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玄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术
  • 1篇心跳
  • 1篇心跳骤停
  • 1篇胸段
  • 1篇胸段硬膜外
  • 1篇胸段硬膜外阻...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阻滞
  • 1篇直视
  • 1篇中度低温
  • 1篇上胸
  • 1篇上胸段
  • 1篇上胸段硬膜外
  • 1篇上胸段硬膜外...
  • 1篇鼠模型
  • 1篇骤停
  • 1篇椎间隙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篇霍星
  • 2篇李玄
  • 1篇郭光全
  • 1篇徐杨
  • 1篇韩非
  • 1篇李铭铭
  • 1篇王国年
  • 1篇王玉
  • 1篇马新宇
  • 1篇王玥

传媒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胸4~5椎间隙直视下硬膜外头端置管建立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大鼠模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为上胸段硬膜外阻滞的动物试验研究提供经济、稳定、可靠的模型。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经胸4~5椎间隙,直视下向头端于硬膜外腔置入经拉撕等处理后的临床用硬膜外导管,采用椎旁肌肉缝扎导管,皮下隧道预留缓冲长度等方法固定导管。48 h后大鼠硬膜外腔注入美蓝100μL/kg,尸检鉴定模型成功和药液的分布范围。结果置管48 h后的成功率为85.8%,硬膜外腔的感染率为0,导管脱出几率5%。结论本研究证实了经胸4~5椎间隙直视下头端置管建立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大鼠模型的可行性,并具有损伤小、稳定性好、成功率高、费用低及周期短等优点。
马新宇李玄霍星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
在小鼠心跳骤停期间应用中度低温对复苏后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2013年
目的:低温在许多小鼠心跳骤停后复苏模型的研究中被证实是有效的。心跳骤停后释放的氧自由基是产生继发性损伤的一个重要机制。本研究旨在探索心跳骤停期间应用中度低温对复苏后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氯化钾诱导8 min心跳骤停。此实验分为常温心跳骤停组(NCA)、低温心跳骤停组(HCA)及对照组。HCA组在心跳骤停5 min后开始降温使核心温度维持在(30.0±1.0)℃。应用胸部按压和肾上腺素来复苏。在心跳骤停两组各选择三个时间点:复苏后1 h、4 h和24 h。测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在心脏和肝脏的活性。结果:实验动物在HCA组比常NCA组生存率高。HCA组比NCA组复苏时间明显延长。与NCA组相比,HCA组复苏后24 h的SOD活性在肝脏表达明显降低。与NCA组相比,HCA组复苏后4 h的CAT活性在肝脏表达显著增高。结论:在心跳骤停过程中,与正常体温相比,应用中度低温能够提高生存率。与正常体温相比较,在心跳骤停中期间应用中度低温不影响心脏的SOD与CAT活性,应用中度低温在肝脏可延迟性抑制SOD的活性并且短暂提高CAT活性。
韩非霍星王玉李玄徐杨王国年李铭铭郭光全王玥
关键词: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