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萍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应急
  • 2篇地震
  • 2篇应急管理
  • 1篇地震灾害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灾害
  • 1篇震灾
  • 1篇突发自然灾害
  • 1篇区划
  • 1篇中转站
  • 1篇自然灾害
  • 1篇卫星城
  • 1篇卫星城镇
  • 1篇街道
  • 1篇街道社区
  • 1篇减灾
  • 1篇固废
  • 1篇防灾
  • 1篇防灾减灾
  • 1篇避难

机构

  • 6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上海电机学院

作者

  • 6篇高萍
  • 4篇李海君
  • 3篇姜纪沂
  • 2篇张耀文
  • 1篇王汝芹
  • 1篇于汐
  • 1篇兰双双
  • 1篇高怡
  • 1篇徐国栋

传媒

  • 2篇灾害学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黑龙江水专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我国街道社区地震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以北京市街道社区为例被引量:9
2014年
街道社区既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危机治理的基本单元。加强街道社区地震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尤为重要。北京市街道社区地震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许多方面具有示范效应,但在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以及恢复重建等方面仍存许多问题。以北京市为例,在分析地震应急管理机制现状基础上,对街道社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以便促进我国街道社区地震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高萍齐乐徐国栋李海君王汝芹姜纪沂
关键词:地震应急
中小城镇生活固废中转站选址被引量:4
2017年
为妥善解决中小城镇生活固废中转站优化选址问题,针对中小城镇垃圾收运现状对中转站选址优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改进MCLP模型确定一套中转站系统分级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建设、转运成本最小而固废回收量最大多目标规划模型确定最优一级站组合;而后应用综合了负效应的整数规划模型与覆盖模型依次确定二级站与回收站位置与收纳量。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李海君张耀文高萍
关键词:中转站多目标优化
中美日地震应急管理现状分析与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制定与施行地震灾害应急措施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存在较大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地震多发国家地震灾害应对制度相对完善。针对我国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现状,给出在应急管理机制、体制、法制等方面科学、合理、有效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地震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高萍于汐
关键词:地震灾害应急管理防灾减灾
卫星城镇避难场所层级选址与布局优化——以河北燕郊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为解决中小城镇避难场所系统布局优化问题,通过分析卫星城镇避难需求与避难场所系统层次性特征,利用P-中位数与MCLP模型确定了一套适用于卫星城镇避难场所系统优化布局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短临避难阶段疏散距离最短与中长期避难阶段覆盖最大需求综合目标,结合规定疏散距离及实际设施容量,以典型卫星城镇为实例进行了分级分步计算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确定的避难场所系统设施层次更为丰富、备选资源利用效率更高;且应急疏散效果相对高效。
李海君张耀文高萍
关键词:层次性分析卫星城镇
我国基于应急管理的突发自然灾害区域划分被引量:1
2013年
虽然我国不同种类突发自然灾害的单项、专门性应急管理已初具规模,有些甚至已比较成熟,但突发性灾害并不是单一的,常常衍生出其它灾害,以多种类、跨地域的特征发生。为了对突发自然灾害进行跨地域的综合性应急管理,进行相应的区划研究应是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分析我国突发自然灾害特征及其应急管理区划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实施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区划的基本框架——宏观区划、中观区划和微观区划,并论述了各区划的基本思路。
高萍高怡李海君姜纪沂
关键词: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区划
地下水环境健康理论体系初探被引量:4
2009年
建设健康的水环境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维持地下水环境健康是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方向,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将生态系统健康理念引入地下水环境系统,探讨了地下水环境健康的内涵与特征、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体系基本结构,开展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理论体系的初步研究。
姜纪沂高萍兰双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