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鑫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林业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郁闭
  • 5篇郁闭度
  • 5篇山茶
  • 4篇金花茶
  • 3篇不同郁闭度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生长及光合特...
  • 2篇生理
  • 2篇小桐子
  • 2篇胁迫
  • 2篇基因
  • 2篇光合特性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 1篇氮磷钾
  • 1篇氮磷钾配比
  • 1篇当代中国电视
  • 1篇电视
  • 1篇叶绿素荧光

机构

  • 13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13篇陈鑫
  • 8篇王凌晖
  • 5篇李茹
  • 4篇滕维超
  • 1篇陶世红
  • 1篇谭长强
  • 1篇黄腾
  • 1篇周维
  • 1篇徐贝贝
  • 1篇覃梅
  • 1篇侯文娟
  • 1篇王艺锦

传媒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广西林业科学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郁闭度八角林下金花茶和山茶的生长生理特性及营养状况研究
发展林下经济有利于林业综合效益的提高,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八角(Illicium verum)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在八角林下种植能充分利用南方的自然资源优势,提高八角林地的利用率。本研究以八角林下种植的金花茶和...
陈鑫
关键词:金花茶山茶郁闭度营养状况
文献传递
DRIS法在金花茶和山茶营养诊断上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根据研究结果及植物营养与肥料的关系进行平衡施肥,提高八角林下金花茶和山茶的生产能力和肥料利用率,为林下种植金花茶和山茶的栽培养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和山茶(C.japonica L)为试验材料,测定4种不同郁闭度下的金花茶和山茶的N、P、K元素含量,同时用DRIS法分析金花茶和山茶在不同郁闭度的八角林下的营养指标和养分情况。【结果】金花茶叶片的全N、全P含量均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呈"增加-减小"趋势,均在郁闭度0.7下最大;金花茶叶片的全K和山茶叶片的全N、P、K含量均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且均在郁闭度0.9下最大。根据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分析发现,不同郁闭度下两种植物的需肥顺序各不相同;金花茶在全光照、郁闭度0.5、郁闭度0.7、郁闭度0.9下的需肥顺序为K>P>N、N>P>K、K>N>P、P>N>K;山茶在全光照、郁闭度0.5、郁闭度0.7、郁闭度0.9下的需肥顺序为N>P>K、K>P>N、K>N>P、P>K>N;金花茶的NII(营养不平衡指数)大小表现为郁闭度0.9>CK>郁闭度0.7>郁闭度0.5,山茶表现为CK>郁闭度0.9>郁闭度0.5>郁闭度0.7。【结论】根据两种植物的NII值大小可以得出,金花茶在郁闭度0.5下、山茶在郁闭度0.7下的营养最平衡,比较适宜两种植物的生长,但不同郁闭度下两种植物土壤养分状况、需肥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在生产上要根据实际郁闭度进行合理施肥。
韦献东卢晶晶陈鑫陶志华郝蕴祺王凌晖
关键词:金花茶山茶郁闭度
郁闭度对金花茶和山茶的生理特性影响及主成分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了解金花茶和山茶对不同郁闭度响应的生理机制,研究其耐荫性。【方法】以八角林下的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和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方法,对不同郁闭度下的金花茶和山茶的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2个指标进行筛选。【结果】随郁闭度增加,金花茶和山茶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含量整体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均在全光照下最大;金花茶和山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均在全光照下最大,金花茶的过氧化氢酶(CAT)呈递增趋势,而山茶的CAT则相反;金花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整体先增加后减小;金花茶的水分利用率(WUE)先增大后下降,山茶则相反;金花茶的胞间CO 2浓度(Ci)整体上呈减小趋势,而山茶的胞间CO 2浓度(Ci)规律不明显;金花茶和山茶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分别在郁闭度0.5、0.7时最大。根据相关性分析可得,各指标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金花茶和山茶均不适宜在全光照下生长,WUE、Tr、Pn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作为金花茶耐荫性评价的生理生化指标,Pro、MAD、CAT、POD、SOD、WUE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作为山茶耐荫性评价的生理生化指标。
韦献东陶志华王艺锦吕钦杨陈鑫王凌晖
关键词:金花茶山茶郁闭度生理特性主成分分析
