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凡

作品数:21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地下水
  • 4篇岩溶
  • 3篇盐岩
  • 3篇氧化碳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3篇二氧化碳
  • 2篇地表水
  • 2篇地表水体
  • 2篇水体
  • 2篇碳酸氢盐
  • 2篇土壤
  • 2篇污染
  • 2篇集雨
  • 2篇二氧化碳废气
  • 2篇废气
  • 2篇粉状
  • 2篇钙华
  • 2篇表层岩溶

机构

  • 21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西南大学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联合国教科文...
  • 1篇广西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市地质矿...

作者

  • 21篇刘凡
  • 8篇于奭
  • 5篇肖琼
  • 5篇姜光辉
  • 5篇郭芳
  • 4篇孙继朝
  • 3篇黄冠星
  • 3篇张英
  • 3篇杜文越
  • 2篇董发勤
  • 2篇李建鸿
  • 2篇代群威
  • 2篇苗迎
  • 2篇吴夏
  • 2篇赵海娟
  • 1篇孙平安
  • 1篇蒋勇军
  • 1篇蒋忠诚
  • 1篇杨慧
  • 1篇王金翠

传媒

  • 5篇中国岩溶
  • 3篇环境科学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溶碳汇效应对植被的响应研究进展
2023年
植被是连接大气、水体、土壤及岩石的纽带,也是影响岩石风化碳汇效应的关键驱动因子之一。研究植被与岩石风化碳汇效应(特别是岩溶碳汇效应)的相互关系能进一步准确估算岩溶作用所产生的碳汇量并为大气CO_(2)减排研究做出重要贡献。本文阐述了植被演替对岩溶碳汇效应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植被对岩溶碳汇效应的控制机制,并从生物作用、土壤理化性质、气候、径流变化及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结构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植被对岩溶碳汇控制因子的影响,重点探讨岩溶作用过程中水循环响应受植被影响的情况,最后从岩溶关键带的垂向结构研究、不同降水过程中植被对流域岩溶碳库影响、结构性的小尺度与宏观尺度的水文效应耦合研究、流域尺度植被演替对岩溶碳汇的影响及对人工调控的启示4方面提出未来研究的总体趋势和方向。
于奭蒲俊兵刘凡刘凡
关键词:植被水循环
一种利用碳酸盐岩固定工业二氧化碳废气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碳酸盐岩固定工业二氧化碳废气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基于破碎球磨机将碳酸盐岩研磨成粉状颗粒物后,在压力反应室的两个腔体中分级加压,实现与二氧化碳饱和溶液与碳酸盐岩的持续反应,之后利用低温减压室以及过滤分离...
于奭李建鸿肖琼杜文越刘凡
氧化还原条件对土壤砷(Ⅴ)稳定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探讨了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土壤外源砷(Ⅴ)的稳定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外源水溶性砷(Ⅴ)进入土壤体系后,各种形态砷随培养时间增加的变化规律总体上表现较为一致。培养180天之后,水溶态和交换态砷在微孔扩散等作用下随培养时间分别下降至2.4%~4.7%和2.8%~3.2%。碳酸盐态砷主要受控于p H以及相应的表面沉淀作用。有机态砷存在再分配现象,最高值达48.8%~50.1%,有机态砷下降的同时,伴随氧化物态和残渣态砷的上升。越趋向氧化环境会使得土壤外源砷(Ⅴ)的稳定化程度越高,反之,越趋向还原环境土壤外源砷(Ⅴ)的稳定化程度越低。各种氧化还原条件下,土壤外源砷(Ⅴ)的稳定化过程均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缺氧和过渡条件下表现为3阶段特征,而好氧条件下表现为4阶段特征。
荆继红黄冠星陈宗宇孙继朝刘凡张英王金翠
关键词:氧化还原条件土壤稳定化外源性
一种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重新划分地下水水质指标中锰、氟化物、碘化物、汞等十七项水质指标的分类界值;b、根据地下水样品测试指标选取参评水质指标,将地下水样品的测试结果和所选取的参评水质指标的...
黄冠星刘凡孙继朝
文献传递
南方丘陵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38
2022年
为了探究南方丘陵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状况,选择南方某省丘陵区作为研究区,利用2017年采集的60个点位的土壤样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_(i))、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_(综))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评估As、Cd、Cr、Cu、Hg、Ni、Pb和Zn这8种重金属含量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解析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有超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显示,研究区呈现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3%、8%和2%,无污染和轻微污染的样点占27%,因此基本处于轻度污染;②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土壤重金属RI为39.58~224.15,低等和中等生态风险的样点所占的比例为73.33%和25%,而重度生态风险的样点所占比例为1.67%,该样点生态风险程度虽然最高,但重金属含量低于该省土壤元素背景值;③通过PMF模型得到6个污染源:自然源、农业活动源、铜矿采选和交通运输组成的混合源、工业活动源、交通源和生活垃圾排放源,贡献率依次为24.8%、17.7%、17.7%、17.6%、12.0%和10.2%.
