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正

作品数:9 被引量:114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7篇根系
  • 5篇土壤
  • 3篇电容法
  • 3篇植物
  • 3篇植物根
  • 3篇植物根系
  • 3篇土壤抗冲性
  • 3篇抗冲性
  • 2篇电容
  • 2篇电阻抗
  • 2篇生物量
  • 2篇丘陵区
  • 2篇物理性质
  • 2篇物量
  • 2篇黄土丘陵
  • 2篇黄土丘陵区
  • 2篇根系生物量
  • 1篇电极
  • 1篇电阻抗法
  • 1篇电阻抗图谱

机构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榆林学院

作者

  • 9篇张正
  • 6篇李强
  • 5篇刘国彬
  • 2篇脱登峰
  • 2篇许明祥
  • 2篇白芸
  • 2篇孙会
  • 1篇曹扬
  • 1篇高丽倩
  • 1篇卜耀军
  • 1篇徐伟洲
  • 1篇马春艳
  • 1篇孙会
  • 1篇张晨晨

传媒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草地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电容法原位估测植物根系生物量应用研究
根系是植物和土壤物质交换和能量流转的动态界面,但由于土壤不透明属性的限制使其难以直接观察与测量分析。电容法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根系原位观测方法促进了根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黄绵土栽培的玉米为材料,通过根系电参数(电容和...
张正
关键词:电容电阻抗植物根系黄绵土
文献传递
电容法估测植物根系生物量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以玉米(Zea mays)和黄豆(Glycine max)为材料,通过对其根系电容的测量试验,结合根系收获法,探讨不同测试频率下根系电容值和根系生物量的关系,以期为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植物根系特征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结果表明:玉米、黄豆2种作物根系电容均随根系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大;4种频率下(0.1,0.12,1和10 kHz)根系电容值与生物量均成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表明,1 kHz频率下2种作物根系电容值随生物量变化趋势较稳定,分辨率较高,回归方程的拟合度最好(R>0.9)。因此,4种频率条件下,玉米、黄豆根系的电容特性都能较好地反映根系生物量的变化,其中,1 kHz为最适测定频率。
张正刘国彬李强脱登峰
关键词:根系生物量
黄土风沙区根系强化抗冲性土体构型的定量化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为了探明黄土风沙区根系网络串连、根土黏结及生物化学作用对于创造抗冲性土体构型的相对重要性,以沙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含根土壤、无根土壤及模拟根系土壤冲刷试验,分析了根系固土总效应、物理固结效应及生物化学效应等参数。结果表明:物理固结效应在根系总效应中的贡献值平均为70.9%;与苜蓿密度90株/m^2相比,物理固结效应在处理360株/m^2中增加了6.8%;在物理固结效应中,根系串连作用较为关键,平均占比78.2%;根系物理固结效应与根表面积密度在极显著水平(P<0.01)上呈指数递增函数关系。植物根系物理固结效应是强化沙黄土抗冲性土体构型的主要表现形式,且根表面积密度可较好地反映根系固土效应。
李强刘国彬张正马春艳白芸张晨晨
关键词:根系土壤抗冲性
土壤崩解速率的一种修正方法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土壤崩解速率测定及计算方法,以便客观评价土壤侵蚀程度,借助子洲县坡耕地原状土壤样品,通过土块在水中受力分析,对比了拉力计方法和修正拉力计方法计算的土壤崩解速率结果。结果表明,拉力计方法测定土壤崩解速率中土壤自身含水量对崩解过程有重要的影响。修正拉力计算法所得的土壤崩解速率与已有报道更为吻合,其变异性较未修正前有所减小。因此,建议在土壤崩解速率测定和计算应按以下步骤:(1)利用方形环刀在野外取原状土样并用塑料薄膜密封;(2)将土样带回实验室称重,垫上滤纸,用浅层水盘自下而上浸润土壤,直至土壤饱和;(3)将饱和的土样放置在一铁架台上去除重力水后再次称重;(4)轻轻移开方形环刀,将土样放置在拉力计的吊盘网板上测定;(5)计算需乘以校正系数k。
李强张正孙会徐伟洲
关键词:土壤计算方法
黄土丘陵区撂荒地土壤抗冲性及相关理化性质被引量:58
2013年
为了评价农地撂荒对土壤抗侵蚀性的影响,该文以黄土丘陵区自然撂荒地为研究对象,应用时空互代法,通过原状土冲刷试验对不同撂荒阶段(0~43a)的坡地土壤抗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阶段Ⅰ)相比,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表层(0~15cm)和中层(>15~30cm)土壤容重显著降低,而下层(>30~50cm)土壤容重变化较小(约下降0.5%)。土壤团聚体和抗剪强度(黏聚力C和内摩察角φ)在3个土层中均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土壤崩解速率在3个土层中均呈下降趋势,与表层相比,中层和下层土壤崩解速率减小幅度更大(约4.2和1.8倍)。土壤抗冲性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大在表层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在中层呈稳定增加而下层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相比,中层和下层土壤抗冲系数分别平均增大76.9%和30.7%。土壤团聚体和根系密度在3个土层中均是影响土壤抗冲性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从土壤抗侵蚀性的角度为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功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李强刘国彬许明祥张正孙会
