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娲

作品数:25 被引量:5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3篇地震
  • 15篇地震区
  • 15篇震区
  • 9篇主震
  • 8篇大震预测
  • 8篇地震带
  • 5篇地震事件
  • 5篇震级
  • 5篇欧亚地震带
  • 4篇有效性
  • 4篇判识
  • 4篇标志性
  • 3篇物理机制
  • 3篇大地震
  • 3篇大陆裂谷
  • 2篇东太平洋
  • 2篇断层
  • 2篇震例
  • 2篇水库
  • 2篇台湾海峡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长安大学

作者

  • 25篇薛雷
  • 25篇秦四清
  • 25篇吴晓娲
  • 21篇李培
  • 8篇张珂

传媒

  • 16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5篇2017
  • 13篇2016
  • 7篇201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欧亚地震带主要地震区主震事件判识被引量:21
2016年
本文提出了利用事件量级匹配原则确定地震震级的方法,对海原、小江、得荣、伊斯兰堡-加德满都、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和琉球群岛-台湾岛地震区的回溯性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行.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修订了1.0版《欧亚地震带板内地震区划分图》和《欧亚地震带板间地震区划分图》,剔除了原洛扎-林芝、于田、比什凯克、科什阿加赤和日本海地震区,新增加了伦敦与贝斯尼地震区,新编制的2.0版地震区划分图地震区总数为14个.此次地震区分区方案调整以区域性大断裂为地震区主控边界,使得各地震区分区方案更为合理.从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采用新发展的最小有效性震级确定方法,界定各地震区孕育周期、判识其主震事件并分析其未来震情,得到比之前分析更好的结果.
秦四清杨百存薛雷李培吴晓娲
关键词:地震区主震
环太平洋、大洋海岭与大陆裂谷地震带主要地震区主震事件判识被引量:19
2016年
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以板块边界和区域性大断裂作为主控条件,修订了1.0版环太平洋、大洋海岭与大陆裂谷地震带地震区划分图.从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采用新发展的最小有效性震级确定方法和地震事件量级匹配原则,先修订不合理的地震震级参数,而后界定地震区孕育周期、判识其主震事件并分析其未来震情,得到比之前分析更好的结果.本文所得结论可供有关国家相关部门参考,以采取有效防震减灾措施.
秦四清李培杨百存薛雷吴晓娲
关键词:地震区主震
关于2008年5.12汶川大震若干热点问题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依据史料考证了1327年天全MS≥6.0级地震,认为将其修订为MS7.75级合理.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从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区强(大)震事件的孕育过程.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区至少已经历两轮孕育周期,1327年天全大震和2008年5.12汶川大震分别是第1和第2孕育周期主震事件,该区是一个MS7.75级地震危险区,其主震事件复发间隔上限值约为681年;2013年4.20芦山MS7.0级地震是主震后的一次大余震事件,当前孕育周期不会再次发生MS≥7.0级余震;汶川大震发生的直接导火索是1976年松潘-平武双震事件,与修建紫平铺水库并无因果关系.本文所得结论可供相关部门参考,以制定合理的灾后重建规划.
秦四清薛雷李培吴晓娲杨百存
关键词:紫坪铺水库
台湾海峡地震区大震预测被引量:13
2015年
为有效提取锁固段本身破裂信息,本文提出了最小有效性震级确定方法.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以及板内与板间地震区分界原则,重新厘定了原台湾南投地震区边界,并重命名为台湾海峡地震区.从强震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分析了该地震区大震事件孕育过程,研判了其未来震情.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地震区已至少经历两轮孕育周期,是一个MS7.6-7.75级地震危险区;目前该区处于第3孕育周期,未来有大震发生.本文所得结论可供相关部门参考,以采取有效防震减灾措施.
秦四清杨百存薛雷李培吴晓娲
究竟有无可靠的大地震短临物理前兆?被引量:1
2016年
探寻可靠的地震前兆对大地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地震前兆复杂多样,根据感知方式不同,可分为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本文从大地震孕育的物理机制角度出发,结合典型震例,讨论前震事件与标志性地震事件之间已发现的可能地震前兆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已发现的物理异常现象可能反映了大地震孕育过程中应力的局部涨落效应,难以作为可靠的大地震短临前兆.我们强调,判断某种物理异常是否为可靠的大地震前兆,需进行长期观测才能得出明确结论.
杨百存秦四清薛雷吴晓娲张珂
关键词:大地震物理机制前震
地震区危险性等级确定方法
我们的研究表明,特定地震区每轮孕育周期主震事件震级值相差较小,因此可根据主震震级值确定地震区危险性等级.据此,对已划定的中国及其周边板内地震区、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板间地震区,给出了某些地震区危险性等级评价结果,可...
秦四清李培薛雷吴晓娲杨百存
关键词:地震区主震
文献传递
中国大陆某些地震区主震事件判识(Ⅰ)被引量:8
2015年
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修正了3.4版《中国及其周边地震区划分图》某些地震区划分方案的不合理之处,剔除了原曲麻莱以北地震区、南京地震区、福贡地震区和中缅边境地震区3,新增加了敦煌、磴口、许昌、连云港与贵定地震区,新编制的3.5版地震区划分图地震区总数为79个.因历史地震目录不完整或参数误差较大,我们过去的分析可能误判了特定地震区某一轮孕育周期的主震事件.鉴于此,本文从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采用新发展的最小有效性震级确定方法,重新界定这些存疑的地震区孕育周期、判识其主震事件并分析其未来震情,得到比之前分析更好的结果.
秦四清杨百存吴晓娲薛雷李培
关键词:地震区主震
基于震例探讨大地震的物理机制被引量:14
2016年
查明大地震物理机制对地震预测和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评述了当前主流地震机制假说,指出用于描述浅源地震机制的弹性回跳说和粘滑说存在诸多缺陷;前人提出的脱水致裂、相变失稳、剪切熔融和反裂隙断层作用等中-深源地震机制假说,均存在与观测事实不符的情况.本文简要介绍了近些年我们发展的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指出断层运动导致锁固段累进性破裂发生地震,称锁固段在体积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发生的显著地震为标志性地震事件.震例分析表明,浅源、中源、深源及其混合型地震区标志性地震事件的孕育规律均遵循该理论.进一步的讨论指出,弹性回跳说和粘滑说均隐含着断层面上存在锁固段的假设;深源地震震源体具有发生脆性破裂的环境条件;该理论能合理解释地震应力降远小于室内岩石破裂应力降、热流佯谬和自组织临界性这些难点问题.这充分说明,大地震物理机制均可统一解释为锁固段脆性破裂.
吴晓娲秦四清薛雷杨百存李培张珂
关键词:地震区大地震物理机制
断层锁固段累积Benioff应变与剪切应变的等效性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阐明了断层锁固段累积Benioff应变(CBS)与剪切应变等效性成立的条件.此外,还给出了详细的CBS值计算方法.实例分析表明,断层锁固段CBS与剪切应变等效,且其是容易测定的物理量,可用于大地震孕育过程分析.
杨百存秦四清薛雷吴晓娲张珂
关键词:等效性
欧亚地震带大震预测(I):板间地震区
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提出了板间与板内地震区的分界原则,对欧亚地震带划分了10个板间地震区.从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分析了这些地震区大(巨)震事件的孕育过程,研判了其未来震情.结果表明:伊斯兰堡-加...
秦四清李培薛雷吴晓娲
关键词:欧亚地震带地震区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