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成像
  • 1篇对比剂
  • 1篇嗅觉
  • 1篇张量成像
  • 1篇术前
  • 1篇术前分级
  • 1篇双低
  • 1篇图像质量
  • 1篇帕金森
  • 1篇帕金森病
  • 1篇注射方案
  • 1篇弥散
  • 1篇弥散张量
  • 1篇弥散张量成像
  • 1篇脑胶质瘤
  • 1篇加权成像
  • 1篇胶质
  • 1篇胶质瘤
  • 1篇个体化
  • 1篇安全性

机构

  • 3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高茜
  • 2篇张英
  • 2篇张追阳
  • 2篇吴文娟
  • 1篇范国华
  • 1篇胡春洪
  • 1篇谢敏
  • 1篇张英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武警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价值
2015年
目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临床价值,并比较SWI的瘤体内磁敏感信号强度(intratumoral susceptibility signal intensity, ITSS)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SC-PWI)序列的相对脑血容积(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 rCBV)两个指标对胶质瘤术前分级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术前依次行常规MRI平扫、SWI、DSC-PWI及常规增强检查的41例脑胶质瘤患者临床影像资料,对扫描得出的SWI图像进行ITSS分级,PWI数据计算出rCBV值,分析相同层面的ITSS分级和rCBV值。分别比较ITSS分级及rCBV值与病理级别的差异性;分析ITSS分级、rCBV值和病理级别之间的相关性;分别评价两种方法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诊断效能。结果 Kruskal-wallis检验提示ITSS分级在不同病理级别的胶质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TSS分级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816, P<0.001);ANOVA检验显示rCBV值在不同病理级别的胶质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CBV值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676,P<0.001);ITSS分级与rCBV值呈正相关(r=0.557,P<0.001)。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显示ITSS分级与rCBV值对脑胶质瘤术前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1)ITSS分级、rCBV值与胶质瘤病理级别正相关;(2)SWI与DSC-PWI均可用于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但SWI的ITSS级别诊断效能更高,且无需注射对比剂。
高茜胡春洪张追阳吴文娟张英谢敏
关键词:脑胶质瘤SWIITSSRCBV
双低技术联合个体化注射方案对成人腹部增强CT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
2023年
目的探讨双低技术联合个体化注射方案对成人腹部增强CT的图像质量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至2022-06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23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按使用不同碘对比剂分为两组,选取采用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I/ml)的123例为等渗组,采用次高渗对比剂(碘佛醇320 mgI/ml)108例为次高渗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对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评价,并对CT辐射剂量、CT检查前后肝、肾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等渗组动脉期腹主动脉及门静脉期门静脉的CT值高于次高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渗组肝脏动静脉期噪声低于次高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脏平扫、动静脉期CT值及强化绝对值、动脉期腹主动脉及门静脉期门静脉噪声、竖脊肌动静脉期CT值、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主动脉、门静脉及门静脉期肝实质信噪比、对比噪声比、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肾功能(尿素氮、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医师对图像质量主观评估结果一致性极高。结论双低技术联合个体化注射方案的等渗注射进行腹部增强CT可获得更高的动静脉强化程度,图像噪声较低,适宜进行CT后血管重建。
高茜章双林张英
关键词:对比剂图像质量安全性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帕金森病嗅觉相关脑区各向异性分数值变化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测量嗅觉相关脑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嗅觉相关脑区FA值的变化,探讨FA值对PD嗅觉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超导型全身磁共振成像仪对34例PD患者和年龄匹配的44名正常健康人行15个方向的DTI扫描,分别测量嗅觉相关脑区(直回、眶额回、PCA区、海马及海马旁回)FA值,其中PCA区指梨状皮层及杏仁周区,并生成纤维束走行图.对PD组及对照组同组左、右侧嗅觉相关脑区FA值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PD组与对照组嗅觉相关脑区FA值比较、PD组HYⅠ级与HYⅡ级嗅觉相关脑区FA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PD组与对照组直回FA值[(0.488±0.064)vs(0.691±0.068),t=-20.472,P=0.000]、海马及海马旁回FA值[(0.447±0.045)vs(0.487±0.154),t=-2.335,P=0.0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D组直回、海马及海马旁回FA值均小于对照组相对应兴趣区FA值;两组其它嗅觉相关脑区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HYⅠ级与HYⅡ级各嗅觉相关脑区F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患者直回、海马及海马旁回FA值较正常对照组减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磁共振DTI对PD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在体评估嗅觉相关脑区的功能状态.
李洋范国华张追阳高茜张英吴文娟
关键词:帕金森病嗅觉MRIDTIF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