不同肥料处理对尾巨桉土壤和叶片化学计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以盆栽尾巨桉DH32-29苗木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包衣肥、硫酸肥、蒸气肥及活性肥)对其土壤和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土壤和叶片的C、N、P含量;添加活性肥的3种肥料处理其土壤C和叶片C、N、P含量均分别大于其未添加活性肥的处理,而添加活性肥的土壤N、P含量均小于未添加的;施肥处理的土壤C∶N、C∶P均显著低于对照;施肥处理的叶片C∶N极显著低于对照,N∶P极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之间的叶片C∶N和N∶P比值相对稳定,且施肥处理的叶片N∶P比值较低;相关分析表明,该试验盆栽土壤中C含量与土壤P含量有较弱的负相关性,而与土壤N及其C、N、P化学计量比、叶片C、N、P及其化学计量比均无相关性,土壤N与土壤C∶N相关性显著,土壤N、P、C∶N、C∶P、N∶P、叶片C、N、P及其化学计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李桃祯谭长强陶世红陈鑫王凌晖李茹
关键词:桉树肥料化学计量
NO对酸铝胁迫下香樟根系形态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以盆栽香樟幼苗为试验材料,探究酸铝胁迫下施加外源NO[硝普钠(SNP)作为供体]对香樟幼苗根系形态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施加外源NO的情况下,随着铝浓度的增加香樟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产量(F_m)、可变荧光(F_v)、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均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而根系的生物量、根总长、根尖数则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且普遍低于对照(CK)。2)在铝浓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SNP浓度的增加,香樟根系的各形态指标以及叶绿素荧光各参数值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地上生物量指标以及叶绿素荧光的4个指标参数均在SNP=0.1 mmol·L^(-1)时达到最大值,而根系的各形态指标则在SNP=0.05mmol·L^(-1)时达到最大值,并且均显著(P<0.05)高于CK。3)在没有酸铝胁迫的情况下,施加少量的SNP可以促进香樟幼苗根系的生长,当浓度超过0.1mmol·L^(-1)时表现出抑制作用。4)结合香樟幼苗的生长指标进行苗木质量指数(QI)分析,可知在铝浓度和SNP浓度梯度分别为0.2mmol·L^(-1)及0.05mmol·L^(-1)下最有利于香樟幼苗的生长。综上所述,酸铝胁迫对于香樟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叶绿素荧光的特性所表现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根系形态的各指标,香樟幼苗不同部位的耐铝性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SNP的加入对酸铝胁迫下的香樟幼苗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并且浓度在0.05~0.1mmol·L^(-1)之间缓解作用最大。
李茹韦洁李桃祯胡厚臻陈鑫王艺锦王凌晖滕维超
关键词:香樟NO铝胁迫叶绿素荧光
拟南芥葡萄糖磷酸变位酶(PGM)基因调控植株耐盐性的功能研究
2023年
盐碱、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会降低作物产量,影响作物品质。葡糖磷酸变位酶(phosphoglucomutase,PGM)在植物中主要参与蔗糖代谢与淀粉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调控作用。现有研究表明,PGM基因可能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中发挥特定的作用,但目前对于PGM基因如何响应逆境胁迫尚无报道。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获得了超量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PGM(AtPGM)的转基因拟南芥,将其与pgm突变体和野生型(Col-0)的表型进行比较,研究了AtPGM调控植株耐盐性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1)在拟南芥中超量表达AtPGM显著降低了植株对盐胁迫的抗性,过表达株系在盐胁迫下的存活率显著降低,而pgm突变体的耐盐性显著增强;(2)在盐胁迫下,pgm突变体中花青素苷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过表达和野生型植株的,同时,叶片中表现出花青素显著积累的表型;(3)盐胁迫下,过表达株系叶片中的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显著升高,pgm突变体中的则显著降低;(4)与野生型相比,盐胁迫下pgm突变体株系的种子萌发速率显著上升,而过表达株系的种子萌发则显著被盐抑制;(5)进一步研究盐胁迫下ABA合成、代谢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后发现,pgm突变体中ABA合成基因ABA1、ABA信号转导基因ABI5的表达有明显的升高趋势,表明pgm突变体耐盐性的提高可能部分是由于ABA的累积。以上结果说明,pgm突变体具有较高的耐盐性,而AtPGM转基因拟南芥对盐胁迫的敏感性明显提高,AtPGM可能通过调控植物的氧化还原稳态来参与拟南芥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该研究为后续PGM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植物抗逆基因工程改良提供候选基因。
李丽杰胥佳静吴雯霏陈鑫朱林慧徐增富倪军
关键词:拟南芥非生物胁迫
小桐子JcBELL1的基因克隆及其调控叶片衰老功能的初步鉴定
