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利珍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土壤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力
  • 1篇地力评价
  • 1篇地貌
  • 1篇地貌类型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属性识别模型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类型
  • 1篇土壤肥力
  • 1篇土壤肥力评价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土壤侵蚀潜在...
  • 1篇土壤全氮
  • 1篇盆地
  • 1篇全氮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5篇常庆瑞
  • 5篇宋利珍
  • 3篇方睿红
  • 1篇陈永贵
  • 1篇宋丰骥
  • 1篇赵业婷
  • 1篇陈学兄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秦巴山区汉阴盆地耕层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GPS定位,在陕西省汉阴县采集耕地表层土样(0~20 cm)1500个,应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对汉阴县耕层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汉阴县土壤全氮的平均含量为1.20 g.kg-1,为中等偏上水平;土壤全氮的变异系数为0.31,为中等变异程度。通过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半方差模型分析可得,汉阴县全氮含量空间变异以各向同性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其块金系数为0.425,表明全氮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土壤全氮空间分布呈现中部高、东北和西南低的趋势,这主要受当地地形、土壤类型和施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宋利珍常庆瑞方睿红
关键词:全氮地统计学
改进属性识别模型在秦巴山区土壤肥力评价中的应用
2012年
针对秦巴山区特点,选取安康市汉阴县作为研究区。利用GPS定位共在研究区内取得2420个耕层(0~20cm)土壤样品。通过对土壤样品的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pH值等6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室内化验分析得到的结果,运用基于墒权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改进属性识别模型,对研究区内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借助ArcGIS9.3绘制了土壤肥力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肥力属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北部及东南部低中山处肥力水平较好,中部及西南部低山丘陵地区肥力水平相对较差;改进的属性识别模型在进行评价时较为准确,且简单稳定,为土壤肥力的的综合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方睿红常庆瑞宋利珍
关键词:土壤肥力属性识别模型GIS
陕西富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对陕西富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进行评价,旨在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地形坡度、植被指数、年降水量、土层厚度、土壤可蚀性、岩性、人口环境容量失衡度和坡耕地占坡地面积比例等8个因子,作为评价陕西富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的主要因素,首先对各个因子进行分级、量化处理,然后利用特尔斐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确定8个因素的权重,最后运用侵蚀因子权重评分法的数学模型计算陕西富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结果】影响富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8个因子的权重依次为:地形坡度0.20,植被指数0.18,土层厚度0.16,年降水量0.12,土壤可蚀性0.12,岩性0.09,坡耕地占坡地面积比例0.08,人口环境容量失衡度0.05。富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为33,属于危险型。【结论】利用侵蚀因子权重评分法得到了富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的评价等级;8个侵蚀因子中,地形坡度、植被指数、土层厚度对富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的影响较大。
陈学兄常庆瑞赵业婷宋利珍陈永贵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危险度评价层次分析法
秦巴山区不同地貌类型土地利用分形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以陕西省汉阴县为例,运用分形理论计算不同地貌类型下土地利用类型图斑的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结果表明:该县的土地利用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通过对比不同地貌类型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得出在不同地貌类型上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复杂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土地利用结构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参考。
宋利珍常庆瑞
关键词:分维数土地利用类型
改进灰色关联模型在秦巴山区耕地地力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以秦巴山区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为例,在通过土壤调查采样和室内化验分析获得的相关耕地地力数据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模糊评价等方法改进了灰色关联模型,实现了耕地地力综合评价的定量化和自动化。结果表明,该地区耕地基础地力可分为5级,其中Ⅰ级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32%,Ⅱ级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5.41%,Ⅲ级地占耕地总面积的21.61%,Ⅳ级地占32.47%,Ⅴ级地占23.18%;研究区内耕地地力属中等偏差水平,其中河谷阶地的耕地地力水平状况相对较好,低山丘陵区的耕地地力水平相对较差,中低山的耕地地力水平最差。
方睿红常庆瑞宋利珍宋丰骥
关键词:耕地地力灰色系统综合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