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琳
- 作品数:18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输出系数模型的1998—2016年洱海流域磷素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9
- 2020年
- 为分析1998-2016年洱海流域磷素时空变化特征,本研究通过输出系数模型计算1998、2005、2010、2016年洱海磷污染负荷,以细化磷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998-2016年,洱海总磷污染负荷总体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流域内点源污染增加、面源污染减少,但面源污染仍是主要污染源。其中,1998年洱海流域总磷污染负荷为390.273 t,2005年为402.150 t,2010年为398.879t,2016年达到最高值429.451 t。农业面源、畜禽养殖粪便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是洱海流域三大污染来源,其产生平均负荷分别占总磷污染负荷的48%、18%、15%。洱源县总磷污染负荷达205.608 t,大于大理市污染负荷。洱海子流域总磷单位面积负荷集中于86.027~540.519 kg·km^-2·a^-1,其中子流域1~14变化明显。今后流域治理过程中可通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实现畜禽粪便科学还田、合理施用化肥等方式,减少磷素向水体中的排放量,从而实现流域内磷素的合理循环。
- 韦晓雪李晓琳郑毅
- 关键词:洱海流域点源污染面源污染输出系数模型子流域
- 民勤绿洲农业系统变化的协整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基于1956—2008年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近50年内民勤农业生产系统(作物和牲畜)和环境系统在土地退化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进一步探寻了民勤农业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系统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状态。研究表明:(1)在土地退化的条件下,民勤农业生产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依然存在一个长期的均衡状态,虽未使民勤农业系统在土地退化的影响下崩溃,但却存在过度种植放牧、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之间的恶性循环;(2)民勤绿洲农业各子系统围绕长期均衡态还存在短期的波动,其中天气条件(沙尘暴次数)和地下水资源(机井数)开采调整回均衡态的贡献显著,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前系数绝对值分别为0.9129和^(-1).2583,远远大于其他指标;在对荒漠化地区进行监测时,应当优先选择沙尘暴天气数和机井数等指标;(3)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羊只存栏数和地下水资源(机井数)开采是沙尘暴次数的Granger原因。畜牧业的发展,超过草场的自然承载能力,风蚀现象加重。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矿化度增加、地表植被大面积死亡,导致沙尘暴灾害加剧。因此,可以通过减少放牧和有效管理地下水资源来实现研究区的荒漠化防治。
- 李晓琳刘晓娜孙丹峰
- 关键词:农业系统民勤绿洲
- 基于GIS的洱海流域氮素时空分异特征及源结构解析被引量:6
- 2022年
- 氮是造成洱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驱动因子,明晰流域内农村及城镇的氮素时空分布特征,对洱海水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输出系数模型计算洱海流域的总氮污染负荷及其组成结构;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细化26个子流域总氮污染负荷及来源.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5、2010和2016年的洱海流域总氮污染负荷分别为2442.43、2573.10、2606.28和2389.10 t.点源污染逐年增加,面源污染在逐年减少,但面源污染依然为主要污染源.从污染组成结构上看,化肥污染、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是洱海流域氮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分别占总污染负荷量的35%、24%和17%.2016年洱海流域单位面积负荷量主要集中在1000~1500 kg/km^(2),以中和溪(1857 kg/km^(2))、桃梅溪(1582 kg/km^(2))、白石溪(1541 kg/km^(2))、罗时江(1088 kg/km^(2))和波罗江(1050 kg/km^(2))子流域负荷较高.未来可通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提高污水处理率;畜禽养殖规模化,加强粪便处理技术;优化化肥和有机肥结构等措施减少总氮入湖负荷,控制洱海水体富营养化.
