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社
- 作品数:10 被引量:62H指数:3
- 供职机构:周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阻挡钉快速置入技术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4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快速置入阻挡钉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周口市中心医院骨科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24例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患者资料。男17例,女7例;年龄21~60岁,平均39.7岁;2例GustiloⅠ型开放性骨折。骨折按AO/OTA分型:42-A2型3例,42-A3型4例,42-B1型6例,42-B2型2例,42-B3型3例,42-C1型2例,42-C2型3例,42-C3型1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透视下手法复位矫正骨折远端存在的内外翻复位不良,依据骨折类型选择在成角的凹凸面紧贴主钉置入3.0mm斯氏针阻挡,然后逐步替代为4.5mm阻挡螺钉并完成交锁固定。术后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包括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骨延迟愈合与不愈合);通过术后X线片及CT三维重建评估骨折复位及力线。末次随访时依据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术后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5.5个月(24~48个月)随访。平均手术时间为68.3min(50~8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5mL(60~150mL)。1例患者骨折延迟愈合经动力化后获愈合,所有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9个月(3.0~8.5个月),未观察到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畸形愈合等。末次随访时依据Johner-Wruhs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1.7%。结论对于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远端内外翻复位不良问题,可以通过手法矫正,斯氏针辅助复位并替代为阻挡螺钉的方法获得快速解决。
- 喻景奕周公社位新维黄明孔长旺魏世隽
- 关键词:胫骨骨钉
- 胸腰椎爆裂骨折行微创MED下椎管减压、骨折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行微创MED下椎管减压、骨折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微创MED下椎管减压、骨折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 48例患者手术后的伤椎前缘高度、相邻椎Cobb角、VAS评分以及Frankel分级情况均显著优于手术前(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微创MED下椎管减压、骨折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疗效,具有良好复位、彻底减压、创伤小、内固定稳定以及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周公社
-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骨折复位
- 两种腰椎间盘切除术式神经传导与疼痛介质比较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比较内镜与开放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神经传导与疼痛介质的改变。[方法]2017年3月-2020年1月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其中,51例采用内镜下髓核摘除(内镜组),49例采用传统开窗髓核摘除(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神经传导、疼痛介质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内镜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术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内镜组腓肠神经、隐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术后两组5-HT、PGE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内镜组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内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传导与疼痛介质水平。
- 张金磊王怀新喻景奕周公社位新维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传导
- 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术对复杂关节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18年
- 所谓Pilon骨折是指在高速纵向压力下发生的骨折类型,胫骨下端为主要受损位置,在此同时累及关节面。所谓复杂性Plion骨折为该骨折中较难处理的一种,如果没有及时对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可能遗留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病患终身残疾[1]。为此,本研究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术治疗复杂性Plion骨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周公社
- 关键词:内固定术外固定术
- 椎旁肌间隙入路经关节突病灶清除及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37例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在全身关节及骨结核疾病中,脊柱结核所呈现的临床发病率居于首位,而在整个人体脊柱内,腰椎椎体所负载的重量最大,其活动度也最多,这也是该部位结核病发生率最高的主要原因[1]。现以37例胸椎结核病例为观察对象,对其行椎旁肌间隙入路经关节突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 周公社
- 关键词:椎体间植骨融合肌间隙入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关节突椎旁结核病例
