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志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二聚体水平及脑血管侧支循环状况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及脑血管侧支循环分级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HT)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3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HT组(n=102)和非HT组(n=269),再根据HT严重程度进一步将HT组分为出血性脑梗死1型(HI1)组(n=39)、出血性脑梗死2型(HI2)组(n=28)、脑实质出血1型(PH1)组(n=21)、脑实质出血2型(PH2)组(n=14)4个亚组。比较HT组与非HT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侧支循环分级,以及不同亚组HT患者间D-二聚体水平。分析D-二聚体水平、侧支循环分级与脑梗死HT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HT组患者入院时、入院第3天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非HT组,入院时侧支循环分级差于非HT组(均P<0.05)。HI1组、HI2组、PH1组、PH2型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第3天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HT程度呈正相关,侧支循环分级与脑梗死HT程度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D-二聚体水平越高,脑侧支循环分级越低,急性脑梗死患者HT的发生风险可能越高,且HT程度更严重。监测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动态变化,并结合侧支循环分级状况,或许有助于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HT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
- 梁朝莹沈岳飞覃祖业颜循金黄翠艳李松良苏丽娜罗丽蕾林敏仕张炜志
- 关键词:出血性转化D-二聚体侧支循环病情评估
-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与后循环缺血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临床特征以及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96例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发生后循环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96例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中,有276例发生后循环缺血,发生率为69.70%。单因素及多因素结果显示,男性、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是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发生后循环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发生后循环缺血的概率较高,男性、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积极治疗或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发生后循环缺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 林敏仕梁朝莹马可颜循金张炜志李松良唐国富陈俊宇
-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
- 醒脑静治疗脑梗死患者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醒脑静治疗脑梗死患者意识障碍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梗死伴意识障碍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在改善脑梗死患者意识障碍方面效果显著,不仅可以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同时对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 覃祖业林椿人张炜志
- 关键词:醒脑静脑梗死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纳入368例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治疗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将回归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作为预测因子,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368例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有104例(28.26%)预后不良。不同预后患者的高血压合并情况、糖尿病合并情况、溶栓时间(即发病至给予溶栓药物的时间)、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高血压、大面积脑梗死、溶栓时间长、溶栓前NIHSS评分高、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和CRP水平升高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灵敏度为0.865,特异度为0.837;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为χ2=8.589,P=0.378;校准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前后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4。结论高血压、大面积脑梗死、溶栓时间长、溶栓前NIHSS评分高、入院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RP水平高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出现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及预测一致性,简单易懂,或可为临床医生制订溶栓前后的决策提供参考。
- 劳小平罗世旺张炜志廖荣西李雄新
-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预后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