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燕

作品数:11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盆地
  • 3篇断陷
  • 3篇梨树断陷
  • 3篇阜宁组
  • 3篇储层
  • 2篇油气
  • 2篇油田区
  • 2篇源岩
  • 2篇展布
  • 2篇松辽盆地
  • 2篇烃源
  • 2篇烃源岩
  • 2篇下寒武统
  • 2篇下扬子区
  • 2篇寒武统
  • 1篇地层
  • 1篇东秦岭
  • 1篇岩相
  • 1篇营城组
  • 1篇油苗

机构

  • 9篇中国石化石油...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11篇王东燕
  • 7篇邱岐
  • 5篇彭金宁
  • 3篇王果寿
  • 3篇朱建辉
  • 3篇王黎
  • 3篇武英利
  • 2篇陆建林
  • 2篇吕剑虹
  • 2篇张欣国
  • 2篇吕俊祥
  • 2篇韩元红
  • 2篇徐旭辉
  • 1篇李志明
  • 1篇丁道桂
  • 1篇王津义
  • 1篇刘光祥
  • 1篇曾华盛
  • 1篇翟常博
  • 1篇刘运黎

传媒

  • 6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学前缘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十屋油田区营城组、沙河子组储层成岩作用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通过大量钻井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阴极发光、X-衍射、包裹体等分析,对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十屋油田区沙河子组、营城组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该区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构造破裂作用,其中对储层物性具建设性的作用主要有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而具破坏性作用的主要有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粒间孔、粒间溶蚀扩大孔及少量裂缝的组合,以溶蚀孔隙为主。建立了砂岩储层的成岩序列,即机械压实→石英、长石次生加大→构造破裂→长石等铝硅酸盐溶蚀→粒状方解石胶结→早期进油→破裂→第二期溶蚀→连晶方解石胶结→晚期油气充注。研究认为,影响本区储层储集性能的主控因素为储层的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作用及油气充注等因素。
王果寿邱岐张欣国王东燕王黎吕剑虹
关键词:营城组沙河子组梨树断陷松辽盆地
苏北东台坳陷阜宁组沉积演化数模物源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国际最先进的三维地层沉积数值模拟的方法,充分利用地层沉积演化相关研究资料,以验证苏北东台坳陷目前存在争议的物源问题为目标,开展了物源位置单因素数值对比模拟,探讨不同物源观点下的地层沉积演化特征,以及以北部滨海隆起为物源的苏北盆地整体沉积地层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央建湖隆起是否为阜宁组提供物源。最终,建立了北偏东、南西两支物源输入的苏北盆地东台坳陷三维地层沉积演化数值模型,模拟了阜宁组二段—阜宁组四段地层沉积演化过程,得出与地质模型匹配良好的地层岩相展布特征,并通过多口井岩性、地层厚度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综合多组模拟结果,分析讨论得出苏北盆地东台坳陷阜宁期物源来自于中央建湖隆起和西南张八岭隆起。
韩元红徐旭辉徐旭辉陆建林朱建辉彭金宁武英利邱岐
关键词:阜宁组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烃源岩评价被引量:10
2010年
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以泥质烃源岩为主,有机质丰度较高,多处于成熟—过成熟演化阶段,具备较好的生烃能力。研究表明排烃强度可以最终体现烃源岩的质量,文中以排烃强度为基础将研究区分为3类:一类烃源区位于什邡、彭州、温江、大邑和都江堰地区,面积约为5 412 km^2,烃源岩厚度约为1 000-1 650 m,排烃强度约为(100-270)×10^8m^3/km^2;二类烃源区位于绵阳、绵竹、中江和成都地区,面积约为6 281 km2,烃源岩厚度约为700-1 500 m,排烃强度约为(50-100)×10^8m^3/km^2;三类烃源区位于安县、丰谷和龙泉驿地区,面积约为4 895 km^2,烃源岩厚度约为400-700 m,排烃强度约为(10-50)×10^8m^3/km^2。
王东燕曾华盛王津义
关键词:烃源岩上三叠统川西坳陷四川盆地
基于沉积演化数值模拟的苏北东台坳陷阜宁组二、三段岩相发育控制因素分析
通过详细的钻井岩心观察,录井、测井等资料的解析,结合前人岩相分析所得成果,分析了苏北盆地东台坳陷阜宁组二、三段岩相展布特征,尤其对以往研究程度较低的阜二、四段灰岩展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同时,通过国际最先进的三维地...
韩元红陆建林徐旭辉朱建辉武英利彭金宁邱岐王东燕
关键词:油气藏数值模拟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致密油赋存状态与可动用性被引量:12
2020年
利用多温阶热解与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对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阜二、阜四段泥页岩、夹层及邻层致密碳酸盐岩、致密砂岩样品系统分析,结合少量泥页岩油试采资料,探讨了阜宁组泥页岩、夹层及邻层致密储层的含油性和致密油可动用性。苏北盆地阜二、阜四段泥页岩中含致密油一般小于5.0 mg/g,油以吸附-互溶态为主,吸附-互溶态油占总滞留油的比例总体随埋藏深度的增大呈降低趋势,轻质游离油总体很低,可动油率小于3%;阜二、阜四段泥页岩夹层和邻层砂岩中含油一般大于5.0 mg/g,以游离油为主,轻质游离油量一般大于0.25 mg/g,可动油率一般在4%~7%之间,与北美Bakken中段致密砂岩油可动油率(5%左右)接近。阜宁组泥页岩内可动致密油主要赋存于裂缝中,即构造裂缝为可动致密油主要赋存空间,部分微孔隙(喉道半径大于0.18μm)为次要赋存空间;致密油赋存相态应以游离态为主,吸附态次之。阜二、阜四段邻层(阜一、阜三段)裂缝型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初期产量较高,但产量递减快,生产周期也短,经济可采性有限;相比之下,阜二、阜四段的源内夹层型致密砂岩油初始产量不高,但递减慢,生产周期长,具有较好的经济可采性。
