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晓青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省口腔医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器械
  • 1篇下颌
  • 1篇下颌角
  • 1篇下颌角肥大
  • 1篇截骨
  • 1篇肥大
  • 1篇辅助器械

机构

  • 1篇辽宁省口腔医...

作者

  • 1篇刘书昊
  • 1篇金晓青
  • 1篇刘明

传媒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下颌角肥大截骨线与下颌角解剖结构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下颌角肥大直线截骨的特点及其与下颌角相关解剖结构的关系,为手术及手术辅助器械的设计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择100例咬殆关系正常伴不同程度下颌角肥大的成人头颅侧位x线片,以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临面对应的下颌骨下缘为起点向后上方直线截骨将下颌角恢复到125,对截骨线及其与下颌角相关解剖结构的关系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截骨线长度及截骨线到下颌角的距离与原下颌角度呈负相关(P〈0.01)。截骨线长度为(60.0±5.2)mm;截骨线长度到下颌角的距离为(10.5.±1.5)mm。下颌角区截骨线到下牙槽神经管的距离与原下颌角度呈正相关(P〈0.01),截骨线到下牙槽神经管的距离为(10.3±1.5)mm。新下颌角到磨牙咬殆平面的距离与原下颌角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距离为(16.9±1.4)mm。结论以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临面对应的下颌骨下缘为起点向后上方做直线截骨将下颌角恢复到125。时,截骨线与下牙槽神经血管神经束有相对安全的距离,下颌角截骨量比较充分,能够有效改善下颌角形态。新下颌角距磨牙咬殆平面的距离相对恒定。
刘明刘书昊刘强王超金晓青张斌
关键词:下颌角肥大辅助器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