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艳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转运
  • 2篇重症
  • 2篇风险管理
  • 1篇学龄
  • 1篇学龄期
  • 1篇氧合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预警
  • 1篇预警机制
  • 1篇体外膜肺氧合
  • 1篇重症病人
  • 1篇重症患者
  • 1篇自尊
  • 1篇癫痫
  • 1篇癫痫患儿
  • 1篇外膜
  • 1篇危重
  • 1篇危重患者
  • 1篇小儿

机构

  • 5篇河南省人民医...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5篇徐艳
  • 3篇王彦利
  • 3篇潘旗开
  • 2篇刘延锦
  • 1篇柴宇霞
  • 1篇王月芹
  • 1篇高丽
  • 1篇马彩霞
  • 1篇雷蕾

传媒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2篇全科护理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症体外膜肺氧合患者院际转运风险管理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MCO)院际转运风险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7年7月共有116例EMCO院际转诊,收集到98例临床资料(84.5%)的性别等基本资料,转运时长、转运距离、18.00-08.00点到达(%)、转运人员级别合格率(%)等转运特点资料,转运病种以及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包含与患者相关(P-AEs)和与转运设备或人员相关(E-AEs)两大类)进行统计学分析等。结果院际转运患者中(88人)来自省内18家协作医院;剩余(10人)来自省外4家ICU。3家ICU转运10例以上患者;5家ICU转运5~9例;其他ICU转运1~4例。超过1/3院际转运发生在夜晚(即18.00到08.00之间)到达;患者转运评估风险级别与转运人员等级相匹配合格率达90%;转运病种以重症肺炎为主,98次转运中只有5次发生不良事件(5.1%),但不良事件发生总例数为13例(13.2%)发生时间段主要分布在前期2013-2015年期间。与患者相关转运不良事件发生6例(6.1%)与转运设备或人员相关转运不良事件发生7例(7.1%),其中通信事件发生2例(2.0%),1例为转运时间计划不合理,1例为患者病情沟通出现差错。危险交通状况发生1例(1.0%)为司机疲劳驾驶等。结论构建区域性EMCO重症患者院际转运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形成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外支持团队为中心,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中心为平台,EMCO重症患者院际转运小组为移动ECMO小组,集急救、转运、通讯、联络和培训为一体化向地区协作医院线性辐射的“中心-辐射”型EMCO重症患者医疗体系,明显降低EMCO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EMCO院际转运患者安全与成功。同时,在降低医疗成本、医疗资源、患者并发症以及最重要的是提升ECMO院际转运质量等方面获得最大收益。
潘旗开刘延锦柴宇霞赵亚缓雷蕾贾亚南徐艳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重症患者风险管理
重症病人安全院际转运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
2020年
对转运需求特点、转运人员资质化与转运设备便携化、转运组织流程标准化及转运时间与方式选择策略化等重症病人院际转运体系相关安全转运内容进行总结,为减少重症病人院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提供新的角度。
徐艳王彦利王晓晓潘旗开
关键词:重症病人
互联网模式下的学校-医院-家庭健康管理模式在学龄期癫痫患儿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互联网模式下的学校-医院-家庭健康管理模式对学龄期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自尊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8例学龄期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互联网模式下的学校-医院-家庭健康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自尊水平、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儿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森伯格自尊心量表(SES)评分、缺陷感量表(F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O)评分、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模式下的学校-医院-家庭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龄期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及自尊水平。
王彦利徐艳高丽马彩霞
关键词:自尊服药依从性
小儿抽搐专用急救箱在临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病区自备抽搐患儿急救箱在抢救抽搐患儿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一病区自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使用抽搐患儿急救箱前后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未使用急救箱)这一时间段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n=43例),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使用急救箱)这一时间段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n=40例),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抢救应答时间、药品及物品的完整率、抢救落实及时率、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0.83±1.15)s]与对照组[(30.56±1.09)s]相比抢救应答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64,P<0.05)。观察组药品及物品的完整率(95.00%)与对照组(72.0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5,P<0.05)。观察组抢救落实及时率(92.50%)相比对照组(67.44%)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02,P<0.05);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例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0,P<0.05)。结论将病区自备抽搐患儿急救箱应用于抽搐患儿的抢救工作中能够明显的缩短抢救的应答时间,提高药品及物品的完整率、抢救落实及时率,提高护理人员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王彦利段续芳徐艳
关键词:小儿抽搐临床救治
区域性危重患者院际转运风险管理预警机制探讨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区域性危重患者院际转诊的风险管理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急救中心通过远距离院际转运收治的749例危重症患者的年龄段、里程数、转运病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院际转运患者中男472例(63.0%),女277例(37.0%);年龄段集中在18∽60岁;转运病种以颅脑损伤为主,其中240例需机械通气支持;转运距离最远长达1790公里;730例患者安全转送回医院(97.5%),10例途中要求停止转运(1.3%),死亡9例(1.2%),未出现患者投诉;转运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分类如下:呼吸心跳骤停9例(1.2%),呼吸困难10例(1.3%),供氧中断12例(1.6%),各种管道滑脱23例(3.1%),设备故障7例(0.9%),输液滴速不当102例(13.6%)等。结论构建区域性危重患者院际转运风险管理预警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形成院外院内一站式绿色通道服务,保证危重患者院际转运安全与成功。
潘旗开王月芹刘延锦徐艳
关键词:危重患者护理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