王玉辛存林于奭薛红蕾曾鹏孙平安刘凡
关键词:丘陵区重金属源解析潜在生态风险
典型槽谷斜坡区“拦蓄引用”防洪保土与水资源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典型槽谷斜坡区“拦蓄引用”防洪保土与水资源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斜坡上方的拦山堰,设置在斜坡一侧的排水沟,拦山堰上部开口用于与地表毛支沟相连,并在开口处设置过滤网阻拦杂物流入拦山堰,其特征在于:在拦山堰下...
吕玉香刘凡胡伟刘大刚曹锐
文献传递
基于SWAT模型的典型岩溶地下河流域水文过程模拟
西南岩溶地下河水资源是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模拟和预测其水文动态变化特征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对于地下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南方典型岩溶地下河——官村地下河流域为对象,依托SWAT平台,将...
郭永丽姜光辉刘凡
关键词:地下河系统SWAT水文模型
文献传递
漓江地表水体有机碳来源被引量:8
2017年
科学辨识河流有机碳来源是碳循环研究的关键.本文选取典型岩溶流域漓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同位素示踪法、相关分析法、端元混合模型,利用碳稳定同位素、C/N对其2016年7~9月有机碳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DIC浓度空间分布特征为:岩溶区>岩溶区与非岩溶区的混合区>非岩溶区;干流区DIC浓度从上游到下游递增,主要受控于流域碳酸盐岩的空间分布比例.(2)DOC是构成漓江水体TOC的主体,TOC来源以内源有机碳为主,内源碳浓度空间分布特征为:岩溶区>混合区>非岩溶区,可能与岩溶区水生植物丰茂、碳酸酐酶活性较强有关,TOC中内源碳的浓度介于1.02~5.14 mg·L^(-1),平均为2.54 mg·L^(-1);TOC中内源碳的比例空间分布差异不大,平均为73.07%.(3)POC浓度、POC中内源碳的浓度及POC中内源碳的比例空间分布差异不大,POC来源以外源碳为主,POC中内源有机碳浓度介于0.01~0.16 mg·L^(-1),平均为0.05mg·L^(-1),水生生物量对漓江流域POC贡献平均为17.31%.(4)DOC浓度及内源DOC浓度空间分布均为:岩溶区>混合区>非岩溶区,DOC主要来源于水生生物的初级生产力,DOC中内源碳的浓度介于0.97~5.10 mg·L^(-1),平均为2.48 mg·L^(-1);DOC中内源碳的比例空间分布差异不大,平均为79.51%.研究水生光合生物对流域有机碳的影响,可以为岩溶碳汇稳定性科学问题的解答提供基础.
赵海娟肖琼吴夏刘凡苗迎蒋勇军
关键词:碳稳定同位素C/N溶解有机碳颗粒有机碳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综述被引量:13
2014年
地下水资源在我国的城市供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当今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象日趋严重,使得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工作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研究工作,其评价成果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回顾了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概念和评价方法的发展过程以及评价体系建立的具体步骤和内容等。以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主要组成内容——固有脆弱性评价、外界胁迫脆弱性评价、地下水价值功能评价进行了着重阐述,分别按照其特征进行了归纳,并对评价验证方法进行了概述。从模型的适用性、资料的全面性、成果的时效性、要素的合理性等角度总结了当前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需深入研究的方向性建议。
刘凡孙继朝张英黄冠星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风险指标体系
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地下水示踪及污染来源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桂林甑皮岩遗址周围地带地下水中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复杂。为了查明地下水系统的结构特征,分析地下水的污染物运移路径和追溯污染源,采用在线高分辨率示踪技术与人工采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荧光素钠和罗丹明B两种示踪剂,在桂林甑皮岩遗址周围进行了三次示踪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地下水流场,计算地下水平均流速。结果表明地下水流速在1.6~33.91m/d,平均值为12.92m/d。流场内岩溶以溶蚀裂隙为主,且裂隙发育呈网络式,存在西北向东南方向的主径流带,但大型岩溶管道存在的可能性小。三次示踪试验结果均显示,投放点所在的污染源区与遗址周围地下水存在水力联系,因此,遗址附近的居民小区、学校、原砖厂等污染源对遗址下部的地下水存在潜在污染,需更大程度地划分遗址的保护范围。特别是甑皮岩景区化粪池密闭情况较差,严重危害遗址环境,必须对化粪池进行防渗处理。
曾莘茹姜光辉郭芳汤庆佳刘凡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源示踪试验遗址保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