- MiR-149 rs2292832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RA相关性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149(MiR-149)rs2292832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的RA患者90例(RA组)、健康自愿者90例(健康组),收集时间2014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MiR-149 rs22928323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并采用多因素分析法研究MiR-149 rs2292832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RA发病的关系。结果 RA组患者的MiR-149 rs22928323位点TC基因型50.00%高于健康组TC基因型的28.89%(P<0.05),RA组的等位基因T的频率51.67%显著的高于健康组的等位基因T频率36.67%(P<0.05);RA组和健康组的年龄、性别、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尿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的尿蛋白、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 ,AKA)阳性率、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CCP)阳性率均显著的高于健康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KA阳性表达、CCP阳性表达、等位基因T的频率增加是人群RA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RNA-149(MiR-149)rs22928323位点等位基因T频率增加是人群RA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喻景奕周公社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类风湿关节炎
- 经椎间隙楔形截骨术治疗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经椎间隙楔形截骨术治疗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7-12,我院收治的30例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腰椎后路椎间隙楔形截骨术治疗,随访并观察患者术后疗效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的Cobb角、躯干侧方偏移率以及脊柱矢状位失平衡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术后,10例Frankel分级为C级者,改善至D级2例、E级8例;14例D级者,改善至E级12例,2例无变化;6例E级者术后未有变化。30例术后腰背痛VA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ODI指数由术前的(30.11±6.32)%改善至术后的(19.02±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椎间隙楔形截骨术治疗脊柱侧后凸畸形,可显著改善其脊柱形态,减轻疼痛、神经功能及活动功能障碍。
- 喻景奕周公社张金磊
- 关键词:椎间隙楔形截骨术脊柱侧后凸畸形
- 斜外侧腰椎体间融合术初次术后邻近节段退变
- 2022年
- [目的]评价斜外侧腰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0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一2019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采用0LIF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12〜16个月,平均(13.74±1.63)个月。术后(12.66±3.64)周患者恢复完全负重活动。随访期间,患者术后疼痛逐步减缓,功能逐步改善。与术前相比较,末次随访时VAS和0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腰椎前凸角(LL)显著增加(P<0.05),而侧凸Cobb角显著减少(P<0.05)。至末次随访时,50例患者再次手术椎间隙均达到骨性融合,椎间融合器无移位、下沉。[结论]采用0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位新维喻景奕周公社张金磊王怀新
- 关键词:腰椎融合术
-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2023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假手术组大鼠仅切开椎板,不做其他处理。模型组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捶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姜黄素组大鼠在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后给予50 mg/kg的姜黄素。治疗4周后采用Basso Beanie Bresnahan(BBB)量表进行运动功能评分,斜板试验最大角度来评估脊髓功能恢复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损伤段脊髓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生化酶学检测大鼠脊髓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蛋白质免疫检测脊髓组织磷酸化p65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姜黄素组大鼠斜板实验最大角度[(47.23±4.51)°]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31.35±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3,P<0.05)。姜黄素组大鼠BBB评分[(11.48±2.22)分]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5.88±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30,P<0.05)。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结构被损伤,细胞排列凌乱,灰质和白质界限模糊,且伴随大量胶质细胞的增生;姜黄素组大鼠脊髓结构明显好转,脊髓坏死范围明显降低,灰质和白质界限好转,且可见少量神经元。姜黄素组大鼠外周血GSH-px和SOD活性[(97.74±5.54)、(89.42±5.43)U/ml]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73.41±6.79)、(60.69±8.91)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33、8.711,P<0.05)。姜黄素组大鼠外周血MDA水平[(5.43±0.49)U/ml]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7.14±0.60)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0,P<0.05)。姜黄素组外周血TNF-α、IL-6和IL-1β水平[(107.70±10.88)、(69.11±5.76)、(122.01±15.99)pg/ml]明显低于模型�
- 周公社郭宏宇宋永辉赵飞
- 关键词:姜黄素脊髓损伤炎症神经功能
- 复杂Pilon骨折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通过对软组织的评定指导复杂性Pilon骨折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7月—2013年9月Ⅲ型Pilon骨折48例,将单纯肿胀者及肿胀伴清亮水泡者24例归为A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肿胀伴有皮肤擦伤或伴有血性水泡者及开放性皮肤撕脱伤24例归为B组给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随访术后的复位及临床疗效,将A组和B组给予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A组的放射学评定:解剖复位15例,复位可7例,复位差2例,B组的放射学评定:解剖复位14例,复位可8例,复位差2例,P>0.05。A组的治疗效果评价:优16例,良4例,可3例,差1例,B组的治疗效果评价:优15例,良5例,可3例,差1例,P>0.05。结论将复杂Pilon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还是有限内固定结合外支架治疗可依据软组织的单纯肿胀者及肿胀伴清亮水泡者、肿胀伴有皮肤擦伤或者伴有血性水泡者及开放性皮肤撕脱伤作为组织评判的依据,为手术方案的选择做出指导。
- 周公社喻景奕张向东
- 关键词:PILON骨折手术方案内固定外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