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慧娟

作品数:6 被引量:11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灾害与公共安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篇登陆台风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灾害
  • 1篇沙尘
  • 1篇沙尘暴
  • 1篇水利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台风
  • 1篇台风灾害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湿度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熵权
  • 1篇熵权法
  • 1篇下垫面
  • 1篇牧区
  • 1篇雷电

机构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河南省气象科...

作者

  • 6篇李宁
  • 6篇杨慧娟
  • 3篇杜子璇
  • 3篇宋培国
  • 2篇雷飏
  • 1篇吴吉东
  • 1篇刘忠阳
  • 1篇史培军
  • 1篇刘婧

传媒

  • 4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理想方案法在水利工程方案优选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针对水利工程中诸多方案的综合优选问题,以小浪底水库为例,介绍了理想方案法的应用.通过确定各指标相对于优的隶属度矩阵,找到理想方案和理想负方案,计算出各方案与理想方案和理想负方案的差异度,从而得出贴近度,由此判断方案的优劣程度.
杨慧娟李宁杜子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我国沿海地区近54a台风灾害风险特征分析被引量:59
2007年
台风严重影响着我国东南沿海省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选取南方沿海八个省市为研究区,利用1949—2002年共54 a登陆台风次数和1985—2002年的18 a经济损失的数据库信息,结合社会经济条件,对比分析了研究区台风易损性,及登陆台风的年内分布特征。探讨登陆台风的规律性及研究区台风易损性,将有利于合理部署救灾工作,合理分配救灾资源,并为社会减灾工作,尤其是长期的救灾规划提供指导作用。
杨慧娟李宁雷飏
关键词:登陆台风
探索发展与减灾协调之路——从2006年达沃斯国际减灾会议看中国发展与减灾协调对策被引量:15
2006年
介绍了于2006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国际减灾会议的主要内容。在阅读本次会议有关论文扩展摘要集内容,以及会议上散发的大量文件、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综述了当前国际减灾研究与实践工作中,学术界、政界与企业界等在探索协调发展与减灾进程中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向。国际减灾界当前关注的主要领域为:建立灾害与风险科学,善待与重建生态系统,关注全球环境变化与灾害的密切关系,重视利用金融、保险和再保险手段转移风险,关注女性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关注恐怖主义对社会风险的强化作用,发展灾害风险管理的信息支撑平台,重视建设高风险地区综合减灾范式。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中国协调发展与减灾对策为:建立国家协调发展与减轻灾害风险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强控制综合灾害风险水平的生态系统等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女性在农村地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区域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与减灾范式和加强区域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的开发,促进灾害与风险学科体系的形成。
史培军李宁刘婧杨慧娟宋培国
关键词:减灾
沙尘暴发生过程中的风速和土壤湿度变化被引量:11
2006年
利用内蒙古中西部二连浩特、乌拉特中旗和乌海等3个地区2001-2004年的6小时风速风向观测资料和每小时的土壤湿度观测资料,以及同期的沙尘暴观测数据,统计研究了在沙尘暴发生季节,沙尘暴发生过程中风速与土壤湿度的关系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中西部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在这个季节,沙尘暴的发生主要受西风影响,沙尘暴发生过程中的风速达到最大,沙尘暴发生前和发生后风速变化较大,统计样本中的最大变幅达12m/s;统计样本中土壤湿度在沙尘暴发生前达到最小值,在沙尘暴发生过程中和发生后则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的变化。土壤湿度是制约沙尘暴发生的较为重要的下垫面要素之一。
李宁杜子璇刘忠阳杨慧娟吴吉东雷飏
关键词:沙尘暴风速土壤湿度下垫面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牧区白灾的影响——基于熵权法分析的锡林浩特市案例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锡林浩特位于内蒙古牧区锡林郭勒盟中东部,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其畜牧业发展受白灾影响较大,所以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研究气候变化对锡林浩特白灾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基于对研究区近几十年内发生的白灾事件的分析,选取了6个评价白灾的气候指标:冬季降水量、积雪持续时间、低温容易掉膘期的负积温、5日温差≥12℃日数、积雪期大风日数和牧草生长季降水量,并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地面气象资料月报和锡林浩特牧试站数据,计算了这6个因子的长期变化趋势,表明冬季降水和低温容易掉膘期的负积温有增加的趋势,同时积雪期大风日数有减小趋势。文章还引入熵权法,计算了各因子对白灾影响的重要性程度,从而建立了综合评价方法,用以分析白灾随气候变化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现有气候变化条件下,白灾有减轻的趋势。
杨慧娟李宁杜子璇宋培国
关键词:熵权法白灾气候变化
基于GIS技术的雷电监测系统被引量:13
2006年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瞬间放电过程,并同时伴有声、光的出现,是一种能引起严重灾害的自然现象。雷电灾害是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不仅能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电子设备、输电线路、通信设备等受损,而且还能诱发火灾和爆炸事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与其它灾害性天气相比,雷电有发生时间短、频率高和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因此,进行有效的雷电监测和雷电活动规律分析对雷电灾害的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基于G IS技术的雷电监测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宋培国李宁杨慧娟
关键词:雷电地理信息系统VISUALC#.NE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