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镜
  • 2篇气管
  • 2篇气管镜
  • 2篇淋巴
  • 1篇蛋白
  • 1篇电子支气管镜
  • 1篇胸膜
  • 1篇胸膜瘘
  • 1篇胸腺
  • 1篇胸腺基质淋巴...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支气管胸膜瘘
  • 1篇生成素
  • 1篇生活质量
  • 1篇生物制剂
  • 1篇室间隔
  • 1篇室间隔缺损
  • 1篇室间隔缺损封...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尹雯
  • 4篇胡轶
  • 2篇张卫明
  • 2篇赵苏
  • 1篇胡曼曼
  • 1篇胡红玲
  • 1篇刘晓帆

传媒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重症哮喘生物制剂选择中的指导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据估计,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病率为4.2%,预计成人哮喘高达4570万[1]。重症哮喘患者占5%~10%,通常与急性发作及住院风险、死亡风险以及相关医疗费用增加有关[2]。近年来,针对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5、IL-13、免疫球蛋白(immune globulin,Ig)E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的多种生物制剂获批重症哮喘适应证。
尹雯胡轶
关键词: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呼出气一氧化氮重症哮喘生物制剂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
原发气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及文献回顾被引量:3
2017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I,T)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亚型,是一种低度恶性的惰性肿瘤。尽管MALT淋巴瘤可发生在多部位,如胃肠道、肺、眼附属器、膀胱、甲状腺、乳腺等,
尹雯袁明丽胡轶张卫明徐国形赵苏
关键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气管电子支气管镜
应用房/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旨在探讨心脏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治疗支气管胸膜瘘(BPF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2016年10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13例BPFs患者。依据病情选择麻醉方式,根据瘘口位置及大小采用不同规格的封堵器治疗。观测患者处置前后瘘口闭合情况、咳嗽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监测患者术中及术后1、4、12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13例BPFs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3岁(43~81岁),均为外科手术后BPFs形成,8例为全肺切除术,5例为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其中,右主支气管瘘6例,右上肺支气管瘘1例,右下肺支气管瘘3例,左主支气管瘘2例,左下肺支气管瘘1例。瘘口平均直径为(10.48±2.31)mm(5~18 mm)。13例患者在全麻或者局麻+镇静镇痛下经支气管镜共计置入封堵器14枚,其中ASD封堵器10枚,VSD封堵器4枚。封堵器置入后患者瘘口封闭,咳嗽及感染明显改善,活动耐受力明显提高,近期(4周)有效率为92.3%,随访中仅1例患者在8周时因瘘口扩大行再次手术。结论经支气管镜应用ASD/VSD封堵器治疗BPFs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胡轶尹雯张卫明肖阳许销销赵苏胡曼曼倪芳
关键词: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镜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变应性鼻炎未控制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采用变应性鼻炎控制测试问卷评估变应性鼻炎的控制水平,了解变应性鼻炎的未控制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并依照《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指南给予规范化的治疗2周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变应性鼻炎控制测试评估治疗前、后变应性鼻炎的控制水平,获取变应性鼻炎未控制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3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95%为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经过2周的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以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P<0.001)。但仍有超过1/4的患者病情未控制,未控制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体重值较高(P<0.001),多数人吸烟(4.0%vs 17.1%,P=0.02),常有耳鼻喉或上呼吸道感染史和/或最近12个月内由感染导致的抗生素摄入史(40.4%vs 62.9%,P=0.022)和嗅觉紊乱(10.1%vs 25.7%,P=0.044)。结论经过治疗后变应性鼻炎未控制率为26.1%,吸烟和鼻部感染是未控制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
陈浩胡红玲宋成刘晓帆尹雯李雪英胡轶
关键词:生活质量自我评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