出协同作用,但是在减轻炎性反应和胶质瘢痕形成上有协同作用。
孙师万峪岑赵利娜尹艳梅陆宇冯智萍周禹鑫张志强张立新
关键词:脊髓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超短波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体外单次冲击波对偏瘫患者肱二头肌肌张力的即时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体外单次冲击波处理对偏瘫患者偏瘫侧肱二头肌肌张力的即时影响。方法:对16例脑卒中或脑外伤并伴有偏瘫侧肱二头肌肌张力异常增高的患者进行偏瘫侧肱二头肌单次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后立即进行改良Tardieu量表(MTS)评定。结果:16例患者治疗后偏瘫侧肘关节被动伸展角度R1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R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偏瘫侧肱二头肌MTS中肌肉反应的质量(X)分级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体外单次冲击波处理对偏瘫患者肢体肌张力增高有即时的缓解作用。
姜雪李纲周禹鑫张志强
关键词:冲击波偏瘫肌张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