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斐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文化
  • 3篇壮族
  • 3篇民族
  • 2篇意蕴
  • 2篇社会
  • 2篇教育
  • 2篇就业
  • 2篇个案
  • 2篇传承
  • 1篇大学生
  • 1篇心理
  • 1篇研究个案
  • 1篇右江流域
  • 1篇院校
  • 1篇葬礼
  • 1篇丧葬
  • 1篇丧葬礼仪
  • 1篇山歌
  • 1篇山歌文化
  • 1篇社会变迁

机构

  • 13篇百色学院

作者

  • 13篇陆斐
  • 2篇李萍
  • 2篇王敦
  • 1篇周叮波
  • 1篇骆元卡
  • 1篇黄鹏

传媒

  • 8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柳州师专学报
  • 1篇南宁职业技术...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山东工会论坛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壮族歌咏文化的诗性思维与民族心理被引量:6
2010年
壮族歌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形式也独具特色,它是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审美人类学视野的观照下,通过对壮族歌咏文化的实地调查,进一步探讨壮族独特的以歌代言的诗性思维与民族心理特征。
陆斐王敦
关键词:诗性思维民族心理
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倾向与专业设置的调查研究——以百色学院中文系为个案被引量:1
2012年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对于大学生就业特别是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的探讨是多样的。文章通过对百色学院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以及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设置进行问卷调查,认为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倾向与专业设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探讨了如何解决民族院校毕业大学生就业途径与方法。
陆斐骆元卡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倾向
论传统节日在现代时空中的文化显现
2013年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它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传承了几千年文化精髓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把传统节日的内含呈现于现代时空之中,然后探讨传统节日的时空映象,在现代时空的条件下,传统节日中人情与面子的互动引起了社会结构分离,并借此讨论传统节日在重建人们生计模式中的地位,显现文化基因在传统节日中应有的重要作用。
陆斐
关键词:传统节日
论壮族末伦文化的保护传承策略——以广西靖西县为研究个案被引量:5
2008年
末伦文化是广西一种尚待研究与开发的民族个性鲜明的壮族地方活态文化。步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受历史影响、时代冲击和环境制约,末伦文化开始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对于末伦文化,我们可以有步骤、有目的地采取"四位一体"的措施,即"双管齐下"的抢救,"内外兼顾"的保护,"动静结合"的传承,"比翼双飞"的开发,以此有效地实现末伦文化的保护传承。
李萍周叮波陆斐
关键词:壮族传承
文化适应:社会变迁中靖西山歌文化的选择被引量:2
2007年
社会的变迁使人们的生活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层次、异质性和多元并存同构于同一生活空间的态势。靖西山歌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在与不同文化接触和碰撞中必然要发生文化的整合与重构,在逐渐弱化的背后,出现新的文化转型。文章在明确文化适应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从文化适应以及实地考察角度来研究靖西山歌文化的未来选择。
陆斐
关键词:文化适应社会变迁山歌文化
论壮族丧葬礼仪中夫妻绝义的文化意蕴
2014年
壮族是我国南部一支古老的族群,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丧葬礼仪更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在与其他族群互动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夫妻绝义仪式行动,它往往被赋予多重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蕴,夫妻之间失去伴侣后的心中苦闷以及对未来的恐惧,构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信仰。
陆斐
关键词:壮族文化意蕴
那坡黑衣壮服饰文化的符号功能解读被引量:2
2014年
相对独立的社会时空,使广西黑衣壮的服饰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符号体系,它不仅塑造着黑衣壮服饰的文化精神,也规范着他们服饰的构成特征。他们崇尚黑色,从头到脚一身黑,而且服装款式、图案也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反映了黑衣壮的审美意识,让世人体会到古朴的文化基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通过对那坡黑衣壮服饰的解读,以期理解黑衣壮文化的本真世界,更为理性地保护传统的民族文化。
陆斐
关键词:黑衣壮服饰文化族群
论江头洲周氏族谱及其家族史的文化边陲意蕴
2015年
族谱是后代寻根认祖的依据,修谱建祠是为了提高、展示自己家族崛起、发展的历史脉络,也是为了提高宗族声誉和本族在周边社会空间中地位的现实需要。在周氏家族的宗谱祠志上,具有深层的文化边陲意蕴,从中可以看出昔日宗族组织的表现形态和族众的旺族意识,更是传统文化边陲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表现出一种新的"并接结构",体现族群文化基因的内部转型。
陆斐
民族高校教育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的思考
2016年
在思考与规划民族高校教育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时,需要从国家与民族高校本身长远发展的角度和立场来分析当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必要的调整与改进措施。民族高校的发展,关系到民族新一代在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关系到民族高校本身在国内外地位的定位。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国家观念与地方知识体系之间、高校现代教育的方法与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之间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
陆斐
关键词:民族高校教育培养模式课程建设
论现代背景下壮族曲艺文化的结构转型被引量:5
2014年
壮族曲艺文化是壮族集体意识的自我完善与积累,反映着壮族人们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愿望。在现代背景的表述下,壮族曲艺文化遭到世人的冷落而面临消失的的生存处境。理解壮族曲艺文化与壮族生境模式之间的共生互动,在族群的实践中形成生境与文化的传承客化,以文化的符号资本进行文化内部的结构转型,有利于促使壮族曲艺文化自身的文化特质得到复制或者再创造,并以新的方式不断地延续下去,这对于现代理解壮族曲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陆斐
关键词:传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