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鸿飞

作品数:20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法理
  • 6篇司法
  • 5篇司法公信
  • 5篇公信
  • 5篇法治
  • 4篇行政
  • 4篇检察
  • 3篇言说
  • 3篇宪法
  • 3篇法律
  • 3篇法律监督
  • 2篇行政公益
  • 2篇行政公益诉讼
  • 2篇人权
  • 2篇社会管理
  • 2篇社会管理模式
  • 2篇司法公信力
  • 2篇司法能动
  • 2篇诉讼
  • 2篇权利

机构

  • 13篇扬州大学
  • 9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0篇梁鸿飞
  • 4篇张清
  • 4篇蔡宝刚
  • 1篇戴云飞

传媒

  • 2篇法制现代化研...
  • 1篇湖湘论坛
  • 1篇长白学刊
  • 1篇求是学刊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桂海论丛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司法者的内稳态
2014年
当前,诸如司法公信、司法能动以及司法职业化等关于司法者衍生产物或其内在机制的研究在学界已呈饱和状态。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将生物学上的"内稳态"理论移植于司法者身上进行理论创新。所谓司法者的内稳态,即是指司法者在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解决纠纷、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中以司法制度为依托将各种司法机制系统化组合而达致的一种相对恒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司法者的内稳态是由司法制度的各种内在机制设计组合所决定的,这种内稳态在司法权力运行过程中予以体现。司法者内稳态是司法公信的立身之本,是司法能动的理性保证。司法独立是司法者内稳态生成的政治基础;市场经济是司法者内稳态生成的经济基础;法律职业化的形成是司法者内稳态生成的基础性要素。
梁鸿飞蔡宝刚
关键词:司法者内稳态司法公信司法能动
检察权介入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阐释
2013年
在社会转型与变迁背景下,行政权压制公民权社会管理模式已成为社会冲突与矛盾源头,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之要旨在于改变以往的压制型管理模式,转向为法治型管理模式。检察权,作为法律监督权,介入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为缓和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内在紧张,推进行政权与公民权的法治型关系形成以及创制稳定型的权力与权利结构。
梁鸿飞
关键词:检察权行政权公民权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视角下的社区管理制度变革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社区管理制度的变革已成为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即以往的技术性手段已无法修正社区管理的体制之弊,而是需要宏观策略与视角予以变革,使之兼容于社会环境的剧变。社区管理体制之弊的根本在于受制于行政权力主体,不能实现宪法理念与现实情境之要求——自治,而唯有行政权的自制与行政理念转变加之法律监督机制的构建完成才能促使社区管理实现自治并逐步过渡到善治。
梁鸿飞
关键词:社区管理自治
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失落与重构被引量:6
2016年
网络公共领域是偶然兴起的,它凭借着互联网的技术优势避绕了现实空间的禁锢与障碍。但是,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并不能消解现实空间的禁锢与障碍,这就决定了网络公共领域的不成熟性,也导致了它无可奈何地走向失落。作为仅有的为权利发声的一扇窗口,让其就此渐渐闭合实为不智之举。通过网络乱象所表现出的"民智未开"这一线索可以精确地定位现实空间的那些禁锢与障碍。那么,沿循着培育公众智识能力的路径打破那些禁锢与障碍即等同于实现了网络公共领域的重构。
梁鸿飞
关键词:网络公共领域权利
认真对待公民举报权的法理言说被引量:1
2014年
公民举报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充分和有效发挥对于制约国家权力及其治理腐败意义重大。但在我国公民举报权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有效保障,举报人信息被泄密及受到打击报复的现象时常发生。因此,要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法理高度认真对待公民的举报权,迈向权利反腐、强化法治反腐、锻造法治思维和创新激励机制是认真对待和有效保障公民举报权的重要基础和措施,以期引起官方和民间对公民举报权的重新认识和高度重视,进而充分和有效发挥公民举报权在我国反腐治权中的应有作用。
蔡宝刚梁鸿飞
宪法权威视角下的司法公信力建设研究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司法公信力关注有加,与其将其定义为司法权力主体与社会公众之间信用关系,不如说是法治主义之下的意识产物。那么,既然作为法治主义的产物,以宪法权威之视角研究司法公信力似乎更为妥适。如此,可以更为清晰地探究司...
张清梁鸿飞
关键词:司法公信力公民意识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逻辑——以“区域法治”作为概念分析工具
2013年
无论是学界还是政府,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认知与路径远未形成共识,恰逢其时,作为概念分析工具的“区域法治”进入了我们的理论视野。在法治视域之下,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与区域法治内在耦合,以区域法治为先导促进了社管理模式创新的逻辑演进,创设了新的理论模式;从区域法治出发,社会秩序维度的法治化形塑、民主深化维度的障碍清除、经济发展维度的市场环境供给,为社会管理创新及至最终实现“良法善治”提供了机制支持。
张清梁鸿飞
关键词:区域法治逻辑演进
人权与理性的法理言说
2013年
人权是人类具有理性思维之后的选择性产物,人权的发展以理性为主轴而形成相对完整的人权之链。进入现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自主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频繁交涉,理性轴承功能逐渐消退,人权发展的理性图景呈现出模糊性情境。为此需要超越传统抽象理性假定思维模式,通过实践性和关系性的商谈理性达成理性基础上的人权系谱共识,并通过自治论据、共识论据与民主论据等予以证成和推进,以达致破解现代人权迷途理性之策。
蔡宝刚梁鸿飞
关键词:人权法理
论我国法律监督的历史渊源与走向——以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成立为分析背景
2017年
法律监督源于对苏联检察制度的学理概括,其本意是将检察机关赋予为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担纲者的使命。由于一般监督权乃是法律监督权的核心,自1979年这项权力划离检察机关之后,整个法律监督权的运转就显得非常薄弱,尤其是职务犯罪侦查权完全倚赖纪委的"双规"措施。所以,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权转予新成立的国家监察委员会乃是无奈中的必然,也是统一反腐、法治反腐的大势所趋。不过,法律监督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其能否有效实施关系着国家法制的统一程度,任其不断消弱绝非明智之举。是故,就应当再次赋予检察机关一般监督权,强化公益诉讼权的运用,保留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职务犯罪侦查权,推进检察一体化的进程,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来重振法律监督权。
唐张梁鸿飞
关键词:法律监督检察机关
区域法治文化生发机理论略
2014年
伴随区域法治在“多样性统一”的命题下得以证立,区域法治文化如影随行地进入了我们的理论视野。区域人文传统是区域法治文化生成之基本脉络,继而成为区域法治实现之基本前提;区域法治主要表现为软法之治,契约精神贯穿于区域法治文化发展的始终;区域法治文化为区域法治提供智识供给,更助推国家法治与区域法治之多样性统一。
张清梁鸿飞
关键词:人文传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