- 李晓琳帅永芳张翼郑毅危锋危锋
- 关键词:洱海流域氮素GIS
- 林业院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探究被引量:4
- 2017年
- 针对林业院校现有的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阐述了我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的教学改革建设。改革内容体系既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又能较好地处理了课程中传统测量技术与现代测绘技术和不同学科内容差别之间的关系,以学科专业需要为导向,在有限的课时内保证学生学有所获,满足我校不同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 陈爱梅李晓琳
- 关键词:林业院校非测绘专业教学改革测量学
- 林业院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体系构建被引量:2
- 2018年
- 针对林业院校现有的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模式,结合非测绘类专业对测量学的基本要求和测绘技术的发展,构建非测绘类专业测量学教学体系的结构模式,授课内容体系按照"知识-技能-提升-应用"的基本思路,循序渐进,既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又较好的处理了课程中传统测量技术与现代测绘技术和不同学科内容差别之间的关系,以学科需求为导向,在有限的课时内保证学生学有所获,满足我校不同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 陈爱梅李晓琳
- 关键词:林业院校测量学非测绘专业教学体系
- 农业遥感技术在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 2020年
-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是高等农林类院校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随着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课程体系建设也应与时俱进,符合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现代化农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本文分析出现农业遥感技术在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利用自然资源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将遥感技术融入该课程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科研及实践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的教学质量,为现代化农业资源与环境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 苏小娟李晓琳王艳霞史亮涛
- 关键词:遥感教学改革
- 基于GIS的云南省不同玉米种植区施肥策略研究
- 2022年
- 将云南省分为4个玉米主要种植区,运用测土配方和实地采样数据,结合GIS分析土壤养分及pH值空间变异状况,以总养分浓度(N-P_(2)O_(5)-K_(2)O)45%为原则,形成区域配方及策略。结果表明,滇东北亚热带玉米区(Ⅰ区)建议适当增加氮磷肥用量,推荐配方以23-11-11和19-17-9为主;滇西北亚热带玉米区(Ⅱ区)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充分,建议调减氮磷肥用量,配方以15-19-11为主;滇中亚热带玉米区(Ⅲ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建议增施有机肥,推荐配方15-8-22、15-19-11和18-9-18;滇南亚热带玉米区(Ⅳ区)土壤pH值低于6.5,土壤氮磷钾贫乏,应适时增施石灰,增加氮磷肥施用比例,配方以19-12-14、15-15-15和15-8-22为主。
- 李晓琳汤利苏小娟郑毅
- 关键词:玉米土壤养分GIS施肥策略
- 基于空间转移图谱的异龙湖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预测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明晰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可为实现湖泊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空间转移图谱和CA-Markov模型方法,开展高原湖泊异龙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趋势预测方面的研究。【结果】①1999—2005年异龙湖流域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2010—2018年土地利用则以林地为主;②1999—2018年耕地、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持续减少,减少面积分别为50.60、27.17、24.72、6.66 km^(2);与之相反,林地和建设用地明显增加。林地增加的来源主要是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未利用地。③预计到2050年建设用地和林地会持续增加,水域面积将减少。【结论】综上可知,控制建设用地增加和湖泊面积缩小是未来异龙湖流域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
- 李晓琳肖颖邓姜艳郑毅
-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沉积物-上覆水界面有效铁浓度对内源磷再移动的影响
- 2023年
- 铁磷耦合关系是控制沉积物磷再移动的主导机制,基于薄膜梯度扩散(DGT)技术测定的沉积物-上覆水界面RFeP(有效态铁磷摩尔浓度比)可反映内源磷再移动潜力.本文总结了有效铁和磷及IF(磷扩散通量)在沉积物-上覆水界面的区域分布差异,探讨了RFeP、沉积特征和外部环境条件对内源磷再移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有效铁和磷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8~10.22和0.02~3.35 mg/L,淡水高于海水;有效铁浓度表现为南方高于北方,有效磷浓度呈相反趋势.②RFeP和IF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9~132.38和0.56~903.67 ng/(cm^(2)·d);RFeP表现为淡水高于海水,平原高于高原;IF则表现为淡水高于海水,高原高于平原.③RFeP与IF成反比,沉积物磷的高污染负荷或水生动植物生理活动会影响判别沉积物内源磷再移动潜力阈值(RFeP=2)的准确性.④对于不同的水域类型,沉积物中Fe^(2+)氧化沉淀或铁氧化物还原溶解均是控制沉积物磷再移动的关键过程,扰动、水生植物、微生物等外部环境条件通过改变沉积特征间接影响磷的再移动.为加深对沉积物内源磷再移动机制的认识,未来研究可关注磷再移动过程的多驱动力耦合作用机制及磷的吸附沉积速率.
- 陈婷梁启斌王艳霞李晓琳侯磊
- 关键词:沉积物
- 基于气候地形云南省土壤养分最佳插值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选择适宜于土壤养分的最佳空间插值方法能够有效揭示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基于此,以云南省为案例区,利用全国科学施肥网及实地采集的数据以及地统计学交叉验证的评价方法,分析区内耕地土壤养分含量与干燥度、高程的相关性,采用协同克里金插值方法,结合干燥度、高程进行插值,并把经交叉检验后的结果与反距离权重法、普通克里金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合研究区耕地土壤养分(pH、全氮、有机质、速效钾和有效磷)分布预测的最优插值方法。结果表明:对云南省土壤pH值和土壤中的有效磷进行预测,最佳的空间分布插值方法为普通克里金插值,对土壤中全氮、速效钾和有机质进行预测,协同克里金插值精确度最佳。
- 李晓婷刘清李晓琳
- 关键词:地统计学土壤养分空间插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