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虹玲

作品数:6 被引量:62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药物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学成
  • 2篇三萜
  • 2篇三萜酸
  • 2篇芫花
  • 2篇羟基
  • 2篇化学成分
  • 2篇活性
  • 1篇杨梅素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乙酯
  • 1篇增溶作用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活性
  • 1篇三萜酸类
  • 1篇三萜酸类成分
  • 1篇色谱
  • 1篇山柰
  • 1篇山柰酚
  • 1篇山柰酚-3

机构

  • 6篇天津药物研究...
  • 6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夏广萍
  • 6篇赵娜夏
  • 6篇韩英梅
  • 6篇邵泽艳
  • 6篇董虹玲
  • 6篇白秀秀
  • 2篇商倩
  • 1篇张士俊

传媒

  • 3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草药
  • 1篇中药材

年份

  • 6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羟丙基-β-环糊精对二氢杨梅素的增溶作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对二氢杨梅素(DMY)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相溶解度法研究不同温度下羟丙基-β-环糊精对二氢杨梅素的包合作用,HPLC测定二氢杨梅素含量。结果:溶液中DMY与HP-β-CD质量浓度呈线性相关,相溶解度曲线呈AL型,包合物中DMY与HP-β-CD物质的量比1∶1,于25,35,45℃下表观稳定常数分别为500.0,944.8,2 449.8mol.L-1。结论:HP-β-CD对DMY有较好的增溶作用。
白秀秀夏广萍赵娜夏董虹玲邵泽艳韩英梅
关键词:羟丙基-Β-环糊精二氢杨梅素包合物
HPLC法测定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中灵芝酸C_2、灵芝酸G和灵芝酸A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建立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中3种灵芝酸类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 ,为全面评价灵芝药材和孢子粉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Diamonsi(l钻石)C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3%磷酸(28:72),体积流量1.2mL/min,检测波长250nm;柱温35℃。结果灵芝酸C2、灵芝酸G、灵芝酸A分别在0.40~10.06μg(r=0.99999)、0.40~10.00μg(r=0.99999)、0.40~10.00μg(r=0.9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4%、99.39%、101.22%,RSD值分别为1.64%、1.86%、2.20%(n=6);灵芝子实体中3种灵芝酸的质量分数分别在0.06~0.29mg/g、0.12~0.37mg/g、0.19~0.41mg/g,灵芝孢子粉供试品中3种灵芝酸的质量分数分别在0~0.01mg/g、0、0~0.03mg/g。结论本方法简便,稳定,可用于灵芝三萜类成分C2、灵芝酸G、灵芝酸A的定量分析。
董虹玲夏广萍赵娜夏白秀秀邵泽艳韩英梅
关键词:灵芝孢子粉三萜酸高效液相色谱
张家界产莓茶中的酚性化学成分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研究张家界产莓茶的酚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分离技术(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HPLC法分离化合物,用NMR、H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氢杨梅素(Ⅰ)、5,7,3',4',5'-五羟基二氢黄酮(Ⅱ)、没食子酰-β-D-葡萄糖苷(Ⅲ)、没食子酸(Ⅳ)、没食子酸乙酯(Ⅴ)、杨梅苷(Ⅵ)、(2R,3S)-5,7,3',4',5'-五羟基二氢黄酮醇(Ⅶ)、杨梅素(Ⅷ)。结论:其中,化合物Ⅱ和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白秀秀夏广萍赵娜夏董虹玲邵泽艳韩英梅
关键词:化学成分
芫花中瑞香烷型二萜原酸酯类化合物及其肿瘤细胞毒活性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芫花Daphne genkwa中的瑞香烷型二萜原酸酯类成分及其肿瘤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谱学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评价化合物对NCI-H1975肺癌细胞株和SK-BR-3乳腺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芫花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芫花酯甲(1)、芫花酯甲(2)、芫花酯丁(3)、芫花酯庚(4)、异芫花酯乙(5)、芫花酯乙(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6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株显示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217.1、172.6、170.2、809.4、83.7、61.6 nmol/L,而对肺癌NCI-H1975细胞株未显示细胞毒活性。
邵泽艳商倩赵娜夏张士俊夏广萍白秀秀董虹玲韩英梅
关键词:芫花细胞毒活性
赤芝子实体中三萜酸类成分及其抗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活性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赤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中三萜酸类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反相HPLC等方法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它们的化学结构,并进一步确定各化合物对乳腺癌SKBR3细胞的生物活性。结果分离得到13个三萜酸类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灵芝烯酸C(1)、灵芝酸C2(2)、灵赤酸A(3)、灵芝酸G(4)、灵芝烯酸B(5)、灵芝酸B(6)、灵芝酸H(7)、灵芝烯酸A(8)、灵芝酸I(9)、灵芝酸A(10)、灵芝烯酸K(11)、灵芝烯酸D(12)、灵芝酸D(13)。化合物6在20μmol/L浓度下对人乳腺癌细胞SK-BR-3的抑制率为40.3%。结论化合物11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6对人乳腺癌细胞SK-BR-3显示了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他化合物在该浓度下未显示活性。
董虹玲赵娜夏商倩夏广萍白秀秀邵泽艳韩英梅
关键词:赤芝子实体三萜酸
芫花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研究芫花中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聚酰胺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技术对芫花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芫花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醇(1)、(-)-异落叶松脂素(2)、落叶松脂醇(3)、对羟基苯甲酸(4)、3,4-二羟基苯甲酸(5)、山柰酚-3-β-D-(6-O-反-p-香豆酰)葡萄糖苷(6)、山柰酚-3-β-D-(6-O-顺-p-香豆酰)葡萄糖苷(7)、芫花素(8)、3′-羟基芫花素(9)、芹菜素(10)、木犀草素(11)。结论化合物2、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邵泽艳赵娜夏夏广萍白秀秀董虹玲韩英梅
关键词:芫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