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志文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醉马草
  • 4篇内生真菌
  • 4篇麦角
  • 4篇麦角新碱
  • 4篇共生体
  • 2篇幼苗
  • 2篇幼苗生长
  • 2篇苗生长
  • 2篇MN
  • 1篇生物碱
  • 1篇水杨酸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萌发
  • 1篇光照
  • 1篇光照强度
  • 1篇光周期
  • 1篇SA
  • 1篇ZN
  • 1篇FE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

作者

  • 5篇李春杰
  • 5篇万志文
  • 3篇曹莹
  • 3篇陈振江
  • 2篇王萍
  • 1篇张兴旭
  • 1篇李秀璋
  • 1篇刘静

传媒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温度对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幼苗生长和生物碱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研究了不同温度(8℃/5℃、15℃/12℃、22℃/15℃、28℃/25℃、35℃/28℃)处理对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幼苗的形态指标、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含量的影响,以期明确共生体幼苗生长和产碱的最适温度。结果表明,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均在22℃/15℃处理下达到最大,其中株高显著(P<0.05)高于其它4个处理,根长显著(P<0.05)高于28℃/25℃和35℃/28℃处理,生物量显著(P<0.05)高于8℃/5℃、28℃/25℃和35℃/28℃处理,分蘖在15℃/12℃处达到最大,显著(P<0.05)高于8℃/5℃、28℃/25℃和35℃/28℃处理。叶绿素在22℃/15℃处理下达到最大,显著(P<0.05)高于8℃/5℃、15℃/12℃和35℃/28℃处理。可溶性糖在5个温度处理下差异不显著(P>0.05)。在处理时间为15 d时,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含量均在22℃/15℃处理下达到最大。综上所述,最适宜共生体幼苗生长、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积累的处理温度是22℃/15℃。
万志文曹莹陈振江李春杰
关键词:醉马草内生真菌麦角新碱
不同pH对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幼苗生长和产碱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该研究考察了不同pH(3、5、7、9和11)处理对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幼苗的形态指标、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含量的影响,以明确共生体幼苗生长和产碱的最适pH条件。结果表明:(1)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幼苗株高、根长、分蘖和生物量等均在pH 7时(达到最大)显著高于其他4个酸碱处理,而且4个生长指标在强碱性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强酸处理。(2)幼苗叶绿素含量也在pH 7的中性条件下(达到最高)显著高于pH 3、pH 5和pH 11处理,且强碱性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也显著高于强酸处理,但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pH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变化。(3)在相同时间内,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幼苗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含量均随环境pH值升高而增加;在处理时间为15d时,麦角酰胺在pH 9~11处理下积累量最多,麦角新碱含量在pH 1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酸性条件抑制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幼苗产碱。研究发现,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幼苗在中性环境条件下生长最佳,且在碱性条件下生长较酸性条件下生长良好,而体内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的积累在强碱性条件下达到峰值,可将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应用于盐碱地的栽培绿化。
万志文冯疆蓉陈振江曹莹李春杰
关键词:醉马草内生真菌麦角新碱PH
锰、水杨酸与内生真菌互作对醉马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本研究通过纸上芽床发芽试验,明确不同浓度的Mn处理对带(E+)与不带内生真菌(E-)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Mn胁迫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与添加Mn处理相比,E+醉马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P<0.05)高于E-醉马草种子,随着Mn处理浓度的增大,E+醉马草种子的萌发率均显著降低(P<0.05),而E-醉马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无显著差异;随着Mn处理浓度的增加,E+和E-醉马草根长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芽长无显著差异;在外源SA各处理浓度下,E+醉马草根长均显著(P<0.05)高于E-醉马草根长,在10mg·L-1 Mn处理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SA,结果显示外源SA对Mn处理具有缓解作用。综上所述,内生真菌本身影响醉马草种子的萌发,重金属胁迫对醉马草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外源SA可以适当地缓解这一胁迫。
万志文王萍张兴旭李春杰
关键词:MNSA醉马草内生真菌种子萌发
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幼苗生长和生物碱积累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该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光周期(8、12、14和16h·d^(-1))和光照强度(1 500、2 500和3 500lux)处理下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幼苗的形态指标以及叶绿素、可溶性糖、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的含量,以明确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幼苗生长和生物碱积累的最适光照条件,为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1)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幼苗株高、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在光周期为16h·d^(-1)时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根长、单株分蘖数和单株生物量均先升高后降低,且均在14h·d^(-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2)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幼苗4个形态指标以及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增加的趋势,并在光照强度为3 500lux时均达到最大值。(3)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幼苗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的含量在不同光周期处理下均呈上升的趋势,并在光周期为12h·d^(-1)和光照强度为2 500lux处理下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且在处理第15天时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适宜的光照环境能显著促进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幼苗生长和生物碱的积累,并以12h·d^(-1)光周期和2 500lux光照处理下最有利于麦角酰胺和的麦角新碱积累。
刘静万志文陈振江李秀璋曹莹李春杰
关键词:醉马草内生真菌麦角新碱光周期光照强度
Mn、Zn和Fe对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该研究通过温室砂培试验,考察了不同浓度Mn、Zn和Fe处理对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含量的影响,以明确共生体产碱所需3种微量元素的最佳浓度范围。结果表明:(1)在短时间(3周)处理下,共生体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含量均在Mn^(2+)浓度为5.0mmol·L^(-1)时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余Mn^(2+)浓度梯度;在较长时间(6、9周)处理下,其麦角酰胺含量在Mn^(2+)浓度为5.0mmol·L^(-1)时最大但增幅不明显,麦角新碱在对照(0.01mmol·L^(-1) Mn^(2+))处理下积累量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余处理。(2)共生体麦角酰胺含量在处理时间为3、6和9周时,Zn^(2+)处理均在7.0mmol·L^(-1)下达到最大值,且处理3周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时间;其麦角新碱在3个处理时间下均于Zn^(2+)浓度为21.0mmol·L^(-1)时达到最大值。(3)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共生体麦角酰胺的含量均在Fe浓度为6.0~12.0mmol·L^(-1)下达到最大值,且在3周时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时间;麦角新碱含量在第3、6周时均于Fe浓度为0mmol·L^(-1)下达到最大值,在第9周时则于Fe浓度为0.03mmol·L^(-1)条件下达到最大值。研究认为,高浓度短时间的Mn、Zn和Fe元素处理有利于刺激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2种麦角碱的积累,可通过控制3种微量元素的浓度和共生体的生长时间来提高2种麦角碱的含量,为今后能萃取更高浓度的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作为临床药剂或生物农药提供较精确的外界条件。
万志文冯疆蓉王萍李春杰
关键词:醉马草麦角新碱MNZNF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