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波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4篇肿瘤
  • 3篇腺肿瘤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淋巴
  • 1篇第三代芳香化...
  • 1篇电刀
  • 1篇胸前
  • 1篇胸前神经
  • 1篇杨梅素
  • 1篇抑瘤
  • 1篇抑瘤作用
  • 1篇抑制剂
  • 1篇阴性
  • 1篇阴性乳腺癌
  • 1篇预后
  • 1篇早期乳腺癌

机构

  • 7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7篇许波
  • 5篇刘先富
  • 3篇张明亮
  • 3篇田怀杲
  • 2篇王艳
  • 1篇张波
  • 1篇葛霞
  • 1篇郭伟
  • 1篇钱军
  • 1篇陈邦领
  • 1篇黄建康
  • 1篇陈晨
  • 1篇张晓静

传媒

  • 4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早期乳腺癌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的效果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和胸前神经(ATN)在早期乳腺癌手术中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确诊为早期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完整保留ICBN和ATN的65例(保留组),切断ICBN和ATN 55例(切断组).术后对2组患侧胸肌萎缩情况和上臂内侧感觉进行比较,并观察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情况.结果:保留组患侧上臂内侧感觉异常和胸大肌萎缩程度均明显低于切断组(P<0.01).随访6 ~36个月,2组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ICBN和ATN可有效减少患侧胸肌萎缩,减少上肢并发症且不增加患者复发转移危险.
许波刘先富张明亮田怀杲
关键词:乳腺肿瘤肋间臂神经胸前神经改良根治术
二氢杨梅素对乳腺癌模型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对小鼠肝、肾毒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对MCF-7乳腺癌模型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对小鼠肝、肾毒性的影响。方法MCF-7细胞株种植到裸鼠体内,建立MCF-7乳腺癌模型小鼠。将建模成功的12只模型鼠随机编号,分2组,每组6只,分别为常规饲养组(A组)、二氢杨梅素实验组(B组)。A组每日给予足量饵料外同时给予1mL生理盐水(安慰剂)灌胃,B组每日给足量饵料外同时给予含有二氢杨梅素与生理盐水混合的半流质1mL灌胃,二氢杨梅素使用剂量为25mg/g(小鼠体重),每日1次。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药浓度和心、肝、肾功能,指标包括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肌酐(Cr)。喂养2周后处死全部实验小鼠,测量瘤体体积及质量。结果二氢杨梅素25mg/g·d剂量灌胃对模型小鼠无显著毒副作用,且血药浓度可维持在较理想范围。经2周饲养后,实验组较对照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缩小(953±105)mm^3vs(467±65)mm^3(P<0.05),肿瘤质量显著降低(2.63±0.55)gvs(1.49±0.47)g(P<0.05),抑瘤率达43.35%。两组小鼠血清LDH、CK、ALT、AST、Cr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二氢杨梅素口服给药可以有效抑制乳腺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对小鼠的心、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影响。
张明亮刘先富陈晨唐经纬张晓静许波
关键词:二氢杨梅素乳腺癌
FOCUS超声刀与传统电刀在开放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比较FOCUS超声刀与传统电刀在开放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将116例甲状腺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超声刀组56例和传统组60例,超声刀组使用FOCUS超声刀,传统组使用电刀。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声音嘶哑、手足麻木及实验室检查低钙的发生率。结果: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P<0.01),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引流量显著少于传统组(P<0.01)。超声刀组病人术后声音嘶哑、手足麻木、实验室检查低钙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P<0.01)。结论:FOCUS超声刀在甲状腺肿瘤治疗比传统手术治疗疗效更优,并发症更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许波刘先富陈邦领黄建康钱军
关键词:超声刀电刀
结直肠癌及肝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灶CXCR4表达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CXCR4在结直肠癌及肝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结直肠癌组织、48例癌旁正常组织、15例肝转移灶和23例区域淋巴结转移灶中CX-CR4的表达。结果:48例癌组织中CXCR4表达占95.83%(46/48),弱阳性表达占16.67%(8/48),阳性表达占29.17%(14/48),强阳性表达占50.00%(24/48);4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XCR4的表达率为16.67%(8/48),均为弱阳性表达。CX-CR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95.8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6.67%),χ2=72.38,P<0.01。在伴有肝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15例可切除肝转移标本中CXCR4的表达率为100.00%(15/15),其中阳性表达率为20.00%(3/15),强阳性表达率为80%(12/15);23例淋巴结转移标本中CXCR4的表达率为100.00%(23/23),阳性表达率为26.09%(6/23),强阳性表达率为73.91%(17/23)。CXCR4在转移灶中的表达率(100.00%,100.00%)与原发灶中的表达率(9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P>0.05;CXCR4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组织学类型及大体类型无关,P>0.05;而与肝(r=0.43,P<0.05)和区域淋巴结转移(r=0.53,P<0.05)呈正相关。结论:CXCR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肝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检测癌组织CXCR4的表达有助于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分析。
张明亮郭伟许波田怀杲葛霞
关键词:CXCR4区域淋巴结转移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浸润情况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病人原发灶癌巢和间质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进行计数,分析TILs在TNBC中的浸润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来自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TNBC病人45例,通过HE染色来计数TILs在原发灶癌巢和间质中的分布情况,根据相应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特征分析TILs和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基质中TILs(STILs)、癌巢内TILs(ITILs)、整体TILs是TNBC病人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的保护因素,阳性淋巴结数目和临床分期是TNBC病人OS和DFS的危险因素。STILs、ITILs、TILs浸润水平越高病人预后越好。结论:STILs、ITILs、TILs是TNBC病人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王艳许波刘先富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SEC61G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析SEC61G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收集1222个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RNAseq数据,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SEC61G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EC61G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回归分析评估SEC61G在预后中的作用。结果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SEC61G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01)。T分期(P=0.028)、N分期(P=0.009)、病理分期(P=0.003)、ER状态(P<0.001)、PR状态(P<0.001)、HER2状态(P=0.025)、组织学类型(P<0.001)与SEC61G表达显著相关。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EC61G高表达与DSS有相关性(P<0.001,HR=0.426,95%CI=0.272~0.668)。多因素Cox分析显示SEC61G高表达是疾病特异生存率(DS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9,HR=0.479,95%CI=0.276~0.831)。SEC61G的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免疫浸润程度有关(P<0.05)。各组的K-M曲线显示肿瘤组织中SEC61G表达越高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越差(P<0.05)。结论SEC61G高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关,可以作为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有效的生物标志物。
王艳刘先富许波张波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预后
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3年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日益升高,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全身治疗的主方法之一,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符合保证疗效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现代乳腺癌治疗原则。随着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发展,已经拥有多种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如卵巢去势、药物去势、三苯氧胺、孕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氟维司群等。特别是近年来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研制成功使得内分泌治疗日益成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重治疗选择。本文就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许波田怀杲
关键词:乳腺肿瘤内分泌治疗他莫昔芬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