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长英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阳虚
  • 2篇中风
  • 2篇中医
  • 2篇络病
  • 2篇脑血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期
  • 1篇调阴阳
  • 1篇督脉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硬化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疾病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素

机构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刘长英
  • 7篇周莉
  • 4篇张根明
  • 2篇唐璐
  • 1篇曹克刚
  • 1篇张根明
  • 1篇董兴鲁
  • 1篇周波

传媒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小血管病被引量:9
2020年
脑小血管病多为络病,病发于脑,属本虚标实之疾。痰瘀是本病重要的病理因素,痰瘀沉积于血脉导致斑块生成,附着于血管壁则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同时,正气不足也使得内皮细胞更易受到邪气的侵害,影响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导致功能障碍。因此,本病的基本治则为扶正祛邪。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为二级预防,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降脂的作用,类似于中药的活血化瘀及祛痰作用,针对痰、瘀等病理因素,发挥祛邪的作用;三七、薤白分别为中成药血塞通胶囊及血滞通胶囊的主要成分,一方面可与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协同作用增强其抗血小板聚集及降脂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发挥扶正的作用,增强内皮细胞的抗损伤能力。在西医规范二级预防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一步优化脑小血管病的二级预防方案,扶正与祛邪并举,标本兼顾,可能是未来解决脑小血管病的新途径。
刘长英周莉刘博文孔静敏张根明
关键词:络病血塞通胶囊血滞通胶囊薤白他汀类药物
运用CT扫描观察脑出血大鼠模型脑血肿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初步探究运用CT扫描观察脑出血大鼠模型脑血肿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自体血及胶原酶建立大鼠基底节区脑出血模型,采用经颈内动脉穿刺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并在各模型血肿面积达最大时进行CT扫描,之后断头取脑观察血肿情况,并扫描正常大鼠头部CT作为对照。结果:3种模型均未在CT上发现高密度影;麻醉后断头取脑,可在胶原酶和自体血脑出血模型大鼠脑实质内观察到暗红色血肿,与周围脑组织边界清楚;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大鼠的Willis环附近观察到暗红色血凝块,脑组织结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基于目前的研究方法,大鼠脑出血造模后难以用CT观察血肿变化,脑出血大鼠模型血肿评价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
刘长英周莉黄幸刘若凡张根明
关键词:脑出血CT血肿大鼠模型
从阳虚论治多发性硬化被引量:2
2020年
中医理论认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主要属于“痿证”范畴。在MS的成因上,本文作者认为阳虚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经络角度而言,MS病机为督脉阳虚;从脏腑角度而论,MS缓解期病程长者多表现为脾肾阳虚;从MS临床分型角度来看,复发缓解型发展至继发缓解型,继发缓解型以阳虚为主要病机。因此,综合以上结论,笔者提出从阳虚论治MS的观点,并针对临床患者阳虚程度、病理产物的不同,提出阳虚甚重者,以通阳为主,阳虚不显者,以平补为要的治疗思想。
刘博文唐璐刘长英仪凡莎日娜孟冬邹鸿鑫周莉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痿证阳虚平补督脉叶天士
浅谈乌梅丸治泻利之机被引量:4
2020年
泄泻为中医临床常见病证,乌梅丸作为治疗泄泻的有效方剂,从肝木与脾土的关系出发,乌梅丸具有抑木安土之功,能够治疗风木克土泄泻;从五脏的角度分析,乌梅丸病机为肝热脾寒,临床中能有效治疗寒热错杂泄泻。然而以乌梅丸的各种药物性能而论,乌梅丸又能大暖脏寒,可以治疗阳虚甚重,脏寒泄泻;以阴阳关系和病程而言,乌梅丸具有平调阴阳之用,能够治疗阳虚失摄,阴虚久利。
刘博文唐璐马哲刘长英于姚莎日娜孟冬周莉
关键词:乌梅丸平调阴阳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阻络证病人VEGF、Ang-1、Ang-2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探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阻络证病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证病人急性期(发病72 h内)的四诊信息判断证候要素,评定入院时、发病4 d、7 d、14 d、28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发病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缺血性中风病病人发病72 h血清VEGF、Ang-1、Ang-2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缺血性中风病人血清VEGF、Ang-1、Ang-2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证病人发病14 d及发病28 d预后与发病初期血清VEGF有关(P<0.05),发病90 d预后与Ang-2有关(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证病人急性期血清VEGF、Ang-2高水平者较低水平者预后好,临床可参考VEGF、Ang-2判断病人预后。
刘长英张根明刘博文莎日娜周莉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血管生成素-1血管生成素-2预后
益气活血逐瘀法治疗脑小血管病的理论探析被引量:8
2021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小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以中医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出气虚血瘀为脑小血管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阐述益气活血逐瘀法为脑小血管病病情波动期的主要治法,认为根据疾病特点及其病因病机进行动态管理能及时截断病情进展,减少脑内病灶的产生,防止神经功能受损。益气扶正与活血逐瘀并举,标本兼顾,为脑小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刘长英周莉董兴鲁刘博文于姚张根明
关键词:气虚血瘀络病
中药摩膏治疗偏头痛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从摩膏治疗偏头痛的历史发展、治疗方法及代表药物进行归纳总结。近年来,中药摩膏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方法运用文献查找的方法,对近年来中药摩膏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结果中药摩膏由于药物不经胃肠道吸收,避免了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疗效比较安全,结合按摩和中药,增强摩膏治疗偏头痛的疗效。结论中药摩膏治疗偏头痛可祛风解表、活血化瘀、清热化湿、醒神开窍、温里化痰,有独特的疗效。
周波刘长英曹克刚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药疗法
脑梗死急性期不同证型发病特征及中药干预的脑功能网络机制研究
目的:本研究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和图论分析方法,从复杂脑网络的层面分析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患者与气虚血瘀证患者发病特征的差异,以及...
刘长英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化痰通络汤脑梗死
文献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中风病风痰瘀阻证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通过文献总结探讨中风病风痰瘀阻证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19年7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临床研究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处方名称、组成药物信息,并分别对药物的使用频次、类别、性味、归经等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42篇,共使用中药140味,使用频次为2677次。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有半夏、天麻、胆南星、丹参、地龙、川芎、茯苓、白术、石菖蒲、水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平肝熄风药、补虚药、理气药等。最常见的归经为肝、脾、胃、心、肺等。结论中风病风痰瘀阻证遵循风痰瘀同治的原则,病证结合、方证相应,常用基础药物有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平肝熄风药,同时也应重视补虚药及理气药的应用,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刘长英于姚张根明刘博文邵赏周莉
关键词:中风病风痰瘀阻证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中医体质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是指血液中经过还原作用后生成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水平升高,超出血液正常水平的病症。Hcy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
刘长英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体质心脑血管疾病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