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双悦

作品数:10 被引量:114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经济带
  • 2篇丝绸之路
  • 2篇城市
  • 2篇城镇化
  • 2篇一带一路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新中国
  • 1篇一体化
  • 1篇以人为本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人为本
  • 1篇市民
  • 1篇市民化
  • 1篇能源
  • 1篇能源合作
  • 1篇农民
  • 1篇农民市民
  • 1篇农民市民化

机构

  • 9篇首都经济贸易...
  • 3篇兰州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9篇张双悦
  • 3篇邬晓霞
  • 1篇安树伟
  • 1篇武占云

传媒

  • 2篇经济研究参考
  • 2篇经济问题
  • 1篇兰州商学院学...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广西财经学院...
  • 1篇新媒体研究
  • 1篇兰州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中国的资源型城市与老工业基地:形成、发展与展望被引量:25
2019年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与老工业基地可以分为资源型城市、复合型城市、老工业基地三种类型。新中国成立70年来,资源型城市与老工业基地主要经历了奠定基础、蓬勃发展、危机初现、转型与振兴四个阶段,发展轨迹符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复合型城市发展总体优于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演进路径不同,但最终发展方向都是新型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振兴依然任重道远,资源型城市要强化分类指导,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聚,通过完善城市功能为产业集聚发展创造条件;复合型城市要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向新型工业基地迈进;老工业基地要靠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创新突破向新型工业基地迈进。
安树伟张双悦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
“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及未来走势被引量:56
2017年
《"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绿色食品"、"‘绿色通道’建设"、"城市绿化"和"推行绿色消费方式"四个关键词。《"十一五"规划纲要》增加了绿色建筑和绿色工业两个方面的内容。《"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阐述了"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金融"等方面的内容。《"十三五"规划纲要》分别从绿色定位、绿色消费、绿色农业、绿色制造、绿色流通、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城市、绿色区域发展、绿色产业、绿色海洋经济、绿色能源资源和绿色制度建设等方面对"绿色发展"给予了系统的阐述。如果说建设"美丽中国"属于顶层设计,那么,构建绿色区域当属抓手,创建绿色城市和美丽乡村为构建绿色区域的前提和条件,实现产业的绿色化,或者说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则为绿色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核和着力点,与此相呼应,绿色制度建设当为保障体系。
邬晓霞张双悦
关键词:绿色产业体系
新型城镇化之本质:文献综述及路径选择被引量:4
2016年
传统的城市经济学将城镇化的本质概括为"文化的归集"、"城乡一体化"、"空间聚集"、"城市文明的形成"、"人类的家园"、"人工环境"等。与此不尽相同,可以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归纳为"人的全面发展论"、"可持续发展论"、"农民市民化论"、"城乡一体化论"和"转型论"五种观点。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路径的选择主要有:一是坚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三是有效增加城镇供给,并逐步消除不同级别城镇之间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异;四是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
张双悦张贡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化农民市民化
走绿色城镇化道路:内涵、外延及路径选择被引量:3
2017年
一、"绿色城镇化"理念的形成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首先是在2013年12月12-13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张双悦
关键词:城镇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尊重自然
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的特点与展望被引量:3
2018年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对外合作倡议,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该倡议的深入实施。该文采用文献计量和逻辑分析的方法,考察并揭示了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的格局、特点、不足及发展方向。当前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具有问题导向明显、规范分析为主和研究视角宽泛等特点,但也存在高影响力的集中研究稀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缺乏、研究问题的视域狭窄及领域不平衡等问题,应尽快搭建学科交叉、领域协同的研究平台,努力形成兼顾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注重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结合、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并重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理论体系。
陈润羊张双悦
2004—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空间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波动起伏,经济空间格局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变化。采用标准差椭圆方法,通过定量识别及空间可视化的方式精细刻画出2004—2014年中国GDP及其增长率的空间格局时间演化特征。并得出如下结论:中国GDP空间分布保持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态势,经济主体呈狭长状、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且沿海地区的GDP总量大于内陆地区;中国经济增长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向西移动,以及空间扩张的趋势,由此表明国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
张贡生张双悦
关键词:经济增长波动金融危机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吉隆口岸是西藏面向南亚开放与合作发展的重要口岸之一。"十三五"时期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应根据"一带一路"倡议、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构建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的要求,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高贸易水平、完善口岸城镇支撑发展能力、保护合作区生态环境及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等途径加快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邬晓霞张双悦
新媒体经济的内涵、发展与趋势被引量:8
2017年
在中国迈入服务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成为缓解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途径,新媒体经济作为当前在中国大范围发生的一种产业融合新业态,正在成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文章采用理论阐释与实证考辨相结合的方法 ,重点分析了新媒体在西方的起源与演变、在中国的高速成长与融合发展;结合当前新媒体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行业管制、知识产权、网络安全和市场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继而从国家政策、产业链融合、业态创新等视角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若干策略思路。
武占云张双悦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014国内文献综述被引量:2
2015年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此后,"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国内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及特征、战略意义、功能定位、面临的挑战以及建设路径等五个问题回顾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发现,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存在空间范围不明确、缺乏历史背景分析、过多关注传统能源合作等问题,进而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定义、战略定位及未来建设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张双悦邬晓霞
关键词:欧亚大陆桥能源合作城市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