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晓燕

作品数:15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电气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课程
  • 2篇电缆
  • 2篇电子系统
  • 2篇时间常数
  • 2篇极化
  • 2篇国际课程
  • 2篇PDC
  • 2篇LABVIE...
  • 1篇单片
  • 1篇单片机
  • 1篇电工技术
  • 1篇电工技术基础
  • 1篇电介质
  • 1篇电缆绝缘
  • 1篇电流
  • 1篇电网
  • 1篇电压
  • 1篇电源容量
  • 1篇多样性

机构

  • 15篇四川大学
  • 2篇国网四川省电...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成都金强机电...
  • 1篇中国铁塔股份...

作者

  • 15篇曹晓燕
  • 4篇涂国强
  • 4篇雷勇
  • 3篇李雷
  • 3篇周群
  • 2篇周凯
  • 2篇杨帆
  • 1篇宋黎明
  • 1篇孙曼
  • 1篇李良刚
  • 1篇梁斌
  • 1篇徐航
  • 1篇冉立
  • 1篇雷勇
  • 1篇沈烨
  • 1篇卜涛

传媒

  • 4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 1篇绝缘材料
  • 1篇电瓷避雷器
  • 1篇电气传动
  • 1篇自动化与仪器...
  • 1篇国外电子测量...
  • 1篇电气电子教学...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电力电容器与...
  • 1篇电力系统保护...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3年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是一门基础性综合设计实验,是电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环节。针对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线下教学存在的实验项目分立、学时紧张、不同能力学生对课时需求不同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实验示范性操作及易错知识库,升级考核方式,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体系。实践表明,相关措施在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满足了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对于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显著的效果,对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衔接发挥了重要作用。
曹晓燕梁斌李雷周群
一种高精度的电网谐波/间谐波检测的组合优化算法被引量:22
2014年
为了提高电能质量,准确测量电网中的谐波和间谐波频率、幅度和相位,给出一种高精度的电网谐波和间谐波检测的组合优化算法。首先,利用双窗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时移相位差频谱校正法,检测出谐波和间谐波的频率值;再构建谐波和间谐波信号幅值和相角参数的目标函数,设定初始值和迭代精度,由拟牛顿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迭代运算,检测出相应的谐波和间谐波信号的幅值和相位角。利用该方法对复杂间谐波信号进行检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双窗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时移相位差频谱校正法和拟牛顿法的组合算法实现了间谐波幅值、频率和相位三个特征的较高精度检测。且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彭祥华周群曹晓燕
关键词:目标函数拟牛顿法
电缆高压侧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解决工业现场的电缆绝缘状态诊断问题,设计了一种电缆高压侧极化-去极化电流(PDC)检测装置。通过分析工业现场环境中影响PDC测试的因素,表明了高压侧测试方式更适合工业现场的电缆绝缘状态诊断。由于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变化范围大(pA~mA),且现场存在各种电磁干扰,装置中的微电流检测电路采用了自动换挡和低通滤波的设计,满足了装置对快速变化的电流的测量以及抗干扰能力的要求,装置的电流测试范围为±1 pA~±2 mA,分辨率为1 pA。该装置采用与上位机之间采用了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使得该装置在现场放置时灵活性强,能够适应复杂的测试环境。经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能够对电缆的绝缘状态进行准确评估。
王吉祥周凯杨帆林思衍曹晓燕
基于改进传输线模型和FDTD算法的西南丘陵地区感应雷过电压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感应雷过电压严重影响西南丘陵地区中低压配电线路运行可靠性。为减小雷电事故概率并对线路防雷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分析土壤与水平电场的关系,并基于土壤因素改进Agrawal场线耦合模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计算感应雷过电压。针对四川省自贡市某10kV输电线实测并分析,结果表明:大地电导率对感应雷过电压的峰值影响较大;与雷击点相对距离对感应雷峰值和起震时间都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对西南地区进行差异化防雷分析,使理论计算更加接近实际,为西南丘陵地区输电线防雷设计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徐航周群曹晓燕涂国强
