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力伟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勘探
  • 1篇低孔
  • 1篇低孔低渗
  • 1篇低渗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条件
  • 1篇地震反射
  • 1篇地震资料
  • 1篇地震资料处理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银川盆地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气勘探意义
  • 1篇三角洲
  • 1篇扇三角洲
  • 1篇生烃
  • 1篇生烃潜力
  • 1篇石油地质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5篇曹力伟
  • 2篇韩秀艳
  • 1篇毕彩芹
  • 1篇何宗昊
  • 1篇崔红庄
  • 1篇林中凯
  • 1篇刘国宏
  • 1篇刘志勇
  • 1篇郇玉龙
  • 1篇郝志伟
  • 1篇王磊
  • 1篇王金铎
  • 1篇胡志方
  • 1篇田亚

传媒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油气地球物理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复杂地表条件下二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以敦煌盆地地震资料处理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受复杂构造活动的影响,敦煌盆地内地貌特征较为复杂,地形高差大,近地表速度横向变化快;环境噪音类型多,地下地质构造复杂。研究区内地震资料比较少,且分属多批次进行采集,资料分布范围广,激发方式和接收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给地震资料的处理和成像带来了许多困难。为了解决上述各种问题,在借鉴前人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资料的分析,利用复杂近地表校正技术、多域复合去噪技术、一致性处理技术和精确速度建模成像技术,探索建立了一套适用该区地震资料处理的方法和关键技术。
毕彩芹林中凯胡志方王磊曹力伟田亚
关键词:复杂地表条件地震资料处理静校正
中伊朗盆地Garmsar区块石油地质特征
2009年
Garmsar区块是一个在挤压应力场背景下形成的新生代沉积凹陷。喜马拉雅构造运动造成地层区内褶皱隆起和断块掀斜,以及区域性地层不整合和局部削蚀不整合,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局部构造圈闭。其中的库姆组具有良好的生储盖配置条件,可形成自生自储的成藏组合,其内部受逆冲推覆活动的影响而产生断弯褶皱或断展褶皱,可作为良好的油气圈闭。区块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
郇玉龙刘志勇刘国宏曹力伟韩秀艳
关键词:勘探前景地质特征
正态分布法在低孔低渗气水层识别中的应用
2011年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低孔低渗储层分布范围广,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随着盆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化,须家河组低孔低渗储层已成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针对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低孔低渗、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强、含水饱和度高等特点,从测井、地质和岩石物理研究入手,以大量岩心实验为基础,将测井与地质、岩心分析、试油相结合,提出了应用正态分布法判别须家河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建立了正态分布判别图版并分析了图版的适用条件。经过对四口新钻试油井的处理和应用,解释符合率显著提高,该方法在潼南、合川、安岳等地区新钻井中见到了好的地质效果,值得在类似储层进一步推广应用。
曹力伟
关键词:低孔低渗流体性质识别
银川盆地古近系清水营组生烃潜力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银川盆地油气勘探程度低,仅在1965—1970年间钻探了3口参数井,但未揭示盆地内古近系清水营组中、下部及前古近系的岩性和地化特征,无法对银川盆地整体生烃潜力进行评价。从清水营组露头分析入手,结合盆地沉积特征、已钻井岩性组合及地震反射特征,对未被揭示的古近系沉积环境、岩性组合进行了预测;结合速度谱等地球物理资料对清水营组生烃潜力进行了预测。推测银川盆地新生界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同时指出对于该盆地的评价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其生烃情况还需利用钻井、地化资料进一步进行揭示、验证。
郝志伟王金铎崔红庄韩秀艳曹力伟何宗昊
关键词:地震反射生烃潜力银川盆地
敦煌盆地五墩凹陷周缘侏罗系露头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敦煌盆地五墩凹陷周缘下侏罗统露头发育特征对于凹陷物源体系分析及沉积相带划分有重要意义,野外露头实测结果表明,受构造条件、古气候和物源的影响,侏罗系露头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浅-半深湖相沉积,纵向上沉积物粒度变化较快。早侏罗世,大山口组沉积受三危山边界断裂控制,早期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沉积速率快;中晚期湖平面持续上升,沉积物粒度变细,发育扇三角洲-湖底扇相沉积。三危山在燕山晚期挤压抬升及喜山期走滑挤压,造成大山口组底部冲积扇及扇三角洲平原相地层出露地表。五墩凹陷洼陷带内扇三角洲前缘楔状砂或浊积砂体储层及半深湖相烃源岩垂向叠置,横向相变连接,是潜在的油气富集区,具备较大勘探潜力。
曹力伟
关键词:扇三角洲湖底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