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清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能源
  • 1篇中国能源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压力
  • 1篇能源强度
  • 1篇足迹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工程学
  • 1篇LMDI
  • 1篇草地
  • 1篇碳足迹

机构

  • 2篇天津大学

作者

  • 2篇张清
  • 1篇许宪硕
  • 1篇林涛
  • 1篇郑丹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GFI模型的工业能源强度变动因素分解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核算了2001—2010年天津市34个工业行业的能源强度,利用GFI(Generalized Fisher Index)模型将能源强度的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3个因素。结果表明,从逐年各因素效应的累积值来看,产业结构对天津市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能源结构,技术进步的影响较小;在各因素效应值的波动方面,能源结构与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波动较小,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值波动较大。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天津市2001—2010年重工业产值的增加快于轻工业,二者的差距逐渐加大,这种态势抑制了能源强度的降低;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由于绿色生产技术的广泛使用,天津市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都呈下降趋势。因此,天津市进一步降低能源强度的重点还应该放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同时,不能忽视能源结构和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和新能源,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张清林涛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能源强度
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变动的因素分解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文中在相关能源碳足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EPICF)的概念,并对1996-2010年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EPICF从0.97hm2/hm2增加到1.96hm2/hm2,增加了2.021倍,现有森林和草地的面积不能够满足日益增加的能源碳足迹。之后,利用LMDI法对其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森林和草地的人口压力、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3个因素对EPICF的增加起到抑制的作用,经济发展因素起到促进的作用。其中,能源强度因素对EPICF下降的贡献值和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森林和草地的人口压力因素。在影响EPICF变化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的促进作用超过其它的抑制因素,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压力问题将更加严峻。
张清郑丹许宪硕
关键词:碳足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