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沣

作品数:8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玉米
  • 5篇还田
  • 5篇耕作
  • 4篇土壤
  • 4篇秸秆
  • 4篇秸秆还田
  • 4篇根系
  • 3篇玉米产量
  • 3篇土壤水
  • 3篇还田方式
  • 3篇根系分布
  • 2篇有机碳
  • 2篇水分
  • 2篇水稳性
  • 2篇水稳性团聚体
  • 2篇土壤水稳性团...
  • 2篇团聚体
  • 2篇秸秆还田方式
  • 2篇耕作方式
  • 2篇春玉

机构

  • 8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辽宁省农业机...

作者

  • 8篇齐华
  • 8篇王沣
  • 6篇张文可
  • 5篇田平
  • 5篇梅楠
  • 2篇有德宝
  • 1篇刘琳
  • 1篇马立婷
  • 1篇张姣
  • 1篇杨斌

传媒

  • 3篇玉米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行间耕作对玉米生长发育及根系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通过设置旋耕不起垄、行间旋耕、行间隔行旋耕3种耕作模式处理,探明行间耕作对东北春玉米生长发育及根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丰水年还是枯水年,各处理玉米子粒产量无显著差异。行间旋耕、行间隔行旋耕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土壤紧实度,增加根系总量和土壤深层根系比例,有利于根系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及养分。在拔节期,除行间隔行旋耕处理光合有效辐射和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光合速率及光合有效辐射均无显著差异;但在拔节期之后,行间旋耕和行间隔行旋耕处理各项指标均优于旋耕不起垄处理,行间旋耕和行间隔行旋耕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相对于行间旋耕处理,行间隔行旋耕处理更加节约成本,从提高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行间隔行旋耕是一项适宜推广的耕作模式。
张文可安俊朋隋鹏祥田平梅楠王美佳王沣齐华
关键词:玉米生长发育根系分布
水分胁迫下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和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为了探究水分胁迫条件下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和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自2016年起连续2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田设置了秸秆还田控水试验.于大型遮雨棚内采用滴灌控水的方法,设置行间秸秆翻埋(T_1)与混拌(T_2)两种还田方式,15 cm(D_1)、30 cm(D_2)、45 cm(D_3)3个还田深度,以秸秆不还田3个翻埋深度为对照,在玉米苗期和吐丝期分别进行旱、涝处理,分析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产量和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6年S_1T_1D_2(秸秆翻埋还田30 cm)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增产幅度为5.7%~7.1%;侧根和深层根系根干质量较其他处理分别高67.3%~149.9%和17.9%~116.4%;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降低幅度为2.1%~35.8%.S_1T_1D_2可以提高玉米根系生长量,扩展根长的空间分布范围,缓解了旱涝危害,实现降雨不均条件下的增产和稳产.因此,在东北地区先旱后涝的气候条件下,春玉米生产推荐行间翻埋30 cm的秸秆还田方式.
王沣王美佳苏思慧王英俨苏业涵孟广鑫孙悦齐华姜英
关键词:秸秆还田还田方式根系分布水分胁迫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17年
在辽河平原中西部设两年定点试验,研究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条带旋耕后10~20 cm土层土壤紧实度显著下降,0~40 cm(2016)土壤容重减小、总孔隙度增加;条带旋耕明显增加了丰水年(2016)玉米产量。秸秆还田显著增加10~20 cm土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增加其总孔隙度。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干旱年(2015)条带旋耕增产效果最突出。秸秆条带旋耕还田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抗旱能力、提高作物产量,是适宜推广的秸秆还田和耕作组合方式。
梅楠刘琳隋鹏祥张文可田平王沣苏思慧王美佳孟广鑫齐华
关键词:玉米土壤耕作秸秆还田土壤理化性质
耕作方式与玉米根系功能及其保护酶活性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采用根箱模拟方法,研究3种耕作方式(苗带耕作、行间耕作和全层耕作)和两种耕作深度(10 cm、30 cm)对玉米根系空间分布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方式显著影响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状况,深耕可延长行间耕作和全层耕作的根系功能期。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耕作方式间表现为全层耕作>行间耕作>苗带耕作,深耕可增加玉米生育后期(乳熟期)深层土壤中根系SOD活性。行间耕作和全层深耕均延长玉米深层根系功能期和保护酶活性,实现增产(无显著差异)。因此,从节约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考虑,行间深耕是一种更适宜推广的玉米耕作栽培方式。
马立婷王沣田平杨斌隋鹏祥有德宝梅楠安俊朋张文可齐华
关键词:玉米耕作方式根系功能
秸秆还田方式与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及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的影响被引量:31
2018年
