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素文

作品数:30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专利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啮齿
  • 9篇啮齿动物
  • 6篇野外
  • 6篇草原
  • 4篇动物
  • 4篇鼠类
  • 4篇群落
  • 4篇荒漠
  • 4篇放牧
  • 4篇放牧方式
  • 4篇标志重捕
  • 3篇大针茅
  • 3篇大针茅草原
  • 3篇东北鼢鼠
  • 3篇针茅
  • 3篇针茅草原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手套
  • 3篇群落多样性

机构

  • 30篇内蒙古农业大...
  • 9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0篇杨素文
  • 28篇武晓东
  • 26篇付和平
  • 25篇袁帅
  • 10篇满都呼
  • 9篇张蓉
  • 8篇李鑫
  • 6篇刘涛
  • 6篇叶丽娜
  • 5篇岳闯
  • 4篇袁帅
  • 4篇杨素文
  • 4篇卢志宏
  • 4篇李燕妮
  • 3篇温都苏
  • 2篇岳秀贤
  • 1篇薛河儒
  • 1篇吕世杰
  • 1篇兴安
  • 1篇赵胜国

传媒

  • 4篇兽类学报
  • 2篇内蒙古大学学...
  • 2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草原与草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将标志重捕及动物行为监测相结合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标志重捕及动物行为监测相结合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红外监测设备、数据储存装置、感应线圈、数据传输装置、电源、PIT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监测设备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数据传输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感应线圈由固...
袁帅岳秀贤温都苏杨素文郭乾伟满都呼付和平武晓东
文献传递
一种将标志重捕及动物行为监测相结合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标志重捕及动物行为监测相结合的装置,包括红外监测设备、数据储存装置、感应线圈、数据传输装置、电源、PIT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监测设备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数据传输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感应线圈由固定...
袁帅岳秀贤温都苏杨素文郭乾伟满都呼付和平武晓东
文献传递
一种动物样品分类储藏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物样品分类储藏盒,包括箱体、端盖、夹持机构、干燥瓶、制冷机构、风量调节器、背带、工具箱、文件盒,所述箱体的顶面中心设有竖直向下的通槽,所述箱体的顶面等角度设有通孔,且通孔与通槽之间设有连接槽,所述箱体的...
陈国康袁帅明明杨素文武晓东付和平李鑫李琳琳张蓉闫海雯株娜刘涛林忆馨
典型草原啮齿动物密度与牧草损失量的关系被引量:8
2018年
研究啮齿动物密度对牧草损失量的关系,对于计算草地经济损害水平至关重要,可以为草地畜牧业管理决策提供指导。本研究于2012-2016年,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东乌珠穆沁旗),应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对啮齿动物密度以及9月份植物地上生物量进行调查,用啮齿动物密度及其日食量来估算鼠类对牧草的损害程度,确定牧草损失量。研究结果表明:(1)啮齿动物密度与牧草损失量的最佳拟合曲线是三参数S型曲线,为:Loss=k/(1+e^(a-rdensity));(2)当啮齿动物密度>906个标准鼠单位/hm^2时,牧草产量发生最大损失(牧草产量损失比=23.30%);(3)根据所拟合的曲线,得出该类型草地啮齿动物对牧草损害的危害阈值为174个标准鼠单位/hm^2。
李燕妮李燕妮袁帅袁帅付和平武晓东岳闯满都呼杨素文
关键词:典型草原
一种用于野外啮齿动物毛发取样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野外啮齿动物毛发取样的装置,包括主盒体、观察窗、提手、伸入通孔、背带、壁袋、固定臂套、操作手套、固定基座、头部固定带、卷收装置、卷收线、四肢固定带、收集漏斗、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盒体的前侧倾斜...
