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伟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油藏
  • 1篇油藏适应性
  • 1篇原油
  • 1篇直径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水气交替
  • 1篇水气交替注入
  • 1篇提高采收率
  • 1篇气泡
  • 1篇气泡形成
  • 1篇注空气
  • 1篇温度场
  • 1篇井底
  • 1篇计算方法
  • 1篇含油
  • 1篇含油饱和度
  • 1篇饱和度
  • 1篇CO
  • 1篇CO2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长庆...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4篇严伟
  • 3篇赵仁保
  • 2篇肖爱国
  • 1篇孔垂显
  • 1篇魏易光
  • 1篇秦军
  • 1篇朱磊
  • 1篇杨娇龙
  • 1篇李磊
  • 1篇夏晓婷
  • 1篇吴俊
  • 1篇史艳玲
  • 1篇于志海

传媒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O2在原油中的扩散规律及变扩散系数计算方法被引量:15
2016年
通过室内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建立CO_2在体相及多孔介质中变扩散系数的计算模型,得到不同黏度原油在多孔介质中的变扩散系数,并结合文献中的常扩散系数计算模型,利用MATLAB进行数据拟合与编程,对比分析两种计算方法下的平均扩散系数以及CO_2在溶液中的传质扩散行为。结果表明:原油黏度越大,扩散系数越小,扩散平衡时间越长;采用变扩散系数可以更好地解释扩散过程中的非稳定阶段与稳定阶段,其扩散行为更符合实际条件下的扩散规律。
赵仁保敖文君肖爱国严伟于志海夏晓婷
关键词:CO2传质
水驱后油藏CO_2驱提高采收率评价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我国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已成熟,但注水开发到后期仍有大量的剩余油无法开采出来。详细分析了油藏水驱后的储层变化特征,长期水驱后粘土矿物膨胀、渗透率降低、注入压力过高,无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介绍了CO2驱驱油方式混相驱与非混相驱,对比分析了连续注CO2、重力稳定驱和水气交替注入三种CO2注入方式各自的优缺点及油藏适应性,优选了适合油藏水驱后CO2的最优注入方式为水气交替注入方式。水气交替注入方式不仅具有降低原油粘度、使原油膨胀、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油层渗透率及抽提和萃取原油中轻质组分等作用,还可以降低黏性指进,防止气体早期突破等作用,能很好的提高水驱油藏采收率。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的可行性分析,研究表明注CO2提高我国水驱后开发后的油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敖文君赵仁保杨晓盈严伟肖爱国
关键词:CO2驱水气交替注入提高采收率油藏适应性
井底气泡的形成过程及其平均初始直径计算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类比的方法对井底气泡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垂直井底的气泡形成过程中,气泡膨胀阶段与Kazakis微孔介质气泡形成实验相似;脱离阶段则与水平毛细管气泡脱离过程相同。利用包立炯实验数据对Kazakis微孔介质气泡初始平均直径半经验公式进行了倾角校正,结合井底气层的渗流规律得出了适合井底气泡初始平均直径计算的方法。进行了井底压差和岩石孔吼直径对气泡初始平均直径影响情况的实例分析,结果较为符合实际,能为井底多相流动的微观描述提供一定的依据。
尹浚羽蒋宏伟李磊朱磊吴俊严伟蒋寒希
关键词:气泡形成
稠油油藏注空气燃烧管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新疆某油田J7井区稠油油藏条件,利用燃烧管实验装置研究了火驱过程中温度场及压力场的分布规律,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影响火驱的重要因素。重点分析了火驱过程中油墙形成对高温燃烧前缘传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J7井区稠油油藏原油在350℃且黏土存在条件下可实现点火及火线的推进;火线推进到燃烧管3/4处的采收率为60%;油墙的形成使得驱替压差增大,压降主要消耗在该段内,油墙的封堵效应,使得空气注入困难,燃烧变得不稳定。低渗稠油油藏火驱开发将面临2个难题:空气注入困难、火驱见效时间晚。
赵仁保严伟孔垂显秦军史艳玲魏易光杨娇龙
关键词:稠油开发温度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