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锦捷

作品数:1 被引量:31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 1篇抗性
  • 1篇抗药
  • 1篇抗药性
  • 1篇抗药性监测
  • 1篇抗药性治理
  • 1篇褐飞虱
  • 1篇飞虱
  • 1篇氟虫腈

机构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深圳诺普信农...

作者

  • 1篇刘叙杆
  • 1篇沈晋良
  • 1篇罗才宏
  • 1篇曹明章
  • 1篇赵兴华
  • 1篇周威君
  • 1篇王彦华
  • 1篇韦锦捷
  • 1篇孔健

传媒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褐飞虱对氟虫腈和新烟碱类药剂的抗性动态变化被引量:31
2010年
于2006-2008年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我国主要水稻种植区大田褐飞虱种群对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新烟碱类及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噻嗪酮)的抗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8年褐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水平随其迁飞途径而出现急剧上升态势,其中,从我国南方稻区迁入长江中下游流域等6省10地种群和回迁至广东韶山、深圳两种群对氟虫腈抗性分别上升至中等水平抗性(15.0~32.5倍)和高水平抗性(66.9~73.7倍),明显高于2006年5省6地(2.6~5.8倍)和2007年9省11地(3.2~8.4倍)大田褐飞虱种群的抗性水平。上述结果预示2009年、2010年两年在全国稻区可能暴发褐飞虱对氟虫腈更高水平的抗性。自从2005年10-11月褐飞虱对新烟碱类的吡虫啉产生极高水平抗性(277~811倍)以来,近3年来抗性虽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仍处于高水平-极高水平抗性阶段,其中,2008年我国8省13地褐飞虱种群的抗性仍高达210.1~381.7倍。褐飞虱对其他的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烯啶虫胺和呋虫胺的抗性水平分别为2.0~15.8、0.7~4.8和0.6~2.8倍。褐飞虱对噻嗪酮为敏感到中等水平抗性(3.0~11.9倍)。近几年来大量、广泛使用氟虫腈防治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两类迁飞性害虫是褐飞虱对其暴发抗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及时制定全国范围防治两类迁飞性害虫的交替轮换用药抗性治理对策方案,才能延缓褐飞虱抗性的再次暴发。
刘叙杆赵兴华王彦华韦锦捷沈晋良孔健曹明章周威君罗才宏
关键词:褐飞虱杀虫剂抗药性监测抗药性治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