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洁洁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喷动
  • 5篇喷动床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气固
  • 2篇气固两相
  • 2篇气固两相流
  • 2篇气固两相流动
  • 2篇纵向涡
  • 2篇纵向涡发生器
  • 2篇涡发生器
  • 2篇两相流
  • 2篇两相流动
  • 2篇流动特性
  • 1篇导向管
  • 1篇直管段
  • 1篇三维数值模拟
  • 1篇数对
  • 1篇死区
  • 1篇湍流模型

机构

  • 5篇西北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5篇张洁洁
  • 4篇吴峰
  • 4篇马晓迅
  • 3篇杨剑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湍流模型对喷动床内气、固相流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掌握湍流模型对喷动床内气、固2相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双流体模型对喷动床内气、固2相流动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运用颗粒动理学理论描述颗粒相应力封闭流体控制方程,使用Gidaspow曳力模型描述气、固相间作用,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关文献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了3种湍流模型及颗粒碰撞恢复系数对喷动床内喷动形式、颗粒速度、颗粒体积分数及颗粒湍动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湍流模型对喷动床的径向颗粒速度及孔隙率等参数的模拟结果影响不明显,但对喷动床内轴向流动的模拟结果,特别是喷射区及喷泉区内颗粒的体积分数和颗粒湍动能具有显著的影响,标准湍流模型下的床内颗粒湍动能在喷泉区最高,其体积分数云图也能较好地表现喷动的结构。颗粒碰撞恢复系数对喷动床内多相流动的数值模拟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数值模拟工作中需合理取值。
吴峰张洁洁牛芳婷马晓迅杨剑
关键词:喷动床湍流模型数值模拟
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纵向涡流效应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深入了解纵向涡流对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的纵向涡流效应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采用RUC曳力系数模型描述气、固相间作用力,通过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和颗粒动力学理论对气固两相流动进行模型处理。分别对无扰流件、加入一对小球扰流件及加入一对纵向涡流发生器喷动床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及对比。研究表明:加入球体扰流件及纵向涡流发生器之后,喷泉区的喷动高度明显下降,并在球形扰流件及纵向涡流发生器附近产生了二次漩涡。纵向涡流的存在显著地增加了喷动床内环隙区颗粒相的径向速度,增加了喷射区及喷泉区内颗粒体积分数及其密集度,有效增强了喷动床内气体、颗粒沿径向与轴向的湍动能及拟温度值,进而强化了环隙区与喷射区内颗粒、流体两相的横向混合效果及颗粒间的动量交换过程。
张洁洁吴峰马晓迅杨剑
关键词:喷动床数值模拟
带纵向涡流发生器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三维数值模拟
在21世纪的今天,喷动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被用于颗粒粉碎、干燥、化学反应、涂层、热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各国研究学者也都致力于研究喷动床内气固流动的规律以及各种模拟参数、模型设置等对床内气固流动的影响。但大多数的研...
张洁洁
关键词:喷动床纵向涡发生器气固两相流流动特性
文献传递
纵向涡发生器排数对三维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影响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研究纵向涡流对柱锥体喷动床内颗粒横向混合规律的影响,采用双流体模型对带纵向涡发生器喷动床内的气-固两相流动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纵向涡流效应及纵向涡发生器排数(1~3排)对喷动床内颗粒相运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纵向涡流能够有效地增加喷动床内近环隙区域颗粒的体积分数,使得颗粒沿径向分布更加均匀。其中2排纵向涡发生器能够使喷动床内整体颗粒体积分数沿径向分布实现最均匀状态。纵向涡流能够有效增加喷动床内颗粒的径向速度,强化气体、颗粒的横向混合,进而有效地降低了颗粒拟温度。
张洁洁尚灵祎吴峰马晓迅杨剑
关键词:数值模拟
一种带有导向管的喷动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导向管的喷动床,喷动床主体分为直管段和锥管段,在锥管段与喷动床主体连通设置进气口喷嘴,进气口喷嘴伸入喷动床的锥管段内,在喷动床主体内沿轴向设置导向管,导向管与进气口喷嘴非连续连通;所述的导向管包括...
吴峰牛方婷张洁洁马晓迅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