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杰
-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I.MX6Q的便携式自主水下机器人控制器设计与实现被引量:6
- 2016年
- 目前便携式AUV控制器大多以X86架构处理器为核心,体积大、集成度低、功耗高。依据AUV控制系统需求,设计了以ARM Cortex-A9系列I.MX6Q CPU为核心,集成电源、GPIO、串口扩展、网卡扩展、AD采集、CAN接口多个模块的电路为硬件平台,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软件运行环境的便携式AUV控制器。在硬件上对控制器进行了定制化设计,在软件上对各模块进行了Linux设备驱动设计与移植。经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有效地解决了AUV电子舱占用体积大,集成度低,功耗高的问题,而且性能可靠,为便携式AUV实现产品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王晓杰李硕曾俊宝
- 关键词:控制器LINUX集成度产品化
- 潮沟形态对潮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土壤有机碳是潮滩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以1条典型天然潮沟为研究对象,通过划分潮沟发育等级并计算潮沟形态特征指数,分析潮沟形态特征空间分布特点;运用地统计学方法探究潮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点,及潮沟形态特征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沟形态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点,潮沟在中潮滩比较发育,其密度、曲率与分汊率均大于低潮滩和高潮滩;潮沟长度随着潮沟发育等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潮沟曲率随着潮沟发育等级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空间插值结果显示:0~1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值出现在潮沟较发育的中潮滩,1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由海向陆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呈条带状的空间分布特点。在低潮滩,三级潮沟土壤有机碳平均值显著大于一级潮沟;在中潮滩,二级潮沟土壤有机碳平均值显著大于三级潮沟和一级潮沟;高潮滩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潮沟发育等级无显著相关性。随着潮沟侧向距离的增加,0~1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在低潮滩与中潮滩逐渐增加;而中潮滩1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潮沟侧向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高潮滩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潮沟侧向距离无显著相关性。潮沟形态空间分布异质性是导致潮滩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潮滩湿地土壤碳库的精确估算需要关注潮沟形态的影响。
- 葛嘉欣崔步礼王晓杰王晓杰赵明亮谢宝华于洋宋维民于洋于洋韩广轩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潮滩湿地
- 激励磁场和铁粉含量对磁性聚氨酯泡沫吸声性能的影响
- 2020年
- 添加了磁性颗粒的新型聚氨酯泡沫因其既具有泡沫材料优良的吸声性能又具备智能材料的可调可控的特点,成为多功能声学材料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磁性聚氨酯泡沫的吸声特性与其制备原料和制备条件有密切的关系,然而关于铁粉含量和激励磁场对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目前尚无一致且完整的结论。制备了50、100、150和200 mT等4种不同激励磁场条件下,分别添加15%、40%和80%(质量分数)等3种不同羟基铁粉质量百分数的10种磁性聚氨酯泡沫试样。旨在研究激励磁场强度和铁粉含量等制备条件对磁性聚氨酯泡沫吸声性能的影响。利用阻抗管通过传递函数法实验测试得到了各试样在64~1600 Hz频率范围内的吸声系数曲线。结果表明增加铁粉含量在总体上提高了测试频段内的吸声系数,而激励磁场的增加会导致吸声系数曲线右移,并且提高吸声系数的峰值。铁粉含量和激励磁场强度综合影响磁性泡沫的吸声性能,磁性聚氨酯泡沫的吸声系数频率特性可根据应用需求进行设计。
- 李赵春王彩萍赵玉辰张家华王晓杰
- 关键词:吸声系数吸声材料磁性颗粒
- 春季降雨分配变化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降雨季节分配通过影响土壤水盐运移,可能对滨海湿地碳循环产生影响。春季是滨海湿地植物对降雨分配最为敏感的阶段,但春季降雨分配变化对滨海湿地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基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春季降雨分配控制试验平台,设置+73%、+56%、对照、-56%和-73%五个处理(年总降雨量保持一致),探讨春季降雨分配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土壤含水量随春季降雨分配增大而显著增大,秋季土壤含水量则随春季降雨分配增大而显著降低,土壤盐度季节动态变化趋势与土壤含水量相反,其中春季盐度相对其他季节波动最大;地下总生物量及深层地下生物量贡献率均随春季降雨分配增多而增大,而浅层地下生物量贡献率则相反;年均土壤呼吸速率随春季降雨分配减少而降低,其中+73%与-73%处理差异显著(P<0.05);季节尺度上,春、夏季土壤呼吸速率表现为随春季降雨分配增加而升高的趋势,秋、冬季土壤呼吸速率则表现为随春季降雨分配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春季降雨分配增加对春夏季土壤呼吸的促进效应远大于对秋冬季的抑制效应;土壤呼吸年均值不仅与春季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盐度呈显著相关,而且与地下不同层生物量贡献率及地下总生物量呈显著相关。
- 马澍陶宝先韩广轩王晓杰王晓杰初小静
- 关键词:降雨分配土壤呼吸水盐运移地下生物量滨海湿地
- 互花米草入侵对黄河口潮沟形态特征和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2年
- 互花米草大规模入侵滨海湿地,对潮沟形态特征和植物群落的演变产生重大影响。本研究基于2008—2020年遥感影像,利用3S技术,结合回归分析与统计分析法,分析黄河口湿地互花米草入侵的演变特征,探究其对潮沟形态特征和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黄河口互花米草面积增长迅速,增长速度为4.47 km^(2)·a^(-1);至2020年,互花米草分布面积占河口区的26%;随着互花米草的扩张,芦苇与盐地碱蓬分布面积均呈下降趋势,减少速度分别为0.72和0.39 km^(2)·a^(-1);在河口典型潮滩区域,潮沟长度和密度均呈下降趋势,分别减少了8.12 km和0.24 km·km^(-2);芦苇和盐地碱蓬群落分布面积、潮沟长度和密度与互花米草分布面积呈显著负相关。
- 于冬雪韩广轩王晓杰王晓杰
- 关键词:河口湿地互花米草植物群落遥感
- 衰老与稳态被引量:1
- 2019年
