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桂珊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篇动力学
  • 1篇多胺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化石墨
  • 1篇氧化石墨烯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水热
  • 1篇水热法
  • 1篇水热法制备
  • 1篇水热反应
  • 1篇前驱体
  • 1篇前驱体制备
  • 1篇热法
  • 1篇热反应
  • 1篇羧甲基壳聚糖
  • 1篇吸附动力学
  • 1篇均相
  • 1篇均相沉淀
  • 1篇均相沉淀法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篇叶红齐
  • 3篇桂珊
  • 2篇姜珩
  • 2篇刘贡钢
  • 1篇韩凯
  • 1篇马谦
  • 1篇戴燕妮
  • 1篇杜瑜敏
  • 1篇于谦
  • 1篇曾凡涛
  • 1篇覃涛

传媒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有色金属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型多胺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及对Ni(Ⅱ)的吸附特性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提高壳聚糖(CS)吸附重金属的能力,对表面含有氨基乙酸基团的新型多胺羧甲基壳聚糖(CTGCS)进行了合成研究。其合成过程为:以CS为原料,通过戊二醛交联得到壳聚糖树脂(GCS),再经四乙烯五胺改性,得到多胺壳聚糖树脂(TGCS),最后采用一氯乙酸进行修饰,得到了目标产物(CTGCS)。通过对CS、GCS、TGCS和CTGCS进行红外光谱和XPS分析,对合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吸附结果表明,CTGCS对Ni2+的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模型,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最大平衡吸附量为533.8 mg·g-1,比TGCS的吸附量增加了1.5倍。
桂珊刘贡钢姜珩戴燕妮叶红齐
关键词:壳聚糖NI2+吸附动力学
氧化石墨烯在二水磷酸铁复合前驱体制备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以Fe(NO3)3·9H2O、NaH2PO4·2H2O、H3PO4为原料,添加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石墨烯/二水磷酸铁复合前驱体(Graphene/FePO4·2H2O),以期用于制备石墨烯/LiFePO4复合正极材料.结果发现,GO的添加可使FePO4·2H2O前驱体形貌由团聚的絮状转变为分散的类球状;对类球状粉体过滤浓缩后,再进行原料的滴加操作,使类球状粉体二次生长,产物为规则的球状粉体,且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D50=4.220μm,振实密度达1.31 g/m3.粉体的XRD、FT-IR及Raman分析结果表明,前驱体制备中添加的GO在反应过程中已基本还原为石墨烯,这对于高密度球状石墨烯/磷酸铁复合前驱体的制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杜瑜敏叶红齐韩凯桂珊姜珩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前驱体均相沉淀法
水热法制备BiVO_4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水热反应法并改变反应条件制备不同形貌和晶体结构的BiVO4可见光催化剂,并探讨不同形貌BiVO4的形成机制及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产品进行表征,并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考察其降解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高温更有利于单斜型钒酸铋的生成,反应初始pH值对钒酸铋的形貌影响较大。反应过程中,前驱液中的颗粒通过溶解再结晶、定向聚集自组装、熟化过程最终形成不同形貌的钒酸铋颗粒。钒酸铋的光催化降解速率主要受其晶粒粒径和晶体微观应变的影响,晶粒粒径越大,微观应变越小,结晶度越好,降解速率越高。
于谦叶红齐覃涛桂珊马谦曾凡涛刘贡钢
关键词:钒酸铋光催化水热反应PH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