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亚男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主题

  • 3篇水热
  • 3篇水热合成
  • 3篇热合成
  • 3篇晶体
  • 3篇晶体结构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性
  • 2篇荧光性质
  • 2篇配合物
  • 2篇呋喃
  • 2篇呋喃基
  • 2篇邻菲罗啉
  • 2篇光性质
  • 2篇菲罗啉
  • 2篇1,10-邻...
  • 1篇单核配合物
  • 1篇乙酰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配位

机构

  • 6篇吉林师范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李传碧
  • 6篇魏亚男
  • 5篇赵丽婷
  • 4篇李家琪
  • 3篇冯洋
  • 2篇刘春波
  • 2篇单丽慧
  • 2篇宋宪实
  • 1篇胡波
  • 1篇李雪
  • 1篇李艳伟
  • 1篇李佳润

传媒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合成化学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型含巴比妥酸的芳香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被引量:4
2016年
在微波辅助下,1,3-二甲基-5-醛基巴比妥酸与芳氧基/芳胺基乙酰肼及含氮杂环乙酰肼缩合制备新型酰腙化合物,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评价的研究。新化合物的结构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手段确认。体外的抑菌活性实验显示,部分目标化合物呈现出优于环丙沙星的抑菌活性。经过构效关系分析表明,当芳基为含氮杂环时,所形成的化合物抗菌活性与芳基为苯环时相比明显较强,抑菌活性最强的酰腙化合物2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0.8 g/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1.6 g/L。
冯洋李传碧赵丽婷李家琪魏亚男
关键词:巴比妥酸微波辐射晶体结构抑菌活性
羟甲基二茂铁的合成研究
2016年
以三聚甲醛为原料,在硫酸的催化作用下,与二茂铁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合成了羟甲基二茂铁,并通过IR谱图确定其结构。并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最佳条件:在二茂铁及三聚甲醛摩尔比为1∶1.4,反应温度为-5℃,硫酸的浓度为60%时,反应时间为18 min,其产率为65.7%。
李家琪赵丽婷魏亚男刘春波李传碧
关键词:甲醛二茂铁
基于邻菲罗啉衍生物FIP配体的Mn(Ⅱ)、Co(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2017年
以邻菲罗啉衍生物2-(2-呋喃基)咪唑[4,5-f]1,10-邻菲罗啉(FIP)和己二酸(ADA)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配合物[Mn3(ADA)3(FIP)2]n(1)和[Co3(ADA)3(FIP)2]n(2),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进行表征。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8.640(3),b=10.229(4),c=14.918(5),α=98.636(6)°,β=106.240(6)°,γ=107.040(6)°,Z=2,Dc=1.659 g·cm-3;2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8.695(2),b=10.010(2),c=14.800(4),α=71.742(4)°,β=73.540(4)°,γ=73.402(4)(6)°,Z=2,Dc=1.713g·cm-3。1和2的结构相似,Mn(Co)(1)中心是被来自一个FIP的两个N原子和三个ADA的四个O原子所绑定,Mn(Co)(2)中心是被来自六个ADA的六个O原子配位,两个Mn(Co)中心展示了扭曲八面体的配位结构,配合物中存在氢键和π-π堆积等弱的分子间作用力CCDC:1:1486701;2:1486702。
赵丽婷魏亚男李艳伟宋宪实李佳润李传碧
关键词:水热合成晶体结构热性能
配位聚合物[Pb_2(IPDB)_4(ADA)_2]_n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被引量:2
2016年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邻菲罗啉衍生物IPDB合成新型配合物[Pb_2(IPDB)_4(ADA)_2]_n(ADA=Adipicacid).结构利用单晶衍射、元素分析、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和TG进行表征.结构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 1,晶胞参数a=1.140 6(3)nm,b=1.203 6(4)nm,c=1.752 0(5)nm,α=96.304(5),β=101.304(5)°,γ=106.343(5)°,V=2.228 3(11)nm^3,Dc=1.535 g/cm^3,Z=1,GOOF=1.493,R1=0.1116,wR=0.326 7.该化合物表现出一维的Z形链状结构,并通过氢键使一维的Z形链扩展成三维的层状结构.
刘春波李家琪赵丽婷单丽慧冯洋魏亚男李传碧
关键词:铅配合物水热合成荧光性质
基于2-(2-呋喃基)咪唑[4,5-f]1,10-邻菲罗啉配体的Cd(Ⅱ)配合物的合成以及晶体结构
2018年
本文基于邻菲罗啉衍生物2-(2-呋喃基)咪唑[4,5-f]1,10-邻菲罗啉(L)分别与戊二酸(GLA)和己二酸(ADA)为配体,水热条件下合成配合物[Cd_3(OOC(CH_2)_3COO)_3(C_(17)N_4O_1H_(10))_2]_n(1)和[Cd_3(OOC(CH_2)_4COO)_3(C_(17)N_4O_1H_(10))_2]_n(2),经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和荧光进行表征。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l,晶胞参数a=8.3633(16),b=10.240(2),c=14.948(3),α=97.598(3)°,β=103.276(3)°,γ=109.053(3)°,Z=2;化合物2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l,晶胞参数a=8.583(3),b=10.332(3),c=15.038(5),α=98.558(4)°,β=105.521(5)°,γ=107.308(5)°,Z=2。晶体1和2配位方式相似,Cd(1)都为七配位,被来自L分子中的两个N原子和GLA(或ADA)中的五个O所包围,中心Cd(2)是与GLA(或ADA)中六个O原子配位,结果导致Cd中心展示为畸形八面体几何晶体结构,并对化合物1进行自然键轨道(NBO)分析(CCDC:1:1559551;2:1559550)。
魏亚男胡波李雪孙涵阳李传碧
关键词:水热合成热重
新型镉配合物[Cd(IPDB)_2Cl_2]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被引量:1
2016年
以2-(4-二甲氨基苯基)咪唑[4,5-f]1,10-邻菲啰啉(IPDB)为配体,Cd Cl_2·2.5H_2O为镉源,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镉配合物[Cd(IPDB)_2Cl_2,(1)],其结构和性能经FL,FT-IR,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和TG表征。1属斜方晶系,空间群Pbcn,晶胞参数a=14.933(12),b=8.349(7),c=31.93(3),α=γ=90°,β=90(4)°,V=3 981(6)~3,Dc=1.438 g·cm^(-3),Z=4,R_1=0.048 0,ωR_2=0.109 8。每个Cd分别与2个双齿螯合的IPDB中的一个N和2个Cl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几何构型。在490 nm波长激发下,1的最大荧光发射峰位于569 nm。1的初始分解温度为495℃,失重为72.24%。
赵丽婷魏亚男单丽慧冯洋宋宪实李家琪李传碧
关键词:单核配合物晶体结构荧光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