- 衰老作为生物体必然经历的生理过程,一直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从20世纪30年代发现限制大鼠饮食能够延长寿命以来,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多种模式生物对衰老现象进行探索,并尝试阐明衰老的机理。随着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衰老相关疾病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健康问题,衰老研究对于个人健康和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愈发重要。文章从稳态失衡这一公认的衰老原因与表型出发,简述衰老的分子机制与干预方法。
- 宋梦娇刘梦胡清源王晓杰沈义栋
- 关键词:衰老稳态模式动物
- 降雨量和降雨时间共同调控黄河三角洲典型盐沼湿地土壤碳矿化被引量:4
- 2021年
- 研究降雨格局(如降雨量和降雨时间)对滨海盐沼湿地土壤碳矿化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土壤碳的稳定性和积累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远离海岸且不受潮汐影响的黄河三角洲原生盐地碱蓬盐沼湿地为对象,通过野外原状土柱的控制试验,分析土壤碳矿化(CO2和CH4通量)在不同时期(干旱期和湿润期)对降雨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降雨时间和降雨量对土壤CO2通量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在干旱期,大降雨事件显著降低了土壤CO2通量;而湿润期的降雨事件对土壤CO2通量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盐沼湿地的水盐运移有关。降雨量、降雨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均对土壤CH4通量没有显著影响。降雨时间和降雨量对CH4/CO2比率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相关分析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和盐分的升高,CH4/CO2比率呈升高趋势。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盐分都显著增加,且两因素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未来该地区降雨体系改变将可能通过调控土壤水盐运移等条件对该滨海湿地土壤碳矿化和碳汇功能产生深远影响。
- 李雪李雪董杰王晓杰李培广宋维民
- 关键词:气候变化黄河三角洲盐沼湿地
- 2011–2018年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 2024年
- 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长期、连续的碳水通量涡度监测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然而,由于相关监测数据数量的欠缺,关注湿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变化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亟需高质量的监测数据集提供支持。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简称黄河三角洲站)自2010年起基于涡度协方差技术开始对芦苇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连续监测,迄今已积累了多年的碳水通量观测数据。本数据集基于黄河三角洲站已进行的监测工作,汇总整理了2011–2018年间的站点碳水通量涡度观测数据,并形成了半小时尺度、日尺度、月尺度和年际尺度4种时间分辨率下的数据产品。本数据集对准确评估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水通量及其各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规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 魏思羽李培广李培广宋维民王晓杰赵明亮王晓杰韩广轩
-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碳通量水通量
- 不同修复年限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22年
- 生态修复是遏制滨海湿地退化的重要手段。修复年限对湿地土壤化学性质、植物群落特征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关于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效果及其潜在机制的长期监测相对较少。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不同修复年限(0、3、7、10、19年)湿地为对象,探究修复年限对土壤化学性质、植物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修复年限的增加,土壤电导率、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减小趋势,土壤速效氮含量呈增加趋势;植物群落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随修复年限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土壤电导率是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主控因子;随修复年限的增加植物群落稳定性指数也呈增大趋势,植物群落稳定性指数与电导率、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随修复年限的增加,土壤环境与植物群落结构不断改善,修复工程能够促进植物群落的正向演替并提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张奇奇韩广轩路峰周英锋王晓杰王晓杰初小静李培广于冬雪宋维民许景伟
- 关键词:滨海湿地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土壤化学性质
- 不同潮滩生境互花米草的植被性状与治理技术被引量:4
- 2023年
-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是我国滨海地区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探索高效可行的互花米草治理技术对保护潮间带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黄河三角洲的长期野外调查与原位试验,总结了不同互花米草治理技术的治理效果,于2018年6月中旬开始进行2~4次贴地刈割(根茬高度<3 cm,相邻刈割的间隔时间为15 d左右),可清除99%以上的互花米草,且治理效果在第2年生长季末期时仍高达98.8%以上;在2016年10月中旬、2018年12月中旬对互花米草进行刈割+翻耕,其治理效果在第2年生长季末期时为99.7%。在由海向陆方向上潮滩高程逐渐增加,土壤理化性质等环境因子随着潮滩高程增加而变化,互花米草密度、株高和生物量等植被性状随着高程增加先升后降。综合考虑互花米草生长特征、生境特征以及不同治理方法的治理效果,总结形成了适宜不同潮滩生境的互花米草治理技术体系,对于低潮滩、中潮滩和高潮滩的互花米草,建议分别采用贴地刈割、刈割+围淹、刈割+翻耕的治理技术,对于河道沟渠的互花米草,可根据河沟宽窄等因素采用刈割+翻耕或刈割+围淹的治理技术,对沟渠坡面的互花米草,可采用刈割+遮荫的治理技术。
- 谢宝华谢宝华张树岩梅宝玲乔沛阳王晓杰刘展航王晓杰
- 关键词:刈割翻耕实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