杨素文袁帅付和平武晓东张蓉金永玲郭乾伟纪羽卜凡李鑫李琳琳杨海瑞
文献传递
一种野外便携式集蚤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便携式集蚤器,盒体和盒盖用合页连接,盒盖上嵌装有蓄电池,盒体下方设有隔板,隔板的中心位置设有向上的延伸管,盒体、隔板、延伸管组合形成水箱;延伸管的顶部设有雾化器,蓄电池通过第一供电线给雾化器供电;雾化...
闫海雯袁帅商正昊妮武晓东付和平杨素文李琳琳杨可张昊婷明明陈国康柱娜
一种野外梳蚤隔离箱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野外梳蚤隔离箱实验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空腔结构,在箱体的背部设有投鼠口,在箱体的两侧设有操作口,在操作口上向内可拆卸的安装有防护手套;在所述箱体上设有背带或挎带;所述手套的手掌以后的...
明明袁帅陈国康李鑫武晓东付和平杨素文张蓉李琳琳刘涛闫海雯林忆馨柱娜
文献传递
一种便于收集的梳蚤隔离箱实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收集的梳蚤隔离箱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为无顶的空腔结构,在箱体内部设有两块或两组隔板,隔板将箱体的空腔分割为左侧、中部和右侧三个独立的空间;在所述隔板上设有开口,在开口上设有可打开的封盖机构;...
明明袁帅陈国康李鑫武晓东付和平杨素文张蓉李琳琳刘涛闫海雯林忆馨柱娜
东北鼢鼠活动强度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动物的活动节律是对环境条件的综合适应,营地下生活的啮齿动物常年栖息于相对低氧和黑暗的土壤环境,其活动节律及强度如何受栖息地土壤温度和湿度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特征,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这种影响的结果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地下生活啮齿动物对其栖息地长期适应的生活史策略。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是我国北方草甸草原的优势鼠种,研究其昼夜和季节性活动强度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湿度关系,对了解东北鼢鼠生存和繁殖策略及危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6年和2017年每年的5月(春季)、7月(夏季)、9月(秋季)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利用无线电追踪方法对东北鼢鼠活动强度进行连续监测,分析了东北鼢鼠不同季节日活动强度及其性别差异,以及活动强度与土壤温度和土壤相对湿度间关系。结果表明:(1)东北鼢鼠日活动节律是单峰型,不同季节活动高峰期均出现在夜晚至次日凌晨,高峰期活动持续时长不同,春季持续12 h,夏季持续7 h,秋季持续6 h。雌雄个体日活动强度和季节活动强度差异不显著,并且表现出高度的同步性。(2)东北鼢鼠活动强度与土壤温度显著相关(P<0.01),土壤温度春季7℃-10℃(20:00至次日08:00)、夏季17℃-22℃(20:00至次日03:00)和秋季10℃-12℃(22:00至次日04:00)时,东北鼢鼠的活动强度最高,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活动强度逐渐降低。活动强度与土壤相对湿度无显著相关性。
满都呼满都呼杨素文袁帅朝克图杨素文付和平武晓东
关键词:活动节律东北鼢鼠土壤温度土壤相对湿度
草原鼢鼠土丘与不同根系类型植物的关系被引量:2
2019年
本研究于2013—2015年的5月(春季)和9月(秋季),在锡林浩特市南部白银库伦牧场的天然草地监测草原鼢鼠(Myospalax aspalax)生境中植被情况及新旧土丘数量,采用偏冗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旧土丘数量与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干重、株丛数和物种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5月鼢鼠新土丘数量与轴根型、根蘖型植物呈正相关且具有较大解释量;鼢鼠旧土丘数量与疏丛型植物呈正相关,与轴根型和根蘖型植物呈负相关,且具有较大解释量。9月鼢鼠新土丘数量与疏丛型、密丛型和根蘖型植物呈正相关且解释量较大;鼢鼠旧土丘与疏丛型、密丛型和根蘖型植物呈正相关且解释量较大。这些结果说明草原鼢鼠的挖掘造丘活动与微栖息地选择和食物资源有关,存在季节差异。轴根型和根蘖型植物对鼢鼠的春季活动有重要影响;疏丛型、密丛型和根蘖型植物对鼢鼠的秋季活动有重要影响。
纪羽袁帅袁帅袁帅满都呼付和平武晓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