【目的】探讨秸秆还田方式与施氮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的影响,明确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及施氮量。【方法】连续两年在辽宁铁岭市进行了田间试验。设置秸秆还田方式(旋耕、翻耕)与施氮量两因素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春玉米产量及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特性。【结果】秸秆旋耕和翻耕还田产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差异并不显著,但前者显著增加了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及花后氮素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干物质积累贡献率、花后氮素积累对籽粒氮素积累贡献率,而后者则显著提高了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转运对籽粒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贡献率分别达到了12.4%、44.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施氮量超过262.5 kg/hm^2后,产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差异则不显著。施氮量262.5 kg/hm^2时,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最高,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转运对籽粒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贡献率分别达到了16.7%、45.2%。【结论】短期秸秆旋耕和翻耕还田,春玉米产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差异不显著,然而秸秆旋耕还田作业成本较低,且配施262.5 kg/hm^2氮产量较高,可作为秸秆还田初期推荐施氮量。
隋鹏祥有德宝安俊朋张文可田平梅楠王美佳王沣苏思慧齐华
关键词:秸秆还田方式施氮量春玉米产量干物质
耕作方式与玉米秸秆条带还田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通过3年的耕作和秸秆条带还田试验,研究了行间旋耕秸秆还田(T1S1)、行间翻耕秸秆还田(T2S1)、行间旋耕秸秆不还田(T1S2)和行间翻耕秸秆不还田(T2S2)四种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0~40 cm土层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2 mm和0.25~2 mm大团聚体含量及有机碳贡献率,相应地减少了<0.053 mm黏砂粒含量及其有机碳贡献率,提高了0~40 cm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及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秸秆还田条件下,旋耕处理0~40 cm土层团聚体MWD和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均高于翻耕处理,但各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及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略低于翻耕处理;行间旋耕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各土层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含量、MWD及其有机碳贡献率,与其它处理相比明显改善了土壤结构。
苏思慧王美佳张文可隋鹏祥王沣齐华
关键词:耕作措施水稳性团聚体
秸秆还田模式对东北春玉米根系分布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为探究东北春玉米区不同秸秆行间还田模式的可行性,在辽宁省铁岭县以全层旋耕还田(T1S0)和全层翻耕还田(T2S0)大田试验为对照,对比研究行间旋耕(T1S1)、隔行行间旋耕(T1S2)、行间翻耕(T2S1)和隔行行间翻耕(T2S2)4种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含水量、根系分布、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2S1和T2S2可打破犁底层,降低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蓄水能力;T2S1和T2S2增加根系总量的同时,提高了根系在深层土壤中的分配比例;T2S1和T2S2根长密度集中区深度较T1S0分别增加46.54%和49.87%,较T2S0分别增加37.50%和40.70%;T2S1和T2S2显著增加了叶面积指数,延缓叶片衰老,提高了玉米干物质积累量;T2S1和T2S2干物质重和叶面积指数与T2S2无显著性差异,两者均值较T1S0分别增加了25.02%和21.93%。T2S1和T2S2叶片保护酶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在枯水年T2S1和T2S2较T1S0分别增产3.80%和4.05%,在丰水年各处理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两年中,T2S1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最高,T2S2次之,分别较T1S0增加了16.28%和12.77%;在本试验条件下,认为T2S2更宜推广。
张文可苏思慧隋鹏祥田平梅楠王沣王美佳张姣齐华
关键词:土壤水分根系分布水分利用效率
秸秆还田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碳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研究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为东北旱作区作物生产及秸秆还田制度提供参考。田间试验始于2015年,设置旋耕秸秆还田(RT)、旋耕秸秆不还田(CK1)、翻耕秸秆还田(PT)及翻耕秸秆不还田(CK2) 4个处理,分别对2017年收获后土壤的样品不同粒级团聚体质量分数、稳定性、有机碳(SOC)分布以及近3 a的玉米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提高土壤表层各粒径团聚体的SOC含量,促进大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在0~10 cm土层中,相同耕作措施下,RT处理SOC含量比CK1处理的提高13. 90%(P <0. 05),PT处理比CK2处理提高9. 29%(P <0. 05)。不同耕作措施下,RT处理与PT处理相比,大团聚体质量提高22. 05%,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提高7. 78%,粉+黏团聚体含量降低16. 81%(P <0. 05)。比较不同年份玉米产量发现,降水量不同产量不同,2017年降水量低于2016年,2017年各处理产量均低于2016年,但处理间降幅不同,RT和PT处理降幅(8. 57%、9. 72%)低于CK1和CK2处理(10. 84%、12. 13%),说明秸秆还田处理有稳产作用,其中RT处理趋势较明显。因此,在东北春玉米旱作区秸秆全层还田条件下,旋耕秸秆还田促进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提高土壤SOC含量,可为玉米生产在不同降水年份提供稳产保障。
王美佳王沣苏思慧苏业涵孙悦王英俨孟广鑫姜英齐华
关键词:耕作方式秸秆还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有机碳玉米产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