彭金宁邱岐王东燕李志明朱建辉梁世友武英利
关键词:赋存状态阜宁组古新统苏北盆地
梨树断陷十屋-七棵树油田区营Ⅰ-沙Ⅰ段储层微观特征分析
2014年
通过对34口钻井270个岩心样品的180个铸体薄片、38个扫描电镜、49个压汞、37个阴极发光、26个X衍射及10个包裹体等测试分析,对研究区营Ⅰ-沙Ⅰ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物性等微观特征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营Ⅰ-沙Ⅰ段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少量长石砂岩及岩屑砂岩。碎屑颗粒结构以细、中砂为主,少量砂砾岩。岩石颗粒分选较好—中等,呈次棱角状—次圆状,成分、结构成熟度低;营Ⅰ-砂Ⅰ段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有:原生粒间孔、粒间溶蚀扩大孔及少量裂缝的组合,其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为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砂岩储层所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构造破裂作用;其中对储层物性具建设性的作用主要有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该区储层已进入中成岩阶段A期,其成岩作用相对较强。
王黎王果寿邱岐张欣国王东燕吕剑虹
关键词:储层微观特征砂岩储层梨树断陷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深部层系沉积特征及演化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通过对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大量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及地震相的综合研究,对梨树断陷的沉积相特征及其演化研究表明,梨树断陷形成初期,基底被一组同生断裂切割,发育多个小型断陷,随着沙河子组沉积早期湖平面的上升,逐渐形成由桑树台断裂控制的箕状断陷,"西断东超、北超"的构造格局控制着统一水体的广盆沉积。具有深湖—半深湖相、滨浅湖、扇三角洲、三角洲及水下扇、浊积扇为主的沉积组合特征。断陷盆地的沉积演化经历了从裂陷初期的浅水湖盆—沼泽到半深湖—深湖,再到半深湖—浅湖,最后为滨浅湖—河流—三角洲的充填过程。据梨树断陷油气勘探开发成果及沉积相分析,梨树断陷深层有利的含油气储层在断陷时期各个层段均有发育,主要以扇三角洲前缘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和重力流水道砂体为主,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断陷北部杨大城子地区、东部斜坡的双龙—大榆树—小城子地区。
王黎王果寿邱岐王东燕杨昊
关键词:沉积相类型有利储层梨树断陷松辽盆地
大巴山南侧城口油苗点油源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通过对出露于大巴山前缘一系列逆冲断层带上的液态油苗与秦岭南缘及邻区烃源岩的地球化学对比研究表明:油苗点碳同位素与下古生界烃源岩抽提物碳同位素较为接近,与二叠系烃源岩抽提物差异较大,反映油苗点的油与下古生界亲缘关系较好。但质谱分析表明,油苗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却与二叠系烃源岩更为相似。结合研究区的构造—沉积演化史、烃源岩的生烃演化史研究认为:油苗点油源来自于二叠系烃源岩,在运移充注过程中混入了下古生界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信息。
翟常博郜建军黄海平吕俊祥王东燕
关键词:油苗油源对比下寒武统南大巴山东秦岭
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烃源岩横向分布及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基于前人研究资料和野外露头剖面详细观测及样品实测数据,讨论了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烃源岩的横向分布特征,探讨了烃源岩横向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认为: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烃源岩围绕中扬子碳酸盐台地呈环状分布;台地内没有烃源岩发育,向洋一侧烃源岩逐渐加厚.研究区下寒武统烃源岩的分布受控于早寒武世早期盆地原型的分布,烃源岩的发育受沉积相控制.烃源岩所发育的相带均为陆棚边缘盆地相,早寒武世沧浪浦期—龙王庙期的浅海陆棚相、滨浅海相、台缘滩相、台缘斜坡相、局限台地相等沉积相带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有机质含量均较低,烃源岩发育极差.
彭金宁刘光祥罗开平王东燕
关键词:下寒武统烃源岩主控因素
下扬子地区古生代盆地的改造变形被引量:49
2009年
包括苏北—南黄海地区在内的下扬子区海相古生界盆地,在中三叠世末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中,经历了3期不同性质构造作用的改造变形。(1)在中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的印支运动期,发生了江南—雪峰基底拆离体由南东向北西方向(同时派生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方向)的逆冲推覆,以及后缘弹性松弛断陷构造作用的改造,使海相古生界盆地发生了第Ⅰ期的由强及弱、递进衰减的逆冲-褶皱变形。(2)在晚侏罗—早白垩世的燕山运动期,叠加了第Ⅱ期以郯庐断裂带为代表的NNE向大陆平移走滑构造的左行简单剪切,以及拉分断陷构造作用的改造变形。(3)在晚白垩世—古近纪的喜马拉雅运动期,下扬子区在由南向北的伸展拆离与多米诺式拉张断陷构造作用下,受到了第Ⅲ期的变形改造。这3期构造变形作用促使扬子板块海相油气的早期聚集、晚期热演化和再分配。文中将重点讨论下扬子区板内海相古生界盆地自中三叠世末以来所经历的3期不同性质构造作用的改造变形。
丁道桂王东燕刘运黎
关键词:下扬子区伸展拆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