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紫薇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道德
  • 1篇道德困境
  • 1篇德性
  • 1篇直觉
  • 1篇桑德尔
  • 1篇主义
  • 1篇西季威克
  • 1篇伦理
  • 1篇麦金太尔
  • 1篇基德
  • 1篇基因
  • 1篇基因技术
  • 1篇功利
  • 1篇功利主义
  • 1篇孩子
  • 1篇后果主义
  • 1篇父母
  • 1篇辩护
  • 1篇常识道德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4篇蔡紫薇
  • 2篇龚群

传媒

  • 1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决策与信息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价值论与伦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论西季威克对功利主义的辩护
2019年
关于西季威克为功利主义所做辩护之结构,西方学界存在三种不同观点:基础论、融贯论和兼容论,这些观点的分歧在于对哲学直觉和常识道德在西季威克的功利主义辩护中的地位看法不同。通过回归到西季威克的经典文本,在其整个伦理学体系中分别考察这两项与功利主义相关的重要内容,我们发现,现有争论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对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与优越性进行明确的区分。在西季威克的辩护结构中,合理仁爱的哲学直觉原则为功利主义的合理性提供了直觉基础;常识道德与功利主义的关系则证明了功利主义作为行为的终极指导原则具有优越性,二者共同构成了西季威克对功利主义的完整辩护。尽管西季威克的辩护仍然遗留下了实践理性二元论的难题,但其对古典功利主义的革新与系统化阐述的贡献无疑是重大的。
蔡紫薇熊道宏
关键词:常识道德功利主义
后果主义视角下对基因技术的伦理探析——以“父母打造订做的孩子”为例
2016年
基因技术分为"基因治疗"和"基因优化"两部分,对于基因技术的伦理争论主要集中在后者。如果以"父母打造订做的孩子"为例,对基因技术进行伦理审视,就会发现:虽然以"追求完美"为目的的"基因优化"这一行为看似与后果主义理论追求事态价值最大化的理论特色相容,但实则不符。因为后果主义只支持以生命健康为目的的"基因治疗",所以这一理论并不能够为"追求完美"的"基因优化"做辩护。
蔡紫薇龚群
关键词:基因技术后果主义孩子父母伦理桑德尔
基德尔“道德勇气”概念探析被引量:5
2017年
"道德勇气"是敢于捍卫道德的勇气,是解决道德困境的关键。拉什沃思·M.基德尔将"勇气"分为两类:"血气之勇"和"道德勇气",认为二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后者为道德原则所驱动。他把"道德勇气"视作三个概念领域的交集:原则、危险和忍耐,认为"道德勇气"是一种义务论式的,而非后果论式的。实际上,真正的"道德勇气"呈现为一种"混合"样态,不仅包括行为者的动机和情感,更涉及对后果的审慎衡量。道德勇气能够通过实践逐渐获得,它不仅是一种德性,更是一种能力。
蔡紫薇
关键词:道德困境
德性与传统——与陈真教授商榷被引量:1
2018年
陈真教授的《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吗》一文,对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中的基本哲学倾向进行了犀利的批判,认为他不加分析批判地认肯一切现实存在。然而,这一基本判断不能成立。该文指出麦金太尔为了寻求对德性本质的界定,从描述性的叙述中归纳出德性本质概念。然而,在其论述过程中,该文试图通过在历史与传统中有效力的德性规范来进行论证,这一论证犯有事实与价值相混淆的错误,所以这一批评不能成立。尤其是麦金太尔对摒弃亚里士多德传统德性的现代道德状况的批判表明,将麦金太尔定位在"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一判断上是有失偏颇的。
龚群蔡紫薇
关键词:麦金太尔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