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春梅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校长
  • 2篇教育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学区
  • 1篇研究共同体
  • 1篇择校
  • 1篇政府
  • 1篇社会
  • 1篇住房
  • 1篇领航
  • 1篇名校
  • 1篇名校长
  • 1篇教育家
  • 1篇教育家型校长
  • 1篇共同体

机构

  • 3篇江苏第二师范...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篇季春梅
  • 1篇陈友华
  • 1篇严华银
  • 1篇回俊松
  • 1篇施旖旎

传媒

  • 1篇学海
  • 1篇中小学教师培...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研究共同体的理性自觉:教育家型校长培养之目标、理念与路径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对当前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两极模式"的弊端进行分析,认为无论是教育理论优先还是教育实践优先都无法真正打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标志是理性自觉的实践者,其具有实践、理性、自觉的特征。因此,对于培养基地来说,构建研究共同体是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理性选择,并在这样的培养理念指导下,在课程设计、平台建设、资源建设以及具体策略等方面为培养对象真正走向理性自觉提供路径支持。
季春梅
关键词:教育家型校长研究共同体
学区房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后果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本文以中国知网资源数据库和百度新闻为搜索平台,对"学区房"相关的学术文献和新闻报道进行检索并对其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尽管"重点学校"政策与"就近入学"规定分别在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已具雏形,但直到2005年前后,"学区房"的概念才真正诞生,这与住房市场化之后学校教育与房地产的联姻密不可分。学区房成为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工具,这种经营最终演变成了对名校符号的运作。
陈友华施旖旎季春梅
关键词:择校教育住房
“培养基地—地方政府—名校长学校”名校长培训模式构建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名校长培养基地、地方政府、名校长所在学校在名校长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的过程中承担共同的责任与使命。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在借鉴"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以"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为载体,提出并实施了"名校长培养基地—地方政府—名校长学校"名校长培训模式。三方遵循"目标一致、责任分担、成果共享、合作发展"的原则,在名校长培养、带动区域内校长成长和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共同创新,逐步形成了名校长专业发展合作共同体。此项探索破解了名校长培训实效性不强、名校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足的问题,为我国新时期的校长培训工作做出了有益探索。
回俊松季春梅严华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