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亚男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超声
  • 3篇微循环
  • 2篇动脉
  • 2篇血清
  • 2篇颈动脉
  • 2篇教学
  • 1篇动力学改变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学法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流动力学改...
  • 1篇血清AFP
  • 1篇血清内皮素
  • 1篇血清内皮素-...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医学影像

机构

  • 9篇蚌埠医学院第...
  • 5篇蚌埠医学院

作者

  • 9篇汪亚男
  • 4篇秦雷
  • 3篇高燕燕
  • 2篇祁英
  • 1篇郭飞
  • 1篇尹正银
  • 1篇朱广辉
  • 1篇谢宗玉
  • 1篇张艳
  • 1篇年静
  • 1篇马宜传
  • 1篇陈传好
  • 1篇燕小朋
  • 1篇张学珍
  • 1篇王徐旭

传媒

  • 4篇蚌埠医学院学...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外医药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肝癌发生后全肝微循环的变化规律及与血清AFP、CA199、GGT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肝癌发生后全肝微循环的变化规律和肝癌CT灌注参数与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谷氨酸氨基转移酶(GGT)的相关性。方法:肝癌病人行上腹部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经后处理灌注软件分析得到CT灌注伪彩图及参数,比较20例病人肝癌病灶(A组)、邻近肝组织(B组)、较远肝组织(C组)的血容量(BV)、血流速(BF)、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表面通透性(PS)灌注参数数值。检测病人血液中的AFP、CA199及GGT含量,与癌组织灌注参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HAF、BV、BF、PS值:A组>B组>C组(P<0.01),MTT值:A组
秦雷汪亚男马宜传
关键词:肝癌微循环糖类抗原199
ADC值在直肠癌T、N分期及环周切缘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DWI(弥散加权成像)成像中ADC(表观弥散系数)值在直肠癌T、N分期及CRM(环周切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7月入住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MRI(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及DWI图像,观察肿瘤的大小、范围及环周切缘情况,测定病变区域ADC值,比较其在不同T、N分期中有何差别,观察T3、T4期环周切缘阳性率有无差别。结果不同T分期肿瘤组织ADC值间有差异,T2组高于T3、T4组(P<0.05),T3高于T4组(P<0.05),不同N分期肿瘤组织ADC值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3、T4期CRM阳性率比较,T4期高于T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尤其是DWI的应用,对于直肠癌的术前分期、环周切缘的情况判断有独特的优势,其中ADC值能够一定程度反映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以及侵袭性,符合相对应的肿瘤T分期;MRI还能很好的显示CRM是否被侵犯,不同T分期的CRM阳性率也有较明显差别,这对于治疗方案选择非常重要,影响病人的预后情况。
秦雷汪亚男汪亚男
关键词:MRI弥散加权成像直肠癌
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超声诊断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对输尿管下段结石伴急性尿路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超声检查并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对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的52例患者,进行输尿管结石声像图特征分析。结果5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肾积水及尿路梗阻表现,结石直径0.5~2.1cm。结论超声检查根据对扩张输尿管声像图及扩张输尿管末端内强回声团块并伴有声影,再结合临床病史及尿检,可明确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
高燕燕汪亚男祁英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超声检查尿路梗阻
PACS联合CBL教学法在影像专业实验课教学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联合CBL(案例式教学法)在影像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校2016、2017级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各30名,2016级为常规CBL教学组(A组),2017级为PACS联合CBL教学组(B组),每组各30名,内容为3学时的消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实验课,采取理论、读片考核结合问卷调查对二者进行评估。结果B组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完善影像资料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学生理论及阅片成绩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ACS联合CBL教学法简单、实用、方便,在影像诊断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相较于常规CBL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及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热情,不仅提高了考试成绩,还增加了作为一名影像诊断医师的责任感。
秦雷汪亚男梁啸寒
关键词:PACS案例式教学法医学影像诊断学
课程思政联合PBL教学模式在超声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课程思政联合PBL教学模式在超声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进行实习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76名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课程思政联合P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笔试成绩、阅片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学生教学法认可度、主动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情感认知能力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课程思政联合PBL教学法应用在超声医学临床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成绩,满意度较高。