关键词:土壤物理性质撂荒地根系土壤抗冲性黄土丘陵区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沙柳根系抗侵蚀机理研究
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防治土壤侵蚀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根系在植被调控土壤侵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乡土灌木沙柳(Salix psammophyla)为研究对象,在沙柳根系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张正
关键词:水蚀风蚀交错区
文献传递
四端子电极提高根系生物量电容法估测的有效性被引量:3
2017年
二端子结构在测定根系电容时伴生的电极接触效应会影响根系电容的有效测量。分别采用二端子和四端子2种结构在土壤相对含水率为25%~30%、55%~60%和85%~90%下测定玉米根系电容,研究土壤含水率对电极接触效应的影响,并建立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和结构下根系电容与根系生物量的关系,探讨四端子结构在电容法估测根系生物量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二端子结构测定的根系电容较四端子结构小,随着土壤含水率减小,电极接触效应增大,在土壤相对含水率为25%~30%下最为明显。在土壤相对含水率为85%~90%时,2种结构下玉米根系电容表征根系生物量的有效性相近(二端子结构:R^2=0.63,P<0.05;四端子结构:R^2=0.66,P<0.05),但随土壤含水率减小,与四端子结构相比,二端子结构下玉米根系电容表征根系生物量的有效性急剧下降,在土壤相对含水率为25%~30%时最为明显,二端子结构R^2=0.37(P<0.05)而四端子结构R^2=0.59(P<0.05)。研究认为,土壤含水率越低,与二端子结构相比,四端子结构下根系电容表征根系生物量的有效性越好。
张正刘国彬李强
关键词:土壤含水率生物量根系
电阻抗法在植物根系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因受限于检测方法,对埋藏于土壤中植物根系研究的深入程度远低于其地上部分。传统获取根系的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对根系原位分布和生存微环境具有明显的扰动破坏,故随着根系研究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寻求一种非破坏性的根系检测方法。电阻抗法是在一定频率的外加电源下,测量电路中的根系电学特征(电容、电阻和电阻抗图谱),并且电学特征与根系生物量和形态指标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然而,由于对电阻抗法基于电路中电流流向等的关键机理尚不清楚,有些学者对该方法的大范围应用提出了质疑。本文首先对生物电阻抗法测量根系的原理和模型进行阐述,然后重点综述根系电阻抗法研究的不同理论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电阻抗法研究植物根系应该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并展望电阻抗法更加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以期为获取非破坏性的根系研究技术提供参考。
李强曹扬张正脱登峰卜耀军白芸
关键词:根系电容电阻抗图谱
黄土丘陵区冻融对土壤抗冲性及相关物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40
2013年
在股状水流侵蚀比较发育的黄土丘陵区,土壤可蚀性主要依赖于土壤抗冲能力。为了揭示季节性冻融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该文借助模拟冲刷试验,设置了裸地对照(CK)、黑麦草传统密度(LD)和加倍密度(HD)3种处理,测定并分析了冻融前后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抗冲性。结果表明,与冻融前相比,表层土壤容重、团聚体含量和根系密度在3个处理中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土壤黏聚力略有下降,而崩解速率在处理CK、LD和HD中分别增加了20.6%、18.8%和7.3%。冻融作用延后了3个处理的主要产沙时间,降低了土壤抗冲能力,增加了冲刷中途泥沙流失速率。与未冻融相比,冻融作用增加了处理CK和LD泥沙流失量为19.41%和6.70%,但对处理HD影响较小(P<0.05)。冻融和根系共同作用在LD和HD处理上分别减少土壤流失量为3.72%和49.39%。该研究期望对完善土壤侵蚀机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强刘国彬许明祥孙会张正高丽倩
关键词:土壤物理性质冻融作用土壤抗冲性根系黄土丘陵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