关键词:水平电场防雷设计
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初探被引量:8
2018年
为了解决教学实验室时间、空间以及实验项目的限制,为学生创新竞赛及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平台,该文提出了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分层次教学、教导员辅导、高年级带低年级、创新创实验项目申报与制作的建设与管理模式,形成了"四年连动、逐层递进、自主开放、以赛促学"的实施方案,为学生提供了创新能力锻炼、创新竞赛与项目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竞赛、创新创业能力及科研思维有良好的效果。
曹晓燕卜涛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自主管理
“电工技术基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被引量:5
2019年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日趋明显,大力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已成为课堂教学革命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改革,讨论如何充分利用智慧教学环境,把教育信息技术、先进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深度融合,构建智慧课堂,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进一步深化“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宋黎明雷勇孙曼曹晓燕沈烨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电工技术基础
双层电介质界面极化电流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2024年
界面夹层极化现象是高电压技术中的重要知识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双层电介质界面极化电流的测量,研制了一套界面极化电流测量装置——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装置。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原理,设计了无线传输数据的皮安表、可输出0~5 kV电压的程控直流高压电源以及分析显示数据的上位机控制程序,然后基于该测量装置设计了双层电介质界面极化电流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装置解决了双层电介质界面极化电流不易测量、学生理解难的问题。将实验教学与实际工程问题紧密连接,把微观的工程技术问题转变为宏观的实验现象,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重要意义。
曹晓燕周凯冉立杨帆王吉祥
基于矩阵实验室的无线传输脉象处理系统
2012年
背景:脉搏波的采集一般都是基于有线的方式,这给测量带来不易移动、不易扩展等不便,同时传统的脉象识别也受到人为经验的限制。目的:为了弥补有线方式采集脉搏波带来的不便以及传统脉象识别受医生知识及经验的限制,文章提出一种应用无线采集脉搏信号,再应用正态二叉树支持向量机算法对脉象进行分类,以达到脉象无线传输、智能识别的目的。方法:首先通过HK2000B+集成脉搏传感器采集到脉搏波,经过信号调理电路的处理,采用无线收发模块,将其传输到计算机中,然后应用矩阵实验室软件对采集到脉搏波进行处理后提取脉搏波的时域和频域特征,最后对采集到的160例脉搏信号应用正态二叉树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平、滑、弦、细4种脉象进行分类识别。结果与结论:该方法在目前的脉象分类方法中具有较高的分类速率、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以及较高的分类正确率,有利于推进脉诊的远程和客观化的实现。
曹晓燕雷勇李良刚
关键词:脉象无线模块支持向量机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在实践及国际课程周的改革初探被引量:2
2017年
为培养学生兴趣及实践能力,满足不同专业、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对国际实践周开设的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进行了改革。该文介绍了课程现有的实验资源,开设的实验项目以及不足,提出了从单一实验项目到多种实验项目转变以及阶梯性考核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使课程充分发挥了承接基础知识,又衔接专业知识的承上启下作用。
曹晓燕涂国强李雷
温度对PDC法测试冲击电容器结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为了研究不同测试温度对冲击电容器极化去极化电流法(PDC)测试结果的影响,对未老化和热老化10天的冲击电容器分别进行了20℃、40℃、60℃、80℃下的PDC测试。通过分析不同测试温度下的极化去极化电流,得到了冲击电容器不同测试温度下的直流电导率、0.1Hz下的介质损耗因数值(tanδ)和时间常数不对称系数(τ_(as))。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温度的上升,冲击电容器热老化前后极化电流、直流电导率及0.1 Hz下的介质损耗因数值均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适当减小。而时间常数不对称系数虽然随着温度变化有一定的波动,但变化并不明显,因此,在对冲击电容器进行PDC测试时可选择时间常数不对称系数作为判断冲击电容器绝缘状态的依据。
张晨萌谢施君夏亚龙严飞林浩曹晓燕王吉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