年静王徐旭汪亚男张艳陈传好
关键词:PBL超声医学教学
血清内皮素-1与颈动脉斑块内微循环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颈动脉斑块内微循环变化的情况及脑梗死、TIA及无症状患者内皮素-1(ET-1)的表达与斑块内微循环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病情分为脑梗死组15例、TIA组10例、无症状组10例。对各组患者行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检查,得到到达时间(AT)、到达时间差(DAT)、达峰时间差(DTTP)、增强强度(EI)4个参数,检测患者血液中的ET-1含量,观察和记录结果,采用分组比较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EI在脑梗死组、TIA、无症状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组最高,无症状组最低;DAT、DTTP在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症状组最长,脑梗死组最短。脑梗死组3级、4级斑块增强率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TIA组又高于无症状组(P<0.05)。脑梗死组、TIA组及无症状组间ET-1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组最高,TIA组次之,无症状组最低。ET-1与EI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ET-1与DTTP间存在负相(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够对颈动脉斑块进行较准确的分级,各参数能够定量分析斑块内部微循环状况,反映新生血管的情况。ET-1在颈动脉斑块形成中发挥作用,影响斑块新生血管的形成,是造成斑块不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汪亚男秦雷张学珍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微循环
椎动脉扭曲及走行变异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2017年
目的:探讨椎动脉走行变异、扭曲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超声在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椎动脉走行变异或椎动脉扭曲病人的超声图像特点,测定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记录数据并进行分组比较,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变规律。结果:27例病人中,16例椎动脉扭曲及11例椎动脉走行变异分别具有较为典型的超声表现,椎动脉扭曲组PSV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对侧正常组(P<0.01),椎动脉走行变异组PS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椎动脉扭曲组、对侧正常组及椎动脉走行变异组R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动脉走行变异及椎动脉扭曲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超声诊断准确率高,并且能反映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以此来预测血管管壁形成斑块的风险。
汪亚男秦雷高燕燕祁英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收缩期峰值流速
一氧化氮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所致脑微循环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2021年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微循环的变化及SAH后一氧化氮(NO)的表达对早期脑损伤(EBI)及脑微循环的影响。方法:8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2组再分为术后1、6、24、72 h 4个亚组,各10只。手术组采用枕大池注血法制备兔SAH模型,假手术组采用相同方法注射0.9%氯化钠溶液制备模型。然后行全脑CT灌注成像,比较各组血流量(CBF)、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NO含量,并分析NO与CBV、CBF、MTT、TTP相关性。结果:手术组CBV与CBF在术后1、6、24、72 h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MTT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手术组TTP在术后24 h和72 h均高于假手术组间(P<0.01和P<0.05)。假手术组在术后1、6、24、72 h NO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组兔在术后24 h和72 h NO含量有所回升(P<0.01);术后1、6、24、72 h手术组NO含量均明显低于相应假手术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手术组NO与MTT呈负相关关系(r=-0.854,P<0.05),与CBF呈正相关关系(r=0.786,P<0.05)。结论:CT灌注能早期发现SAH后局部脑缺血,反映SAH后EBI的病理进展程度。NO一定程度上影响SAH后微循环的改变及EBI的进展程度。
秦雷汪亚男汪亚男谢宗玉郭飞朱广辉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一氧化氮CT灌注微循环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3例脑梗死患者及90名正常人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检出率63.4%,单纯内膜增厚检出率21.9%;55岁以上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55岁以下组(P<0.05)。正常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检出率6.7%;单纯内膜增厚检出率11.1%;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患有高血压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72.6%,患糖尿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60.0%,同时患有高血压及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84.4%,明显高于无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脑梗死患者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以55岁以前为关键期,是一种无创、有价值的实用方法。
高燕燕燕小朋汪亚男尹正银
关键词:脑梗死彩色多普勒超声动脉粥样硬化内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