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考红娟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胚胎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组织化学研究
  • 1篇牡蛎
  • 1篇过氧化物
  • 1篇过氧化物酶
  • 1篇非特异性
  • 1篇非特异性酯酶
  • 1篇长牡蛎

机构

  • 1篇鲁东大学

作者

  • 1篇孙虎山
  • 1篇王宜艳
  • 1篇韩强
  • 1篇考红娟
  • 1篇吴蒙蒙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长牡蛎胚胎和早期幼虫非特异性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胚胎和早期幼虫中的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NSE)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进行定位研究,以探讨贝类胚胎和幼虫发育过程中的免疫防御机制。组织化学显示,NSE和POD均广泛存在于长牡蛎的胚胎和幼虫中,自卵细胞开始就已存在。NSE和POD在各个发育时期分布和含量不同,精子呈极弱的NSE和POD阳性;未受精的卵呈强阳性,但酶在细胞内的分布不均匀,核区颜色较浅;2至32细胞期细胞内酶的分布较均匀;桑葚期、囊胚期、原肠期以及担轮幼虫和早期面盘幼虫期不同细胞间酶的强弱有差异。在胚胎发育前期显色较深,呈强阳性,表明此2种酶的活性较高;发育至后期颜色变浅,呈弱阳性,表明酶的活性降低;幼虫期酶活性有增强的趋势。
孙虎山王宜艳韩强吴蒙蒙考红娟
关键词:长牡蛎胚胎非特异性酯酶过氧化物酶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