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慧芬

作品数:13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土壤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吸附剂
  • 4篇秸秆
  • 4篇海藻酸
  • 4篇海藻酸钠
  • 4篇氨态氮
  • 3篇生物炭
  • 3篇红壤
  • 3篇茶园
  • 2篇盐碱
  • 2篇盐碱土
  • 2篇圆盘造粒机
  • 2篇造粒
  • 2篇造粒机
  • 2篇酸盐
  • 2篇土壤改良
  • 2篇土壤改良剂
  • 2篇微生物

机构

  • 13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3篇郑慧芬
  • 11篇王义祥
  • 10篇叶菁
  • 7篇李艳春
  • 7篇王成己
  • 6篇林怡
  • 4篇翁伯琦
  • 3篇曾玉荣
  • 1篇罗旭辉
  • 1篇许标文
  • 1篇李振武
  • 1篇郑百龙
  • 1篇应朝阳
  • 1篇詹杰
  • 1篇邓素芳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亚热带农业研...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中国农学会耕...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炭对红壤茶园溶磷细菌数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为检测施用生物炭对酸性红壤土壤磷转化和土壤溶磷细菌数量的影响,用茶园土进了8周的接种溶磷细菌的微缩土壤培养实验,设置了0%、1%、3%(重量比)3种添加生物炭处理。结果表明:接种后土壤溶磷细菌数量迅速下降,而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了茶园溶磷细菌的数量,为不施用生物炭的对照处理的10.5~15.25倍。此外,添加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p H值、土壤有效磷(Bray-P)含量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红壤茶园土壤溶磷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有效磷、p H值、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总之,与对照处理相比较,添加生物炭可以增加红壤茶园土壤溶磷细菌的数量,并对土壤磷素起到活化作用。
郑慧芬曾玉荣王成己李振武罗旭辉王义祥翁伯琦
关键词:生物炭溶磷细菌土壤有效磷红壤茶园
一种沼池用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池用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藻秸秆、FeSO<Sub>4</Sub>、Fe<Sub>2</Sub>(SO<Sub>4</Sub>)<Sub>3</Sub>、海藻酸钠以及硅铝酸盐制备吸附剂,能够有效对...
王义祥叶菁刘岑薇郑慧芬林怡李艳春王成己
文献传递
一种土壤改良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农业废弃物粉碎后通过筛网进行过滤,过滤得到的农业废弃物与水按比例制成混合液;步骤S2:在所述混合液中加入熟石灰和过磷酸钙联合催化剂进行水热炭化处理;步...
王义祥刘岑薇叶菁郑慧芬林怡李艳春王成己
文献传递
生物黑炭的施用对黑麦草生长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研究目的】生物黑炭以因其特殊的性质被应用土壤改良受到了科学界的关注。本研究针对红壤酸化问题,利用生物黑炭作为酸性土壤改良剂,研究不同生物黑炭施用水平对种植在酸化土壤的黑麦草生长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酸性茶园土壤的改...
叶菁王义祥郑慧芬翁伯琦
关键词:生物黑炭红壤黑麦草光合特性
文献传递
一种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薸的秸秆、FeSO<Sub>4</Sub>以及Fe<Sub>2</Sub>(SO<Sub>4</Sub>)<Sub>3</Sub>、海藻酸钠制备吸附剂,能够有效对沼池中的氨态氮...
王义祥叶菁刘岑薇李艳春林怡郑慧芬王成己
文献传递
蚯蚓转化利用畜禽废弃物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4
2014年
蚯蚓堆肥处理畜禽有机废弃物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及社会效益。该文综合概述了畜禽有机废弃物蚯蚓堆置处理技术、影响因素及其产物(蚓体和蚓粪)应用的主要研究进展。
郑百龙郑慧芬许标文
关键词:蚯蚓废弃物
农田土壤碳转化微生物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转化是当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而土壤微生物在驱动和调节土壤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简要介绍了参与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转化的微生物及其功能,包括农田土壤中的固碳细菌、参与农田有机碳转化的细菌和真菌、农田生态系统中与甲烷生成相关的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等。
郑慧芬曾玉荣叶菁翁伯琦王义祥
关键词:固碳微生物农田生态系统
单季稻红萍绿肥还田的节肥增产效应
2022年
【目的】开展红萍还田替代不同数量化肥对后茬水稻生长和稻田土壤的影响研究,明确水生绿肥红萍对单季稻的化肥减施效应。【方法】试验设计了3个减肥水平(氮钾肥减20%、40%、60%),比较了30 t·hm^(−2)红萍还田替代不同数量氮钾化肥对后茬水稻的产量、生物学性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与常规(配方)施肥处理相比,每公顷翻压30 t鲜红萍、减施氮钾化肥20%的处理,水稻的株高、有效分蘖数和丛穗数明显提高,产量增加11.11%,并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红萍还田处理的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较未还田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常规施肥处理下,红萍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P<0.05)。减60%氮钾肥并辅以红萍还田处理(T6)的速效钾含量与常规施肥处理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每公顷翻压30 t新鲜红萍可以替代常规施肥中20%的氮钾肥,还能显著增加稻谷产量11.11%,并达到培肥地力的作用,是实现单季稻减肥增效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可为红萍在单季稻中的绿肥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邓素芳詹杰詹杰郑慧芬应朝阳
关键词:绿肥红萍还田培肥
一种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薸的秸秆、FeSO<Sub>4</Sub>以及Fe<Sub>2</Sub>(SO<Sub>4</Sub>)<Sub>3</Sub>、海藻酸钠制备吸附剂,能够有效对沼池中的氨态氮...
王义祥叶菁刘岑薇李艳春林怡郑慧芬王成己
一种改善盐碱土的土壤改良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盐碱土的土壤改良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农业废弃物粉碎后进行过滤,将贝壳进行粉碎得到贝壳粉,将过滤得到的农业废弃物、贝壳粉与水按比例制成混合液;步骤S2:在混合液中加入熟...
王义祥郑慧芬林怡叶菁刘岑薇李艳春王成己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