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艳艳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COI基因
  • 2篇鱼类
  • 2篇普通牛
  • 2篇瘤牛
  • 2篇基因
  • 2篇分子鉴定
  • 1篇脾脏
  • 1篇脾脏组织
  • 1篇全基因
  • 1篇全基因组
  • 1篇全基因组测序
  • 1篇转录组
  • 1篇转录组测序
  • 1篇物种
  • 1篇仙女
  • 1篇线粒体COI
  • 1篇相关基因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相关
  • 1篇免疫相关基因

机构

  • 7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省石林县...

作者

  • 7篇陈艳艳
  • 6篇陈善元
  • 6篇肖蘅
  • 6篇李蓉
  • 3篇李春青
  • 1篇李维贤
  • 1篇郑雨田
  • 1篇杨振升

传媒

  • 3篇生物学杂志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云南丘北仙女虾一物种的分子鉴定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明确云南丘北仙女虾一物种的具体种类,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30个样本的COI基因与18S r DNA基因的部分序列片段(长度分别为658 bp和325 bp)。基于NCBI数据库BLAST相似性比对发现COI基因与18S r DNA基因序列同Streptocephalus sirindhornae相似度最高,分别为96%和100%。序列分析发现COI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15个简约信息位点,22个变异位点,8个单倍型;18S r DNA基因序列中只检测到1个简约信息位点,1个变异位点,2个单倍型。此外,结合Gen Bank中无背甲目部分科物种的同源序列,进行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丘北仙女虾与弯头虫科的S.sirindhornae种间遗传距离为4.3%,属于种内水平;与钗额虫科的Thamnocephalus platyurus种间遗传距离为21.1%,属于种间水平。此外,系统发育树显示:丘北仙女虾与S.sirindhornae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单系枝,COI树的支持率为100%,18S r DNA树的支持率为72%。上述结果表明云南丘北仙女虾是弯头虫科的Streptocephalus sirindhornae,而不是钗额虫科的物种。同时,还表明COI基因相比18S r DNA基因更适合用于仙女虾物种的分子鉴定。
李蓉陈艳艳和忠廷杨洪福李春青曾本娟陈善元肖蘅
关键词:COI基因RDNA基因分子鉴定
代表性鱼类物种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2017年
鱼类不仅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还是研究脊椎动物演化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基于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鱼类代表性物种信息,从鱼类的基因组倍增、重要基因的演化、免疫系统的演化等3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了解脊椎动物从原始无颌类到软骨鱼类再到硬骨鱼类演化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组或基因变化,为今后鱼类进化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陈泓宇陈艳艳李蓉肖蘅陈善元
关键词:鱼类全基因组测序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壮真蝎与普洱真蝎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
2017年
对蝎类物种的传统分类主要依靠形态和行为特征,但由于该类群种间形态特征极为相似,物种的划分和鉴定困难。为弥补传统分类方法的不足,本研究以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I)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形态相似的壮真蝎Euscorpiops validus和普洱真蝎E.puerensis进行分子水平的物种鉴定。采用PCR扩增测序获得壮真蝎与普洱真蝎共24个样本的COI基因部分片段序列(660 bp),进行了遗传距离、系统发育及单倍型网络图分析。结果显示:壮真蝎15个样本中共检测到4个单倍型,单倍型之间的相似度为99.3%~99.8%;普洱真蝎9个样本中共检测到4个单倍型,单倍型之间的相似度为99.6%~99.8%;2种蝎的种间序列相似度为90.1%~90.6%,单倍型间的稳定差异核苷酸位点数为61个。壮真蝎与普洱真蝎种内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4 0、0.002 3,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03 9,且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的34.6倍。此外,分子系统发育树显示壮真蝎与普洱真蝎的单倍型序列各自聚为2个单系枝,且具有很高的分枝自举值(100%)。单倍型网络图结果也显示壮真蝎与普洱真蝎8个单倍型明显分为2大类群,且壮真蝎的单倍型HAP2与普洱真蝎的单倍型HAP7之间的突变步数高达62步。上述结果不仅进一步确认壮真蝎与普洱真蝎为2个不同的物种,且表明线粒体COI基因可用于开展真蝎属Euscorpiops物种的分子鉴定。
李蓉郑雨田李春青陈艳艳杨振升陈善元肖蘅
关键词:COI基因分子鉴定
瘤牛和普通牛肝脏、脾脏组织microRNAs的鉴定与差异表达分析
家牛由瘤牛(Bos indicus)和普通牛(Bos taurus)两种类型组成,二者间不仅在外形方面差异明显,而且在对动物疫病的抵抗力和耐受性方面也存在差异。目前,随着人类对动物蛋白需求的持续增加,在家畜生产实践中为了...
李蓉刘合松陈艳艳段昕妤闫海亚肖蘅陈善元
关键词:瘤牛普通牛MICRORNA差异表达分析
云南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文山金线鲃被引量:1
2017年
描记采于云南省文山市的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以采集地市名命名文山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wenshanensis Li,Yang,Li et Chen sp.nov.).新种体侧分布有3行纵列圆斑,口亚下位,与分布于相邻的砚山县体侧布满不成纵列行的斑点,口亚上位的麻花金线鲃(S.maculatus Li 2000)可明显区别;新种体侧有3行黑色圆斑,侧线鳞67~72,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之后,背鳍前长为体长的55.65%~59.50%,与体中有6~8个黑色圆斑,侧线鳞74~88,背鳍前长为体长的47.10%~53.70%,同为红河水系的西畴金线鲃(S.xichouensis Pan et al 2013)亦可明显区别.
杨洪福李春青陈艳艳李维贤
关键词:金线鲃
中国部分地区黑胸大蠊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地理结构研究
2019年
为了探讨中国部分地区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地理结构,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9个地理种群88个黑胸大蠊样本的线粒体COI基因长度为658 bp的部分序列片段,开展了黑胸大蠊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基因流和系统发育地理结构分析。结果显示:黑胸大蠊COI基因共检测到11个变异位点和7个单倍型(Hap1-Hap7),其中单倍型Hap3为9个地理种群所共享;总种群的单倍型多样度(Hd)和核苷酸多样度(Pi)分别为0. 327和0. 0017,种群的中性检验Tajima's D值为-1. 2743,结果不显著,说明黑胸大蠊在较近的历史上未经历群体扩张;总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 1060;基因流Nm为4. 22,表明种群间存在较强的基因交流。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图分析发现各地理种群的所有单倍型并没有单独聚在一起,同来自其他地理区域种群的单倍型相隔开; 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其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种群间未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 Mantel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无显著相关性(R=0. 0038,P=0. 5670)。上述结果表明黑胸大蠊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且种群间没有显著的系统发育地理结构。
徐永媛李蓉陈艳艳陈善元肖蘅
关键词:黑胸大蠊COI基因
基于转录组测序方法探讨普通牛和瘤牛之间抗病力差异的分子遗传基础
由于受云南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多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的长期影响,云南家牛地方品种经历了不同强度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形成了许多优良特性如抗病力强等.但是,目前关于云南家牛地方品种间抗病力差异的分子遗传基础却知之甚少...
陈艳艳曾本娟李蓉闫海亚肖蘅陈善元
关键词:普通牛瘤牛抗病力差异表达基因免疫相关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