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杰峰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常人群弓状束双张量无损卡尔曼滤波与单张量线性纤维束示踪技术成像效果比较
- 2019年
- 目的:比较双张量无损卡尔曼滤波纤维束示踪技术(UKFT)与传统单张量线性纤维束示踪技术(ST)重建正常人群弓状束(AF)的成像效果。方法:选取20例正常受试者行DTI成像,分别应用单张量ST和双张量UKFT技术重建左侧AF,包括直接通路“颞-额”段(深支),间接通路“额-顶”段(前支)和“颞-顶”段(后支),采用解剖形态比对和纤维束定量的方法研究两种技术AF显像的差异。结果:应用单张量ST技术重建左侧AF时,12例深支、2例前支和1例后支显像不完整或失败;而应用双张量UKFT技术重建时,三个分支在所有受试者中均成功完整显像,且终端分支纤维显示更完整,分布面积更广,纤维体积更大,条数更多(P<0.001)。结论:与传统单张量ST相比,双张量UKFT技术在正常人群中可以重建出更加完整的AF。
- 阎静杜伟程敬亮耿杰峰郭翠萍刘福荣
-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纤维束示踪成像
- 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分析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感染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34例颅脑创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选取46例颅脑创伤术后未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使用调查表调查患者相关资料,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年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次数因素对颅内感染影响显著,脑室外引流情况影响不显著。患者性别、手术时机以及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对其感染影响不显著,患者脑脊液外漏情况以及术后留置引流管使用情况影响显著。Logistic分析显示,患者手术次数、脑脊液外漏情况以及术后留置引流管情况的P值均小于0.05,并且可信区间不包含1,OR值均大于1,因而判断患者手术次数(次)、脑脊液外漏情况以及术后留置引流管情况是影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存在脑脊液外漏情况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最大。34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52株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36.54%),铜绿假单胞菌11株(21.15%),大肠埃希菌7株(13.46%)。结论颅脑手术颅内感染患者主要感染病原菌类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手术次数(次)、脑脊液外漏情况以及术后留置引流管情况是影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存在脑脊液外漏情况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最大。
- 梁洪磊刘启芬刘增进耿杰峰
- 关键词:颅脑手术颅内感染LOGISTIC分析
- 立体定向脑核团毁损术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核团毁损术治疗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医院44例老年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立体定向脑核团毁损术治疗,6个月后评估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因子水平和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UPDRSⅠ、Ⅱ、Ⅲ部分评分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SCOPA-AUT评分均下降,BBS评分均增加,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BDNF水平均增加,S-100β、NSE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出现构音障碍或语言含糊1例,谵妄1例,经相应的康复后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立体定向脑核团毁损术可以改善高龄帕金森病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效果好,安全性高,可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推广使用。
- 何康耿杰峰刘志军
- 关键词:高龄帕金森病有效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