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璐凡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音乐
  • 2篇音乐学
  • 2篇乐学
  • 1篇东方主义
  • 1篇叙事
  • 1篇叙事歌
  • 1篇异国
  • 1篇异国情调
  • 1篇音乐批评
  • 1篇实证主义
  • 1篇双重性
  • 1篇图兰朵
  • 1篇批评观
  • 1篇情调
  • 1篇主义
  • 1篇奏鸣曲
  • 1篇现代主义
  • 1篇历史音乐学
  • 1篇科尔曼
  • 1篇浪漫

机构

  • 5篇上海音乐学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纽约州立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5篇徐璐凡

传媒

  • 1篇交响(西安音...
  • 1篇音乐研究
  • 1篇音乐艺术(上...
  • 1篇音乐探索
  • 1篇黄钟(武汉音...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展望全球音乐学被引量:4
2020年
什么是全球音乐学?通过定义“全球的”(global)与“音乐学的”(musicological),展示我们重新反思音乐学家任务与方法的必要性。作为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全球音乐学影响了音乐学者的互动模式。全球音乐学要求我们回归一系列最基本的问题,关于我们研究的本体,我们的身份,我们的实践,以及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全球音乐学向我们展示了当前的音乐学是何其支离破碎,以及在连接其他学科前,在最基础的层面上,依然有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蔡宽量徐璐凡
缠绕的书写——析布索尼歌剧《图兰朵》的异国情调被引量:1
2021年
布索尼的歌剧《图兰朵》从东方艺术中汲取灵感,挑战了真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戏剧原则,由此成为现代主义音乐剧场的先驱之作。文章分析了《图兰朵》异国情调书写缠绕的动机,它既关于西方的自我评价,也基于对非西方他者的认识;既立足于自我完善的美学企图,又渗入了殖民主义的刻板印象。文章也反思了异国情调书写的性质与研究方法。异国情调作品位于跨文化音乐网络的关节点,其自我书写与书写他者的双重属性,需要研究者用全息、动态的视角进行分析。
徐璐凡
关键词:布索尼图兰朵异国情调现代主义
科尔曼的音乐批评观:语境·内涵·意义被引量:7
2009年
科尔曼的音乐批评实际上是一种反对音乐学界盛行的"实证主义"与"形式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构想,提倡研究者摆脱对于"客观真理"追求的束缚,更加积极地让主体介入研究中,寻求意义的解读。它是促进战后英美音乐学转型的重要动力之一。
徐璐凡
关键词:科尔曼音乐批评历史音乐学实证主义
怀旧与未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110第三乐章被引量:1
2021年
长久以来,贝多芬的音乐在西方世界与中国的音乐文化中有着巨大影响。他的盛名似乎预示着,他的音乐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继续影响着我们。然而,在人类历史的这一艰难时刻,贝多芬音乐之历史语境对贝多芬的意义,将在何种程度上继续为未来的我们提供帮助与灵感?文章将在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寻求答案。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110末乐章的赋格对位法为例,阐释贝多芬如何应对拿破仑时代结束后令人忧虑与复杂的历史时期,及其对我们当今现状和未来期许的启示——这些年份与我们眼下的困境大致近似。贝多芬的过去给予我们的并不是简单的答案,而是一种人类尊严的样式。
詹姆斯·柯里吴翊丞(译)徐璐凡张文昭(译)
马勒音乐中的歌剧性与文化双重性
2023年
马勒终其一生从未创作过自己的歌剧,也趋向于回避与歌剧有亲缘关系的标题音乐。然而,同时代的听众却一再谈论他音乐的歌剧特性。从马勒最初的成熟之作《悲叹之歌》入手,可发现作曲家音乐语汇与德奥浪漫主义歌剧传统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第二乐章“婚礼”最末三节诗的分析,观察作曲家的音乐剧作法如何呼应歌剧音乐的抒情表达、戏剧模拟,以及抽离叙事的传统。其次,通过借用前人对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话语分析,将马勒对歌剧与标题音乐的矛盾态度置于19世纪末的音乐文化中理解。大众与精英音乐文化的分裂可能是造成马勒对歌剧以回避姿态的原因,也雕塑出20世纪音乐史中两个截然相反的马勒形象。马勒的音乐创作与接受史映照出我们分裂的音乐世界。
徐璐凡
关键词:古斯塔夫·马勒叙事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