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霞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马齿苋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对草丁膦敏感性测定被引量:2
- 2015年
- 以马齿苋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源激素对其不定芽的诱导及不同浓度6-BA、NAA、GA3对不定芽伸长的影响,并测定了马齿苋子叶和下胚轴对草丁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MS+2.0mg/L 6-BA+100mg/L水解酪蛋白为下胚轴不定芽再生最适培养基,不定芽再生率达96.65%;MS+3.0mg/L 6-BA+100mg/L水解酪蛋白为子叶不定芽再生最适培养基,不定芽再生率达100%;最佳的不定芽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0.5mg/L 6-BA+0.05mg/L NAA+0.2mg/L GA3;生根培养基为MS+2.0mg/L IBA,生根率达100%;以子叶和下胚轴为材料研究其对草丁膦的敏感性,发现子叶对草丁膦更敏感,0.050mg/L草丁膦对子叶的致死率达到89.0%;对下胚轴的致死率为71.5%。该研究建立了马齿苋植株高频再生体系,并确定了其对草丁膦的敏感性,可为该品种的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刘步仓张爱霞黎玉顺祝建波
- 关键词:马齿苋草丁膦
- 不同盐胁迫下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s Bat.)Na^+吸收的共质体途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本实验通过不同离子通道抑制剂对胀果甘草钠离子吸收的影响分析,探讨了其钠离子吸收的共质体途径,为其耐盐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结果表明:在低盐浓度(50 mmol/L NaCl)和高盐浓度(150 mmol/L NaCl)下,Ca^(2+)(低亲和阳离子载体和无选择阳离子通道的抑制剂)均无显著的影响胀果甘草对Na^+的吸收;然而当加入钾离子通道抑制剂时,Ba^(2+)显著地降低了低盐胁迫(50 mmol/L NaCl)下胀果甘草对钠离子的吸收;TEA^+、Cs^+显著的降低了在高盐胁迫(150mmol/L NaCl)下胀果甘草对钠离子的吸收。由此得出,无选择阳离子通道NSCCs和低亲和阳离子载体LCT1不是钠离子流入的主要途径,钠离子通过2条低亲和性的Na^+吸收途径流入:途径1对Ba^(2+)敏感,对TEA^+、Cs^+不敏感,介导低盐浓度(50 mmol/L NaCl)下的Na^+吸收;途径2对TEA^+、Cs^+敏感,对Ba^(2+)不敏感,介导高盐浓度(150 mmol/L NaCl)下的Na^+吸收。
- 牛清东陆嘉惠张爱霞张爱霞
- 关键词:AKT1
- 4种甘草属植物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被引量:18
- 2015年
- 通过乌拉尔甘草表达序列标签(EST)数据库查找甘草属的SSR位点,并利用Primer 3.0软件在线设计EST-SSR引物,对来自甘草属4个种22份材料的EST-SSR指纹图谱特征和聚类结果进行分析,为探讨甘草属种间亲缘关系和疑难种的分类地位提供分子依据。结果显示:(1)去掉冗余序列后共得到441条EST序列,获得504个SSR位点,其中二核苷酸为重复单元的序列最多为350个,占69.44%,重复类型中以TC/AT、TA/AG形式的微卫星最为丰富。(2)设计的40对EST-SSR引物,均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其中15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在22份甘草属植物材料中共获得等位基因59个,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3.93个等位基因位点,扩增产物多态性比率为89.44%,能很好地表征甘草属种间的等位基因差异。(3)引物Primer 64对4种甘草属植物均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黄甘草在180和220bp 2个位点分别与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基因共享,具有杂交种特征。(4)聚类分析表明,当相似性系数为0.82时,22份材料被划分为四组(与经典分类结果一致),第一组为内蒙古杭锦旗分布的乌拉尔甘草;第二组为新疆巴楚分布的光果甘草、黄甘草;第三组为新疆石河子分布的胀果甘草、黄甘草;第四组为新疆石河子分布的乌拉尔甘草;不同居群的黄甘草遗传分化较大,可能与同域分布亲本种的差异及种间的渐渗杂交有关。研究表明,开发的15对EST-SSR引物在甘草属内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以为该属的种间亲缘关系和种内遗传分化研究及物种鉴定提供分子依据。
- 李晓岚陆嘉惠谢良碧张爱霞陈晓翠李学禹
- 关键词:甘草属SSR亲缘关系
- 不同耐盐性药用甘草幼苗根对Na^+的响应及其维管组织变化被引量:4
- 2015年
- 以甘草属2种耐盐植物胀果甘草、乌拉尔甘草为材料,用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mmol·L-1)NaCl处理幼苗21d后,分析其生物量和根、茎、叶中的Na+、K+含量以及K+/Na+,计算根的离子选择吸收和运输系数,并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二者的维管组织结构变化,以揭示2种药用甘草幼苗根对Na+的响应及其维管组织结构的变化特征,探讨甘草的耐盐机理。结果表明:(1)NaCl胁迫使2种甘草幼苗生物量均下降,在NaCl浓度为250mmol·L-1时,胀果甘草、乌拉尔甘草幼苗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的53.34%、46.21%,胀果甘草耐盐性强于乌拉尔甘草。(2)随着NaCl浓度上升,2种甘草根积累的Na+显著增多,其中胀果甘草在所有盐处理下,根Na+含量均高于其它器官,说明其根对吸收的Na+具有显著截留效应;而乌拉尔甘草只在0~150mmol·L-1 NaCl范围内,根Na+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当NaCl为200、250mmol·L-1时,叶片Na+含量显著高于根,说明乌拉尔甘草根对Na+的截留能力有限。(3)在相同盐处理下,胀果甘草离子选择吸收系数SAK,Na、离子运输系数STK,Na均大于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根抑制Na+、促进K+向地上部运输的能力强于乌拉尔甘草。(4)乌拉尔甘草在NaCl为150、200mmol·L-1、胀果甘草在250mmol·L-1时,根结构对盐胁迫产生应激性响应,维管组织比例显著上升,有助于提高根向上的运输能力,减少盐害。研究表明,2种药用甘草根对Na+截留作用和向上运输时促K+抑Na+能力的差异,是导致其耐盐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根对Na+的积累和截留作用的差异与根的结构响应相吻合,能较好地解释二者的耐盐性差异。
- 张爱霞陆嘉惠李晓岚牛清东
- 关键词:胀果甘草乌拉尔甘草维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