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性
  • 3篇缺血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2篇血管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急性
  • 2篇急性缺血
  • 2篇急性缺血性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比值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模态
  • 1篇血管成像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脂蛋白

机构

  • 4篇蚌埠市第一人...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刘伟
  • 2篇黄文琪
  • 2篇李娟
  • 1篇李妙男
  • 1篇庄雷
  • 1篇祁冬

传媒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面积脑梗死26例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近2年来本院2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经脱水降颅压,改善脑循环等脑保护治疗后,成活22例,成活率84.6%,22例成活者均遗留偏瘫;死亡4例,病死率15.4%。结论重视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急性期应给予积极降颅压,控制脑水肿以及脑保护为主的治疗措施。
刘伟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
多模态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经磁共振弥散加权像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3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平扫,CT灌注成像(CTP)及CT血管成像(CTA)检查,分析三者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梗死核心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值小于梗死镜像区,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反应时间(TMax)值大于梗死镜像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半暗带区CBF及CBV值稍低于半暗带镜像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TT及TMax值大于半暗带镜像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核心区CBF、CBV值小于半暗带区,MTT及TMax值大于半暗带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P联合CTA检查发现灌注异常且责任血管狭窄53例,阳性率为84%(53/63),且灌注异常与责任血管狭窄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CT能够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快速准确全面的评估,判断梗死核心区、半暗带区血流灌注状态及血管狭窄情况,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诊疗价值。
李娟黄文琪祁冬司峥马培英刘伟
关键词:卒中CT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伴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伴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病人142例,其中110例伴有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32例无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危险因素回归模型进行缺血性脑卒中伴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水平的胱抑素C、D-二聚体、Hcy、apoA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通过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发生的风险,有助于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改善病人的预后。
刘伟黄文琪马培英苏燕司峥张志刚李娟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影响因素
MHR、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究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蚌埠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根据患者90 d时电话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HR、NL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良好76例(69.09%),预后不佳34例(30.91%)。预后不佳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MHR、NLR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O^R=4.125(95%CI:1.409,12.068)]、NIHSS评分[O^R=4.860(95%CI:1.662,14.21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234(95%CI:0.080,0.685)]、中性粒细胞计数[O^R=3.991(95%CI:1.364,11.676)]、单核细胞计数[O^R=3.529(95%CI:1.206,10.325)]、淋巴细胞计数[O^R=0.248(95%CI:0.085,0.724)]、MHR[O^R=3.445(95%CI:1.178,10.079)]、NLR[O^R=4.043(95%CI:1.382,11.829)]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HR、NLR单一及联合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82.35%(95%CI:0.648,0.926)、79.41%(95%CI:0.616,0.907)、85.29%(95%CI:0.682,0.944);特异性分别为76.32%(95%CI:0.649,0.850)、73.92%(95%CI:0.641,0.835)、88.16%(95%CI:0.782,0.94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95%CI:0.712,0.869)、0.801(95%CI:0.732,0.891)、0.875(95%CI:0.810,0.940)。结论MHR、NLR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且可用于预测患者的短期预后。
刘伟庄雷李妙男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