2023年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小桐子(Jatropha curcas)JcBELL1(BEL1-LIKE HOMEODOMAIN 1)基因在调控植物叶片衰老方面的功能。本研究对小桐子JcBELL1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小桐子JcBELL1基因超量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浸花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然后以野生型拟南芥Col-0、突变体bell1和超量表达JcBELL1基因植株为材料,分析叶片衰老相关生理指标以及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小桐子JcBELL1蛋白包含69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对比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与拟南芥AtBELL1亲缘关系相比,小桐子JcBELL1和蓖麻(Ricinus communis)RcBELL1亲缘关系更近。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JcBELL1基因在小桐子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特异性,结果表明,其在小桐子老叶、雌花和雄花中表达量较高。进一步分析JcBELL1基因在叶片发各发育阶段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叶片叶龄的增加,JcBELL1基因表达量也增加。启动子分析显示,JcBELL1的启动子上存在17种功能不同的元件,涉及光响应、激素调节和分生组织表达等。超量表达JcBELL1基因植株表现出莲座叶叶片衰老延迟。与Col-0和bell1相比,超量表达JcBELL1基因植株的莲座叶数量、鲜重、干重以及叶绿素含量更高。衰老相关基因AtSAG13、AtWRKY75和AtGLN1在超量表达JcBELL1基因植株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Col-0和bell1。以上结果表明,异源表达的小桐子JcBELL1基因调控拟南芥叶片衰老进程,延迟叶片的衰老。
胥佳静李丽杰吴雯霏陈鑫朱林慧徐增富倪军
关键词:小桐子叶片衰老叶绿素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巨尾桉叶片及根系有机酸质量分数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正交L9(3^4)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N)磷(P)钾(K)配比施肥下巨尾桉GL9( Ecu alyptus grandis&#215; E.urophylla)叶片、根系中有机酸种类及质量分数和根系有机酸酶活性。结果表明:叶片有机酸质量分数是根系的4.03~6.64倍;与对照(CK)相比,N3P2K1、N2P3K1的叶片有机酸质量分数分别比CK低7.44%和19.70%,其余配比均比CK高;而根系中N1P2K2、N1P3K3、N2P3K1的有机酸质量分数比CK低22.02%~31.07%,有机酸质量分数越低,表明巨尾桉的养分越均衡,肥料的元素配比越合理。叶片中苹果酸、柠檬酸、乙酸占所有酸的85.21%~95.32%,根系中苹果酸及柠檬酸占所有酸的54.99%~85.21%。相关分析表明,叶片与根系的总有机酸质量分数均与苹果酸、柠檬酸显著相关( p<0.05),这两种酸作为巨尾桉的优势酸,可能是植物遭受养分胁迫的指示型酸;而有机酸酶PEPC、NAD-IDH酶活性与根系有机酸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5),PEPC是促进巨尾桉根系苹果酸、柠檬酸积累的重要酶,NAD-IDH是与有机酸分解相关的酶。 N素和P素是影响有机酸的主要因子,高氮低磷的配比加剧植物养分胁迫,产生更多的有机酸。综合分析表明,中氮高磷低钾的配比即N2P3K1遭受的养分胁迫最小,有机酸的质量分数最低,推荐最佳N、P2O5、K2O施肥量分别为15、9、6 g·株^-1。
胡厚臻李桃祯李茹侯文娟陈鑫滕维超王凌晖
关键词:巨尾桉氮磷钾配比有机酸
当代中国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发展研究——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湖南卫视《玫瑰之约》为代表的婚恋交友类节目带动了一波电视相亲节目风潮。随着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2010年,婚恋交友类节目强势回归,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更是独占鳌头。笔者通过相关的实证调查,从传播学的角...
陈鑫
关键词: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大众文化
不同郁闭度下山茶生长及光合特性差异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更好的研究光照强度对山茶(Camellia japonica)生长的影响,通过测定林下种植的山茶的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对不同郁闭度下山茶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茶的株高、地径、生物量均在郁闭度0.5下达到最大值,在全光照下为最小值。山茶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在郁闭度0.5下均最大,全光照下的Pmax最小;光补偿点(LCP)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在全光照下最大。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不同郁闭度下山茶叶片的Pn增大,Gs增大,Ci下降,Tr上升,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加。郁闭度0.5更适合山茶的生长。
陈鑫李桃祯王凌晖周维李茹滕维超
关键词:山茶郁闭度光合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